42岁男子白癜风使用他克莫司软膏,3年后复查,结果咋样了

发布时间:2025-11-17 18:16  浏览量:3

42岁的廖其盛是一名墙面喷漆工,他常在封闭潮湿、粉尘弥漫的室内喷漆,每次上工前装备都穿得很齐全,手套、防护服、口罩一样不少。可喷漆过程中仍难免会有细小的颜料点溅到手腕、脖颈或衣领边。廖其盛一向粗心,这些地方一旦沾上油漆,他从不仔细清理,只是用清水随便一冲,洗不掉就用稀料轻轻擦两下,图快、省事。他习惯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作业,吃饭更不规律,忙时一天两顿都吃不上,不忙时又点些重油重盐的外卖补回来。多年化学品接触、皮肤清洁粗糙,再加上长期压力,让廖其盛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皮肤色素改变的隐患。

2020年6月15日,完成工作后,廖其盛正脱掉防护服,把袖子往上撸了点,突然注意到左臂一小块淡得像被水冲褪色的地方,边缘模模糊糊,像油漆落在皮肤上被擦过头的痕迹。他举起手臂仔细看,那块颜色比周围更浅,边缘不算规整,像被橡皮轻轻擦过留下的不均匀轮廓。浅白的区域没有正常皮肤的光泽,细纹变得稀薄,皮肤表面看起来更平,摸上去略微干干的,但没有痛也没有痒。举到光线下查看,靠近中心的部分颜色最淡,几乎透出一点粉白,和周围正常肤色形成明显对比。廖其盛皱着眉轻轻一掐,触感正常,皮肤不会回弹出红色,按压后仍旧保持那种死白的调子。他往下拉袖子想要遮住,却发现浅色区旁边隐隐又多出一圈比指甲盖还薄的一层淡白。他盯了两秒,觉得可能是刚才用稀料擦过留下的痕迹,没当回事,继续穿好自己的衣服。

第二天廖其盛照常到更衣室换上防护服,他把上衣往头上一掀,余光瞟到胸口一片不对劲。低头一看,原本只在前臂的一小块浅白,此刻已经漫到胸前和腹侧,大大小小的淡白色斑块散在皮肤上,边缘不规则,颜色却异常统一,比正常肤色至少浅了两个层级。顺着肩口往下看,手臂内外侧也出现成片褪色区域,像整个皮肤的底色被一夜之间抽掉一层。靠近肘关节的地方斑块最明显,皮纹变浅,触感比昨天更干,轻轻一摸就能感觉到质地和平常不一样,少了温度,也少了光泽。他转过身,用镜子看着背部,那里的白斑已经不再是散在的小块,而是连成整片,颜色比昨天更淡,几乎呈现出均一的灰白,和正常皮肤的界线像被刀切过一样清楚。整个肩胛内侧都被覆盖,原本的皮纹几乎看不见。

廖其盛伸手打开更衣室的顶灯,好再确认背上的那些斑块。左手刚抬起,廖其盛一眼就看到原本正常的汗毛全变了样。白斑区域里的毛发颜色彻底褪掉,从根到尖呈均一的苍白,没有一点深色残留。他用食指拨弄了一下,靠近中心的毛发更细更软,像被晒久的旧纱线,毫无光泽,贴在褪色的皮肤上显得格外突兀。轻轻一抓,那些毛发几乎没有阻力,柔得像要被一碰就断。白斑边缘的毛发虽然略粗一些,却同样呈现明显的变白趋势,颜色从浅灰到粉白,再往里就是完全的无色。他赶紧低头看腋毛,腋窝的皮肤同样出现一整块浅白,颜色比手臂更淡,腋毛全都变成灰白,没有深浅过渡,根部也毫无黑色的痕迹。毛发摸上去更细、更软,比手臂上的还要脆弱,指尖稍一带就能感觉到干干的、轻得像要断掉。

廖其盛慌乱地把防护服往身上一套,手指在拉拉链时不小心蹭到胸口旁一小块正常肤色,力度不大,像平时换衣服时的轻碰。可原本颜色正常的地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浅,先是出现一层淡淡的灰白,接着像被从内部抽走色素一样,迅速铺开成一片完整的浅白区。廖其盛瞪大眼,再用指腹轻轻划过旁边一块正常皮肤,那块皮肤立即出现同样的变化:先暗一点,再变浅,再被拉成均匀的淡白,边界清楚,像自动沿着皮纹扩散。他不信,再换另一只手在腹侧试着轻压,皮肤又在几秒钟内褪成粉白,仿佛只要受到一点摩擦就会立刻失色。廖其盛再也不敢碰自己的皮肤,匆忙换回便装,一边直奔医院,一边拿手机给工头请假。

廖其盛入院后先完成皮肤镜与伍德灯检查,医生在他前臂、腋窝、背部多处取样观察。皮肤镜下可见边界清楚的脱色区,表层皮纹变浅,毛囊口颜色明显减退。伍德灯照射时,白斑呈现显著的瓷白样荧光,与正常肤色界限鲜明,右上臂脱色区范围约12.6cm×8.4cm,背部最大斑块约21.4cm×15.2cm。血液检查提示免疫指标异常:抗黑素细胞抗体滴度偏高,甲状腺功能FT4为18.8pmol/L(正常9~19pmol/L),TSH为4.9mIU/L(正常0.27~4.2mIU/L),接近临界值。

白细胞与肝肾功能正常,但铜离子稍低,血清铜为10.3μmol/L(正常12~24μmol/L),医生判断与黑素合成不足相关。接着完善皮肤活检,切片显示基底层黑素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残存黑素体分布稀疏,局部毛囊周围炎细胞轻度浸润,位置与早前出现毛发变白的区域吻合。免疫组化标记中HMB-45与Melan-A表达显著降低,提示黑素细胞功能受损。结合皮肤镜、伍德灯、免疫指标与组织学变化,医生最终在病历中写下明确诊断:节段性白癜风并累及毛囊系统,属持续进展期,需要及时干预。

治疗当晚立即启动多方案联合,以控制扩散与促进色素恢复。医生先为廖其盛安排308nm准分子光每周数次照射,用于刺激残余黑素细胞活性;局部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外涂以调节皮肤免疫反应;对于背部大面积斑块,采取小面积表皮移植术,加速色素修复。同时配合口服抗氧化药物和米诺环素以稳定病情。同时配合口服抗氧化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E和谷胱甘肽来减少氧化应激,稳定黑素细胞的外环境,并联合口服米诺环素控制皮肤局部的轻度免疫反应与炎性活动,使扩散期的白斑不再继续扩大,为后续光疗和移植创造更稳定的基础条件。

医生叮嘱廖其盛:“回家后一定要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与情绪波动,减少辛辣刺激和海鲜类食物摄入,局部按要求持续使用外用药物,不抓不摩擦,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暴露。所有治疗部位要避免紫外线暴晒,但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短时日光照射。衣物要宽松透气,不要反复刺激白斑边缘。按时返院光疗,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外用药顺序。如果出现新的脱色部位或毛发继续变白,要马上联系门诊,我们会调整治疗方案。”廖其盛点点头。

回家后廖其盛严格按医嘱开始调整生活,他将喷漆任务交给同事处理高强度环节,只保留轻量的调色工作,减少皮肤直接接触颜料的可能性。他每天固定早睡早起,洗澡时不用高温水,也不再用稀料清洗皮肤,而是用温和清洁剂处理工作残留物。手臂、背部和腋窝的治疗区他按时涂抹他克莫司,涂药前会用无纺布轻轻擦干皮肤,避免摩擦白斑边缘。为了配合光疗,廖其盛每天记录光照时间、皮肤反应和新出现的色素点。为了让身体恢复,他每天傍晚进行20分钟的慢步行,保持心情稳定不因为皮肤颜色变化而焦虑。他注意避光,工作服里多加一层薄棉布隔离,避免空气中溅落的微量漆雾落在治疗区。他还坚持把所有治疗部位的照片放进手机相册,按日期对比色泽变化,确保没有新的扩散。

一个月后复查,伍德灯照射下白斑边缘出现轻度色素岛,新生黑素点在上臂和腋窝最先出现。背部最大斑块边缘也从原本的纯白变成浅浅的米黄色过渡带,说明表皮黑素细胞开始恢复。血清铜升至14.6μmol/L(正常12~24μmol/L),TSH降至3.2mIU/L(正常0.27~4.2mIU/L),免疫状态趋于平稳。医生解释,这些改善意味着黑素合成重新启动、炎症反应减弱,色素回流进展顺利。然而在逐渐好转的数据背后,一场更深层的隐患正悄悄积聚……

2023年4月19日,廖其盛正俯身给漆调色,手腕往前一探去够调色棒时,左前臂那团突起一下被牵得更明显,皮肤被绷到发紧,原本平整的表面被挤起一块不规则的隆起。肿块外形呈菜花样,一层层细碎的小突起堆叠在一起,皮肤被撑得发亮,浅浅的红色从突起缝隙间透出来。他下意识把手臂往回收了收,那块突起却随着动作更清晰地显出来,像被皮下推上来的硬团,边缘不圆滑,呈不规则外扩的形状。他反向抬起胳膊,那肿块表面颜色比周围皮肤暗,质地粗糙,近看能看到细密的颗粒状突起紧挤在一起,每个突点大小不一,排列得杂乱,没有统一方向。轻轻一摸,肿物整体触感偏硬,但表面轻压时又带着一点松动感,像根部深在皮下,表层组织被迫鼓起,让前臂显得不再平整

他忍着怪异感,把袖口往上卷了一些,想看得更清楚,但布料擦过皮肤的那一下像是擦破了某个脆弱的表层,前臂随即一阵刺痛。低头再看,那块原本鼓起的区域边缘开始发红,接着在最中央的突点上出现一处细小裂口,像皮肤撑不住,裂口迅速扩大,周围皮肤往外翻起,呈扇形往两侧拉开,形成一个浅浅的蝶形溃疡。他小心地挤压溃疡周围,只见溃疡中央的凹陷处颜色更浅,像被擦掉表皮,只剩下一层湿润的嫩肉,表面有薄薄的渗出液,轻轻一动就闪着水光。他用纸巾擦掉渗液,又发现溃疡最外围的皮肤颜色被拉成暗红,边界不清晰,像正在往外延伸。廖其盛试着把手臂转向灯光处,皮肤轻轻一拉,溃疡边缘就微微裂开一点点,渗出液随即聚成一层薄薄的湿痕

廖其盛的左手不敢在动,换右手把调色桶往旁边挪开,可还没开始动作,左臂那片溃疡的边缘被轻轻一牵,紧接着一股剧烈的痛从裂开的中心猛地窜上来。他试着轻轻收回手臂,先是传来生生的刺痛,像无数细针扎在同一处;紧接着变成火辣的灼痛,溃疡中央那片裸露的嫩肉像被热风吹到,痛感从表面一路往深层钻。他想甩一甩手,但那股痛立刻被拉得更狠,像有东西从伤口内部往外撕,带着一道撕裂般的深痛,让整个前臂都僵住。他尝试避开溃疡和肿物揉一揉前臂,手刚碰到皮肤,浅表处是火辣的烧灼,深层又是钝硬的压痛,两种痛叠在一起,让那一块皮肤像被死死按在灼热的铁片上。廖其盛被那股撕扯般的痛折得右手也开始发抖,他费力把手机从裤兜里掏出来,却因为手汗和颤动连解锁都差点滑掉。前臂动一下疼一下,他只能咬着牙用拇指一点点点屏幕,拨通了120。

廖其盛入院后,皮肤科与肿瘤外科立即为前臂溃疡及肿物完善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6×10⁹/L(正常4.0~10.0×10⁹/L),提示轻度炎症反应;CRP升至18mg/L(正常<10mg/L),与局部溃疡感染一致。肝肾功能正常,但乳酸脱氢酶LDH 312U/L(正常135~225U/L)偏高,提示组织破坏活跃。前臂皮肤超声显示皮下不规则实性回声团,边界模糊,血流信号丰富。MRI进一步显示肿物呈菜花状外凸,最大径约3.1cm,并累及浅层筋膜。溃疡边缘刮取活检提示角化不良、异型增生明显,免疫组化p16阴性、Ki-67增高。结合肿物形态、破溃特点与病理表现,医生初步判断为鳞状细胞来源的恶性病变

廖其盛因剧烈疼痛、创面持续渗血被紧急转入急诊处置室,医生先为他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并给予镇痛药物,同时局部使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创缘仍有细小血点渗出,护士在反复清创时,他的前臂因轻微触碰就产生明显抽动,监护仪显示心率持续在118次/分(正常60~100次/分)以上,血氧从98%降至92%,医生立即给予面罩吸氧并监测循环状态。经过约半小时处理,渗血趋于减少,疼痛控制到可耐受范围,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医生安排其进入病房继续观察,并等待肿瘤科联合会诊。

转入病房后不久,他因溃疡突然再次扩大、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被再次呼叫急救团队。护士发现创面中央出现新一层灰白坏死组织,医生立即判断为急性继发感染风险高,迅速进行第二轮清创并加用广谱抗感染治疗。血压一度跌到102/64mmHg,末梢发凉,医生立即调整补液速度并监测乳酸,乳酸1.8mmol/L(正常0.5~1.6mmol/L)轻度升高。清创后,坏死组织被彻底去除,创缘变得清晰,渗液量减少。他的生命体征逐渐维持在可控范围,疼痛评分下降,情绪略微稳定。团队最终评估为暂时度过急性风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等待后续明确分期与治疗决策。

廖其盛被推进病房后,妻子整个人像被抽空一样瘫在椅子上,眼眶通红,声音发抖地抓住医生的袖口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前一天早上丈夫出门上班时只是手臂上有一块不太对劲的白斑,下午就变成肿物,再到深夜已经破成那样,短短一天为什么会恶化得像完全失控?”她反复问是不是医院漏掉了什么检查、是不是之前的白癜风治疗影响到了免疫、是不是溃疡被误判成普通炎症才耽误了时间。说到一半情绪彻底崩塌,哭着强调丈夫一直勤勤恳恳上班,从不乱来,也没碰过什么刺激性的药物,怎么就突然变成高度怀疑恶性病变。她的声音在走廊里哽咽断续,像是抓着最后一点希望,等医生给一个能让人接受的解释。

医生本想安抚情绪,但妻子紧接着又问:“他才四十多岁啊,怎么会长出这么恐怖的东西?是不是喷漆的活儿出了问题?是不是长期吸到什么化学物质?是不是之前的白癜风让皮肤更脆弱?”说着说着整个人站都站不稳,扶着墙才勉强稳住。她说丈夫工作再累也会戴防护装备,工地检查也都合格,从没出现过严重皮肤问题;白斑扩散时他们也第一时间去医院,没有拖延。她越说越激动,情绪在质问与恐惧之间反复拉扯,医生只能让她先坐下,却无法在那个瞬间给出任何确切答案。

待廖其盛妻子情绪稍平后,医生从生活最基础的地方开始排查。他先问喷漆环境是否有明显变化,妻子摇头,说最近的工地都是通风良好的室内,漆的品牌也没换。医生又问有没有去过密闭空间施工,她说除了正常的小房间外没有接过高风险单。询问是否接触过劣质稀料、便宜颜料,妻子强调所有材料都是公司统一采购,不可能乱用。医生继续问近期是否有外伤、烧灼、化学溅洒到皮肤,妻子愣了一下,说廖其盛做事细心,很少弄到自己,就算沾到一点颜料也会马上用清洁剂洗掉,从来不让东西在皮肤上停留。问到这里,医生心里依然没有抓住任何能够解释肿物快速恶化的线索。

医生又继续往前追问:“最近有没有出现过严重晒伤?有没有外出旅行?有没有接触过强腐蚀性的清洁剂?”妻子摇头,说天气一直阴沉,他几乎每天往返工地和家,不会暴露在太阳下,更没闲时间出远门。医生再问是否有最近突然改变饮食习惯、长期服用某些特殊药物或保健品,妻子再次否认:“他吃得很正常,三餐按时,也没乱吃东西。”医生点点头,又问他是否抽烟、饮酒、熬夜,妻子回答他几乎不喝酒,也不抽烟,工作累了就倒头睡。所有能够导致皮肤出现异常增生的生活诱因,都像被逐一排除,让医生越来越困惑,心里那道疑问反而变得更沉。

为了排除是基础疾病导致的诱发,医生调取了廖其盛过去一个月的体检与复查数据。血常规一直稳定,白细胞没有反复升高;肝肾功能正常,没有任何暴露于毒性物质后出现的异常;电解质平衡正常,也未见免疫系统明显紊乱。医生重点查看了自身免疫相关指标,ANA、ENA等在正常范围,没有显示出白癜风之外的系统性风险。他甚至翻看了影像资料,仍然找不到能解释短时间肿物迅速膨大并破溃的线索。医生越发慌乱,因为正常意味着没有提前的迹象,事情来得更突然、更不可理解。

医生随后调阅了当晚急诊的所有检查,包括前臂软组织超声、MRI及各项肿瘤学指标。MRI显示肿物虽呈不规则外凸,但深度未超过预期,影像并未提示侵袭极快的异常增长;血液中的肿瘤标记物CEA、SCC均无显著升高;炎症指标虽偏高,但仍在受控范围。所有的影像和指标都像一份没有预警的报告,不像常见的迅速恶化的病例。医生反复看、反复比对,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廖其盛的肿物会在不足二十四小时内从一处局部突起发展到破溃渗血,并伴随剧烈疼痛与感染表现。他的眉头越锁越紧,意识到病例可能存在被忽略的关键细节。

查房结束后,医生在走廊里站了很久,越想越觉得心里的疑点无法化开。他把所有资料重新整理,包括影像、化验、病理、生活访谈记录,一并放进文件夹,敲开主任办公室,把文件郑重放到桌上。他语气沉重,直言所有常规诱因都排查过了,检查没有异常,影像也无法解释肿物突然破溃只剩下一个不安的念头:一定有某个极小的、极隐蔽的生活细节被忽略了。他请求主任帮忙重新审视全部资料,哪怕只是找到一个方向也好,因为缺了这个关键点,整个病情的逻辑就说不通。

主任接过资料,从第一页开始,一边看一边直接向妻子询问。他问肿物出现前是否使用过新的清洁剂,妻子摇头;问喷漆合作方是否更换过材料,她否认;他甚至问到工作流程、休息时间、护具佩戴细节,仍然没有任何突破。他把全部资料重新摊开,连生活记录的照片也逐张查看,像是在捕捉一个极难被察觉的点。就在翻到某一页的时候,他的动作忽然停住,视线凝在一个角落,然后抬头问:有没有自行用过药膏、随手抹过什么东西?对方开始支支吾吾。

等到问清楚具体细节,主任轻声叹息着:“虽然患者廖其盛在生活上十分规律,甚至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但是他在用他克莫司软膏期间却犯了3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不管是病人自己,就连医生都没有意识到,因为一直被反复忽略,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的确,白癜风可以调节局部免疫反应,减少黑素细胞被破坏的速度,对面部、颈部、皱褶部位等敏感区域尤其有效。但是只要是药物就会有自己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只有注意到他克莫司软膏不能和这三个药合用,用药才算得上是一件让人放心的事情啊……”

廖其盛在使用他克莫司外用期间,同时涂抹了含卤米松的软膏,本意是想让皮肤恢复得更快,但这种组合会让局部免疫受到双重压制。卤米松会显著降低表皮的免疫监测能力,使皮肤屏障变薄,角质细胞之间的连接也会受损,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明显下降。他克莫司本身会抑制局部免疫细胞活动,两者叠加后让皮肤在短时间内变得非常脆弱。廖其盛长期在喷漆环境工作,皮肤经常沾到漆雾、稀料和化学残留物,平时屏障健康时还能阻挡大部分刺激,但在双药作用下,这些微小的化学颗粒更容易穿透皮肤进入深层,引发持续而混乱的免疫反应。白斑边缘原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免疫遭到过度抑制后,轻微摩擦就可能触发异常细胞快速堆积,造成突起、增厚、脱屑和红肿等变化,进一步发展为突出的不规则结构,并在短时间内走向失控。

在卤米松与他克莫司共同作用下,皮肤的正常修复机制会被打乱。卤米松削弱角质层的紧密性,使原本紧密排列的细胞出现松动,而他克莫司让局部免疫防御下降,使外来刺激物在表皮深层停留的时间更长。喷漆粉尘和溶剂残留在这种情况下会直接触及到真皮浅层,引起反复的刺激与损伤。皮肤原本在轻微损伤后会进行有节奏的修复,但双药抑制后,修复过程变得混乱,表皮细胞过度增生,血流信号增强,角化异常不断累积。随着组织反复受到刺激,表皮逐渐失去完整性,只要再受到一点拉扯,脆弱的皮肤就会破裂形成缺损。久而久之,局部出现红肿、裂开、渗出等复杂反应,成为之后急速恶化的重要诱因,让那一处小范围的变化在短时间出现不可逆的进展。

廖其盛曾在背部瘙痒时使用含薄荷醇与樟脑的清凉止痒膏,这种药物在日常情况下只会带来冷感,但在使用他克莫司期间会引发更深的影响。薄荷醇、樟脑会促使局部血管扩张,让皮肤血流量突然增加,使他克莫司的吸收速度在短时间成倍提高。大量药物快速进入皮肤深层,会造成局部免疫被过度压制,使白斑边缘的免疫平衡瞬间被打乱。原本就脆弱的皮肤结构承受不了这种快速变化,深层组织更容易受到喷漆环境中细小颗粒的刺激,引发更加复杂的细胞反应。毛囊区域的免疫调节也会因此被干扰,使色素区附近的细胞在短时间出现自我增殖失控,造成局部灼热、红肿和刺痛,进一步推动病灶向外扩展。

含薄荷醇与樟脑的止痒膏会带来冷刺激,其挥发成分会破坏皮脂膜,使皮肤失去必要的保护,增加透皮吸收能力。在这种状态下,即使是轻微的摩擦也可能导致表皮出现细小裂口,而他克莫司会在裂口处快速渗透至更深的位置,使免疫抑制更强。裂口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时,喷漆残留中的化学成分就会更容易进入皮肤深层,引发反复的炎症与免疫混乱。白斑边缘区域本身就结构脆弱,在裂口不断扩大后,局部会进入过度修复状态,导致增厚、变硬、出现不规则突起。当皮肤无法恢复完整时,就容易形成持续渗出、坏死点或浅层破损,让整个区域从轻度刺激迅速发展为严重破溃,加快整体恶化速度。

廖其盛在清理油漆时使用过高浓度的酒精喷雾,他以为这样能让皮肤更干净,但酒精会在短时间迅速溶解皮脂,使皮肤最外层失去保护。角质层结构被破坏后,细胞间原本紧密的连接变得松散,皮肤的透过能力大幅提升,使他克莫司在极短时间内被吸收到更深的层次。短时间大量进入的药物让局部免疫抑制反应被放大,表皮细胞的防御力明显下降,本应阻挡外界刺激的机制瞬间失效。在这种状态下,喷漆粉尘和溶剂分子能够轻易从微小缝隙进入,停留在真皮浅层,导致局部反复受到刺激,引发细胞不规律的应激反应。白斑边缘失去稳定后,容易出现异常增生、组织变形和色素进一步丢失,形成难以预测的结构变化。

酒精喷雾还会让皮肤水分迅速蒸发,使皮肤处于干燥紧绷的状态,进一步破坏角质层的完整性。干燥的皮肤表面更容易出现微小裂纹,而这些裂纹会成为化学物质进入深层的通道,让喷漆环境中的刺激成分有机会作用于真皮层。结合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作用,裂纹处的细胞很难进行正常的修复。裂纹一旦扩大,白斑边缘会出现凸起、粗糙与触痛,长期反复刺激下会形成不规则的增厚区域,并在组织承受不住时出现破裂或渗出点。随着这一过程不断累积,局部会形成无法自行修复的坏损结构,为之后的急速恶化奠定基础,使进展速度远超常见情况。

内容资料来源:

[1]李世芳,许丽娜,郭嘉英,等. 他克莫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5,49(10):1559-1561.

[2]王丽娜,孔春燕,宋丹丹. 解毒愈溃汤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17、趋化素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5,22(19):2633-2637+2643.

[3]黄艳茹,仇冰冰. 他克莫司与吗替麦考酚酯分别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28):131-134.DOI:10.15887/j.cnki.13-1389/r.2025.28.038.

(《42岁男子白癜风使用他克莫司软膏,3年后确诊鳞状细胞癌,三个原因不可思议》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