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两套安置房都给了儿子,去女儿家看到房本名字我惊呆了
发布时间:2025-10-28 16:07 浏览量:4
我这辈子,活得就像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根扎得有多深,心思就有多偏。
我偏心我的儿子,明伟。
这事儿不用藏着掖着,我们那一片儿的老街坊,谁家不说我魏芬偏心眼儿偏到咯吱窝了。
可我不在乎。
儿子是什么?儿子是根。女儿呢?女儿是水,早晚要泼出去的。
这话是我娘告诉我的,我娘的娘也是这么告诉她的。到了我这儿,就成了刻在骨头里的道理。
所以,当拆迁的消息像一阵热风刮过我们这条老街时,我心里那杆秤,早就定好了砣。
两套房,一套大的三居室,一套小的两居室。
还有一笔补偿款。
街坊们都羡慕我,说我后半辈子有靠了,俩孩子,一人一套,多公平。
我当着他们的面笑,点头,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
什么叫公平?
把家产一碗水端平,那才叫最大的不公平。
明伟是我儿子,将来是要给我养老送终,扛起家里香火的人。
我闺女,青青,她迟早是别人家的人,我给她置办再多,那也是便宜了外人。
我把青青和明伟叫到跟前,就在那间还弥漫着潮湿泥土味儿的老屋里。
阳光从破了洞的窗户纸里钻进来,在地上投下几个亮晃晃的圆斑,像散落一地的铜钱。
我清了清嗓子,声音有点干,像被那尘土呛着了。
“房子的事,我琢磨了很久。”
明伟坐在我对面,腰杆挺得笔直,眼睛里有光,那种光,我熟悉得很,是他小时候想要一辆新自行车时的光。
青青坐在他旁边,低着头,手指绞着自己的衣角,安安静静的,好像这事儿跟她没关系。
她从小就是这样,不争不抢,像个影子。
“明伟要结婚,得有婚房。那套大的,写明伟的名字。”
我话说得慢,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像是在砌墙,砌一堵理所当然的墙。
明伟的眼睛更亮了,嘴角忍不住往上翘,但他忍住了,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妈,都听您的。”
我心里舒坦了。你看,我儿子就是孝顺。
我又看向青青,她的头埋得更低了,我只能看见她乌黑的发顶。
“那套小的,”我顿了一下,感觉空气都紧了,“也先写明伟的名字。”
“为什么?”
青青猛地抬起头,这是她今天说的第一句话。
她的眼睛又大又圆,像两汪深潭,里面有委屈,有不解,但没有恨。
我被她看得有点心虚,但很快就挺直了腰板。
我是她妈,我做什么决定,需要跟她解释吗?
“你一个女孩子,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你将来嫁了人,夫家还能没地方给你住?你弟弟不一样,他是一家之主,没房子,哪个姑娘肯嫁给他?”
我的声音大了起来,好像声音越大,道理就越足。
“那笔补偿款,我也给你弟。他要装修,要买车,处处都得花钱。你呢,我给你留了五万,当嫁妆。”
我说完,屋子里死一样地寂静。
只有窗外那棵老槐树的叶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像是在替谁叹气。
明伟站起来,走到我身边,给我捶背。
“妈,您别生气,我姐就是一时想不开。我替我姐谢谢您。”
青-青也站了起来,她没哭,也没闹,只是看着我,看了很久很久。
那眼神,我读不懂。
然后,她轻轻地说:“好。妈,我都听您的。”
说完,她就转身出去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瘦瘦的,单薄的,像一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叶子。
心里莫名其妙地抽了一下。
但很快,明伟的笑声就把那点不舒服给盖过去了。
“妈,您真是我亲妈!等我搬了新家,第一个就把您接过去享福!”
我笑了,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
值了。
我这辈子,不就图这个吗?
签协议那天,天气很好。
我穿了件新衣服,明伟开车来接我。
青青没来。
她说厂里忙,请不了假。
我知道,她是心里有疙瘩。
我没说啥,女孩子家,有点小情绪也正常,过两天就好了。
手续办得很顺利。
当那两个红本本递到明伟手上时,他的手都在抖。
我看着他,就像看着自己一辈子最得意的作品。
我拍了拍他的手,说:“好好过日子。”
他用力点头,“妈,您放心!”
回家的路上,明伟给我描绘着未来的蓝图。
“妈,那套小的,咱们先租出去,租金您拿着当零花钱。您就住我那儿,大三居,我跟小莉一间,您一间,还有一间给您未来的孙子当儿童房。”
他说得眉飞色舞,我听得心花怒放。
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妈。
为了儿子,我什么都舍得。
而我儿子,也果然没让我失望。
搬家的那天,很热闹。
明伟请了搬家公司,他媳妇小莉也忙前忙后,给我端茶倒水。
青青也来了,她没空着手,提了一大袋子菜。
她话不多,就在厨房里默默地洗菜,切菜。
我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心里那点愧疚又冒了出来。
我走过去,想跟她说点什么。
“青青啊……”
她回过头,冲我笑了笑,额头上都是汗。
“妈,您歇着吧,这儿我来就行。”
她的笑,干干净净的,跟小时候一样。
我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罢了,她是我女儿,还能真跟我记仇不成?
住进新家的日子,一开始确实像明伟说的那样,是来享福的。
房子宽敞明亮,窗户外面就是个小花园。
小莉每天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饭菜也做得精致。
她会给我买新衣服,带我去做头发。
我逢人就夸我儿子孝顺,儿媳妇贤惠。
我觉得我这辈子,圆满了。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切都变了味儿。
是从我夜里起夜多了,小莉开始抱怨我冲厕所的声音太大开始?
还是从我喜欢吃炖得烂烂的菜,而他们年轻人喜欢吃脆口的,饭桌上渐渐没了我的菜开始?
又或者是,从明伟给小莉买了一个上万的包,而我让他给我买双三百块的棉鞋,他却说我乱花钱开始?
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外人。
一个寄人篱下的,碍手碍脚的外人。
这个家,窗明几净,却冷冰冰的。
没有一丝烟火气。
小莉不再叫我“妈”,而是“阿姨,麻烦把遥控器递给我”。
明伟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跟我说的话也越来越少,除了“妈,吃了没”,就是“妈,早点睡”。
我开始失眠。
整夜整夜地睡不着,睁着眼睛看天花板,从天黑看到天亮。
我想起老屋。
想起老屋院子里那棵槐树,夏天的时候,满院子的荫凉。
想起青青小时候,总喜欢在树下给我念课文,声音脆生生的,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黄瓜。
我想她了。
我给她打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
“妈?”青青的声音听起来很累。
“青青啊,你……最近忙不忙?”
“还行,妈,您有事吗?”
“没事,没事,就是想问问你。”
我攥着电话,手心都是汗。
我想说,妈想你了,妈在这儿住得不舒坦。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怎么好意思开口?当初是我亲手把她推开的。
“哦,那您好好保重身体。我这儿还有点事,先挂了啊。”
电话断了。
听着听筒里的忙音,我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下去。
那天,我感冒了。
头重脚轻,浑身发冷。
我躺在床上,烧得迷迷糊糊。
我听见小莉在客厅里跟明伟打电话。
“你妈感冒了,你今天早点回来带她去看看。”
“我这儿走不开啊,开会呢!你带她去呗。”
“我?我下午还要去做指甲呢,哪有时间。再说了,不就是个小感冒,让她自己找点药吃不就行了?”
“行吧行吧,我晚点回去再说。”
我裹紧了被子,感觉那股寒意,是从骨头缝里钻出来的。
晚上,明伟回来了。
他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扔到我床头。
“妈,给你买了点感冒药,你记得吃。”
他甚至没走近看看我,说完就出去了。
我听见客厅里传来他们夫妻俩的笑声,还有电视的声音。
那么热闹,却又那么遥远。
那一刻,我心如死灰。
我挣扎着爬起来,找出青青给我买的那件厚外套穿上。
我把明伟给我的那张银行卡,放在了桌子上。
卡里是我这些年的积蓄,还有那五万块钱,我一分没动。
我什么都没带,就这么走出了那个所谓的“家”。
外面的风很冷,吹在脸上像刀子割。
我不知道该去哪里。
这个城市这么大,却没有一盏灯是为我亮的。
我沿着马路,漫无目的地走。
走到腿都麻了,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了青青租住的那个老小区。
小区很破旧,楼道里的灯忽明忽暗。
我站在她家门口,抬起手,却迟迟不敢敲下去。
我有什么脸来见她?
就在我犹豫的时候,门开了。
青青提着一袋垃圾走出来,看见我,愣住了。
“妈?您怎么来了?”
她看见我通红的脸和发白的嘴唇,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您怎么了?是不是病了?”
她扔下垃圾,一把扶住我。
她的手很暖。
那一瞬间,我再也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我这辈子没怎么哭过,我觉得哭是懦弱的表现。
可那天晚上,我哭得像个孩子。
青-青什么都没问。
她把我扶进屋,给我倒了杯热水,又找了退烧药给我吃下。
她租的房子很小,一室一厅,家具也都是旧的。
但很干净,很温馨。
空气里有淡淡的饭菜香。
她把我安顿在她的床上,给我盖好被子。
“妈,您先睡一觉,我去给您熬点粥。”
我拉住她的手,她的手上有层薄薄的茧。
“青青,对不起。”
我说。
青青摇了摇头,眼睛红红的。
“妈,您别这么说。您是我妈。”
她给我掖了掖被角,转身去了厨房。
很快,厨房里就传来了切菜和米下锅的声音。
那声音,让我无比心安。
我躺在床上,闻着空气里飘来的粥香,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那一觉,我睡得特别沉。
等我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暖洋洋的。
青青就趴在我的床边睡着了,身上只搭了一件薄薄的外套。
我心里一酸。
我轻轻地坐起来,想把被子给她盖上。
一动,她就醒了。
“妈,您醒了?感觉怎么样?还烧吗?”
她伸手探了探我的额头。
“退了。好多了。”
我看着她布满血丝的眼睛,心里疼得厉害。
“你……昨晚就这么守着我?”
她笑了笑,“没事,我不困。”
她扶我起来,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粥。
“妈,快趁热喝了,暖暖胃。”
粥是小米粥,里面卧着一个荷包蛋,还撒了点葱花。
是我最喜欢吃的。
我一勺一勺地喝着,感觉那股暖流,从胃里一直暖到了心里。
我病了几天,青青就请了几天假,寸步不离地照顾我。
她给我擦身,喂我吃饭,陪我说话。
她那个对象,叫小林的,也天天来看我。
小伙子话不多,但很实在。
每次来都提着水果和营养品,还会主动把家里的重活都干了。
他看青青的眼神,充满了爱意和心疼。
我看着他们,心里很欣慰,也很愧疚。
我当初,怎么就瞎了眼呢?
病好后,我没有提要走的事,青青也没有问。
我就这么在她这儿住了下来。
白天她和小林去上班,我就在家给他们做做饭,搞搞卫生。
小小的屋子,被我收拾得井井有条。
晚上他们回来了,我们三个人就围在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
那种感觉,是我在明伟那个大房子里从来没有体会过的。
那才是家啊。
我渐渐地胖了回来,气色也好了。
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我以为日子就会这么平淡而幸福地过下去。
直到那天,我无意中发现了那个秘密。
那天是周末,青青和小林要去超市大采购。
临走前,青青让我帮她找一个文件袋,说里面有份很重要的合同。
“妈,就在我床头柜最下面的那个抽屉里,一个牛皮纸袋。”
我应了一声,就去给她找。
抽屉里东西不多,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牛皮纸袋。
我拿出来,准备给她送过去。
可就在我转身的时候,袋子没拿稳,里面的东西“哗啦”一下全掉了出来。
一堆票据,还有……一个红色的本本。
我弯腰去捡,当我看清那个红本本上的字时,我整个人都僵住了。
《不动产权证书》。
我心里咯噔一下。
青青什么时候买房了?她哪来的钱?
我颤抖着手,翻开了那个本子。
当我的目光落在“权利人”那一栏时,我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字。
我的名字。
魏芬。
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
我一遍又一遍地看,甚至用手指去抠那个名字,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可那钢印打下的名字,那么清晰,那么刺眼。
就是我。
我瘫坐在地上,手里的房产证重如千斤。
我的脑子里乱成一团浆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青青和小林回来了,看见我坐在地上,脸色惨白,吓了一跳。
“妈,您怎么了?不舒服吗?”
青青赶紧跑过来扶我。
我举起手里的房产证,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这……这是怎么回事?”
青青看到房产证,脸色也白了。
她咬着嘴唇,不说话。
旁边的小林叹了口气,走过来说:“阿姨,既然您都看到了,我们就跟您实话实说吧。”
“这房子,是青青买的。写的您的名字。”
我的心跳得飞快,几乎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
“她……她哪来的钱?”
“拆迁款。”小林说,“您给明伟的那笔补偿款,他拿到手就去买了辆好车,剩下的钱,他媳妇说要理财,结果被人骗了,血本无归。”
我如遭雷击。
“他……他怎么没跟我说?”
“他不敢。青青知道了这事,怕您将来没个着落,就……”
小林看了看青青,没再说下去。
我猛地看向青青,她的眼圈已经红了。
“青青,你跟妈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青青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妈,那笔补偿款,我……我没要您的那五万。我跟拆迁办的人说,我那份,直接打到我卡里。”
我愣住了。
拆迁补偿,是按户口人头算的。
老屋的户口本上,有我们三个人。
所以,那笔补偿款,本来就应该有她的一份。
是我,是我被猪油蒙了心,一心只想着儿子,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我以为我给了她五万,就是天大的恩赐。
却不知道,那本来就是她应得的,甚至,远远不止那个数。
“你拿到钱,为什么不告诉我?”我的声音都在发颤。
“我怕您知道了,又要让我把钱给弟弟。”青-青低下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
“后来,我知道弟弟把钱弄没了,我就很害怕。我怕您将来在他们那儿受了委屈,连个去处都没有。所以……我就用这笔钱,加上我和小林这些年攒的积蓄,付了首付,买了这套房子。”
“这房子不大,地段也不好,但好歹是个家。我想着,万一……万一哪天您需要,就有个地方可以去。写您的名字,是想让您安心,这是您的家,谁也赶不走您。”
她断断续续地说着,眼泪一颗一颗地砸在地板上。
我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揪住了,疼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看着眼前的女儿。
这个我从小就忽视,把所有的委屈和不公都加诸在她身上的女儿。
在我满心满眼都是儿子的时候,她却在默默地为我铺好了一条退路。
在我理直气壮地剥夺她的一切时,她却用她仅有的一切,为我建起了一个避风港。
我算什么母亲?
我就是个混蛋!
我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耳光。
清脆的响声,在小小的客厅里回荡。
青青和小林都惊呆了。
“妈,您干什么!”
青青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哭着说。
我抱着她,嚎啕大哭。
“青青,是妈对不起你!是妈混蛋!是妈瞎了眼啊!”
我把这辈子的委屈、后悔、愧疚,全都哭了出来。
我哭我重男轻女,伤了她的心。
我哭我有眼无珠,错把鱼目当珍珠。
我哭我自私自利,差点就失去了我最宝贵的女儿。
青青也抱着我哭,她拍着我的背,像小时候我哄她睡觉时一样。
“妈,不怪您,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那天,我们母女俩抱头痛哭了很久。
哭过之后,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碎了,又有什么东西,重新长了出来。
后来,明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这事,找到了我。
他站在门口,一脸的尴尬和不自然。
“妈,我……”
他“我”了半天,也没说出句完整的话。
我看着他,心里很平静。
没有怨,也没有恨,只是觉得陌生。
这个我疼了半辈子的儿子,好像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
“有事吗?”我问。
“妈,您……跟我回家吧。小莉她知道错了,她让我来接您。”
我摇了摇头。
“不了。这儿就是我的家。”
明伟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妈,您怎么能住这种破地方?您跟我回去,我保证以后好好孝顺您。”
“孝顺?”我笑了,“明伟,你懂什么叫孝顺吗?”
“我把两套房子都给了你,你觉得那是理所当然。我病了,你扔给我一包药,觉得就尽了孝心。你媳妇把我当保姆使唤,你觉得是我小题大做。”
“而我那个你从小就看不起的姐姐,我什么都没给她,她却怕我无家可归,偷偷给我买了房。”
“你现在告诉我,什么叫孝顺?”
我的一番话,说得明伟哑口无言,满面通红。
他站在那儿,手足无措,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可他已经不是孩子了。
“回去吧。”我说,“以后,好好过你的日子。不用惦记我了。”
我关上了门。
门外,传来明伟懊悔的哭声。
我靠在门上,长长地叹了口气。
有些事,错了就是错了。
回不去了。
从那以后,我就安心地在青青这里住了下来。
小林是个好孩子,他把我当亲妈一样看待。
第二年,青青怀孕了。
我的生活一下子就有了新的盼头。
我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陪她去散步,给她讲我怀着她和明伟时的趣事。
我把我这辈子欠她的爱,都想一点一点地补回来。
青青的预产期在秋天。
那是一个桂花飘香的季节。
她在医院里疼了一天一夜,终于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当护士把那个皱巴巴的小家伙抱到我怀里时,我的眼泪又下来了。
小家伙闭着眼睛,小嘴巴一张一合,可爱极了。
我抱着他,就像抱住了全世界。
青青和小林给孩子取名叫“念安”。
思念的念,平安的安。
我问青青,这名字有什么讲究。
青青看着我,笑着说:“一半是小林起的,他希望孩子一生平安。一半是我起的。”
她顿了顿,轻声说:“妈,我希望您,往后余生,所念皆安。”
我的心,在那一刻,被巨大的幸福和暖流填满了。
我何其有幸,能有这样一个女儿。
日子一天天过去,念安也一天天长大。
他会爬了,会走了,会含糊不清地喊“外婆”了。
每天家里都充满了他的笑声。
我常常抱着他,坐在阳台上晒太阳。
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我看着楼下玩耍的孩子,看着远处的高楼大厦,心里一片宁静。
明伟后来又来过几次。
他和小莉离了婚,一个人过。
他看起来憔悴了很多,也沉默了很多。
每次来,他都只是坐一会儿,看看念安,然后放下一些东西就走。
我们之间,话不多。
我知道,他在用他的方式赎罪。
我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有些伤痕,需要时间来抚平。
我只希望,他能真正明白,一个男人,一个儿子,一个弟弟,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去年冬天,我大病了一场。
肺炎,很严重,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
那段时间,青青和小林轮流在医院照顾我。
青青的单位离医院远,她每天下班就往医院赶,晚上就在陪护床上将就一宿,第二天一早又匆匆忙忙去上班。
小林也是,白天上班,晚上就来替青青。
两个人都累得眼圈发黑,瘦了一大圈。
念安那么小,离不开妈妈,晚上看不到青青就哭。
青青就开着视频,在医院哄他睡觉。
我看着他们这么辛苦,心里难受得不行。
“青青,你们回去吧,妈一个人可以的。”
“那怎么行。”青青给我掖好被子,“您别多想,安心养病。”
隔壁床的阿姨跟我说:“大姐,你真有福气,有这么孝顺的闺女和女婿。”
我笑着点头,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
是啊,我真有福气。
这福气,是我差点亲手扔掉的。
出院那天,天很蓝。
青青和小林来接我。
车子开在路上,我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心里感慨万千。
我这一辈子,就像坐了一趟过山车。
前半生,我活在自己固执的偏见里,把所有的爱和资源都倾注在儿子身上,以为那就是我人生的全部意义。
我以为我种下的是一棵可以为我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结果,那棵树,只在乎自己的枝繁叶茂,却忘了给树下的我留一片荫凉。
而后半生,在我最狼狈,最无助的时候,是我一直忽视的那棵小草,那个我以为柔弱不堪的女儿,为我撑起了一片天。
她用她的善良和坚韧,治愈了我内心的荒芜,也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爱和亲情。
爱,不是理所当然的索取,也不是毫无原则的给予。
爱,是相互的扶持,是温暖的陪伴,是无论你怎样,我都在你身后的那份心安。
回到家,一开门,就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
是桂花。
小林在阳台上养了一盆桂花,开得正盛。
念安摇摇晃晃地跑过来,抱住我的腿,奶声奶气地喊:“外婆,抱。”
我弯下腰,把他抱进怀里。
他亲了亲我的脸,咯咯地笑。
阳光从窗外洒进来,落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
青青走过来,从后面轻轻地抱住我。
“妈,欢迎回家。”
我转过头,看着她。
她的眼睛里,有星辰,有大海,有我余生所有的温暖和安宁。
我笑了。
是啊,我回家了。
回到了这个,真正属于我的家。
我曾经以为,儿子是我的根,能让我落地。
现在我才明白,女儿才是我生命的延续,是那根最坚韧的藤,无论我跌落到多深的谷底,她都会拼尽全力,把我拉上来,带我走向阳光。
我的人生,从偏心开始,差点以悲剧收场。
幸好,还来得及。
幸好,我的女儿,她一直都在等我。
等着我,回家。
如今,我每天的生活都很简单。
早上起来,给一家人做早饭。
然后送念安去幼儿园。
回来后,打扫一下卫生,去菜市场买菜。
下午接念安回来,陪他玩一会儿,看看动画片。
晚上,等青青和小林下班,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热热闹f闹的晚饭。
饭后,我们会一起去楼下散步。
小区的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念安在前面跑跑跳跳,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我和青青、小林跟在后面,聊着一天中发生的趣事。
偶尔,明伟也会打电话过来,问问我的身体,问问念安的情况。
我们的关系,没有回到从前那么亲密,但也多了一份平静和淡然。
我知道,他也在努力地改变。
这就够了。
人这一辈子,谁能不犯错呢?
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并且,懂得珍惜。
我常常会想起那本房产证。
它现在就放在我的床头柜里,和我的一些老照片放在一起。
我偶尔会拿出来看看。
那上面我的名字,好像有一种特别的魔力。
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我曾经是多么的愚蠢和盲目。
也时时刻刻告诉我,我又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
它不是一套房子,它是我女儿沉甸甸的爱,是我后半生最坚实的依靠。
有时候,青青会开玩笑地跟我说:“妈,您可得好好保管着,这可是您唯一的财产了。”
我就会笑着拍她一下:“胡说,我最大的财产,是你和念安。”
她就会抱着我,像小时候一样撒娇。
我知道,我们之间的那个结,已经彻底解开了。
我们都原谅了过去,也拥抱了现在。
前几天,我们一家人回了一趟老街。
那里已经完全变了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我们原来的老屋,那棵老槐树,都消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漂亮的小区花园。
我站在那里,站了很久。
心里没有太多的伤感,反而有一种释然。
过去的一切,就像那被推倒的老屋,虽然留有痕迹,但终究是过去了。
而新的生活,就像眼前这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充满了希望和阳光。
青青走到我身边,握住我的手。
“妈,在想什么呢?”
我摇摇头,笑了。
“没什么。就是觉得,风挺好的。”
是啊,风挺好的。
吹散了过去的尘埃,也吹来了未来的花香。
我这一生,偏心了半辈子,糊涂了半辈子。
幸好,在人生的下半场,我终于活明白了。
家,不是用砖瓦砌成的,而是用爱和理解筑就的。
根,也不是由姓氏决定的,而是由那份血浓于水的牵挂和守护定义的。
我看着身边笑靥如花的女儿,看着远处奔跑嬉戏的外孙,看着那个一直默默支持着我们的女婿。
我知道,我的根,就在这里。
深深地,扎在这片充满爱的土壤里。
再也不会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