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炎夏清欢,岁月温柔
发布时间:2025-07-10 05:33 浏览量:18
最近这天气,出门五分钟,汗流浃背两小时。风扇吹出来的都是热风,朋友圈里全是“空调救命”的哀嚎。手机一翻,满屏都是四十度的高温预警。地铁站里人挤人,像个大蒸笼;树影晃得人眼花,蝉鸣吵得脑仁疼。可就在这酷暑难耐的时候,翻到几篇写夏日的散文,倒是挺有意思,说什么绿荫蝉鸣、岁月静好,心静自然凉。热得发昏时看这些文字,像是突然灌了瓶冰镇汽水,刺啦一声透心凉。
古人没有空调,是怎么熬过夏天的呢?查了资料才知道,宋朝就有冰镇水果,明清富贵人家还会挖冰窖存冰。大户人家的庭院里有水榭穿堂风,老百姓就靠井水湃西瓜解暑。现在读那些文人笔下的“藤椅摇碎斑驳光影”,背后其实是汗水浸透的竹席换了又换。所谓清欢,是把苦夏熬成甜汤的本事。
如今在空调房里刷手机的小年轻,怕是很难懂得顶着烈日耕作的农民,在午休时分,坐在树荫下喝一碗凉白开的滋味。热浪滚滚,谁还顾得上茉莉香不香。但暴雨过后傍晚散步,水泥地上蒸腾的热气中,还真能闻到被太阳晒透的青草味。
路边小摊切开的西瓜红得晃眼,老大爷摇着蒲扇下象棋,汗珠顺着脖子流进背心。这种市井烟火气,比散文里的“薄暮细雨”真实多了。心静未必真的凉快,但燥起来铁定更热。老说夏日时光慢,可真热的时候,每一秒都是煎熬。三十五度高温谈什么“慢品岁月”,外卖小哥头盔里都能倒出水来。
但躲进商场吹冷气时,瞥见窗外晒蔫的树叶突然被风吹翻出银白色的背面,那一刻倒真觉出点诗意。清欢不是硬凹出来的岁月静好,是在热到极致时抓住的片刻喘息——就像儿时偷吃的第一口冰棍,化在手心里粘嗒嗒的甜。
最服气那句“心静神安即是浓荫凉风”。写字楼里敲键盘的白领,流水线上赶工的工人,烈日下指挥交通的警察,谁不是在焦躁中硬扒出一点清凉?树荫下啃煎饼果子的环卫工,脸上沟壑里淌着汗,笑起来却透着舒坦。这清欢不在书页茶盏里,在汗流浃背依然活出劲头的凡人身上。
夏天虐我千百遍,我骂夏天如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