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夏天再热不如心热,一棵红心堪比烈火
发布时间:2025-05-22 13:31 浏览量:3
文/邱晓辉
诗曰:
七律·红心逐梦
夏日骄阳似火流,心潮澎湃意难休。 田间垄上耘希望,案几灯前绘远谋。 浩志盈胸追绮梦,豪情满腑解民忧。 红心一颗燃如焰,照亮乾坤岁月悠。
赏析:首联描绘出夏日酷热的景象,以骄阳似火衬托内心的炽热难平。颔联具体描述了人们在田间劳作、在案前谋划的场景,展现出为梦想努力奋斗的姿态。颈联点明主旨,强调宏大的志向和为民服务的情怀。尾联再次强调红心的炽热,如火焰般照亮乾坤,寓意着这种精神将带来美好悠长的未来。
七律·红心报国
炎炎夏日火云烧,赤胆忠心意气骄。 卫国戍边驱虎豹,兴邦创业斩魔妖。 汗流热土情难改,血沃疆场志未消。 且看中华多俊彦,红心似火映天昭。
赏析:起句渲染了夏日的炎热氛围,为下文引出红心报国的豪情做铺垫。颔联对仗工整,“卫国戍边”与“兴邦创业”分别从军事和建设两方面展现了爱国志士的担当。颈联描绘了他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尾联赞美中华大地人才辈出,红星闪耀,照亮天空,表达了对爱国英雄的崇敬之情。
七律·红心向党
夏日炎威势若狂,红心向党韵悠长。 南湖火种燃千嶂,北阙旌旗耀万邦。 矢志为民谋福祉,倾情筑梦谱华章。 初心不忘燃如火,引领乾坤绽瑞光。
赏析:首联以夏日的炎热突出红心向党的热情持久。颔联回顾历史,“南湖火种”象征着党的诞生,“北阙旌旗”寓意着党的领导下国家的繁荣。颈联阐述了党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筑梦想的使命。尾联强调不忘初心,红心如火焰般引领乾坤,绽放祥瑞之光,表达了对党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祝愿。
七律·红心抗疫
暑气蒸腾热浪高,红心抗疫战魔妖。 白衣逆旅情难改,赤胆仁心志未消。 检测排查寻隐患,隔离救治护同胞。 且看华夏英雄汉,烈火丹心映九霄。
赏析:首句描绘了夏日炎热的环境,为下文抗疫的艰难做衬托。颔联赞美了白衣天使逆行抗疫的坚定决心和仁爱之心。颈联具体描述了抗疫的工作内容,体现了抗疫人员的辛勤付出。尾联歌颂了华夏儿女在抗疫中的英勇表现,红心似火,映照着九霄,表达了对抗疫英雄的赞美之情。
七律·红心支教
夏日炎炎似火烧,红心支教意情饶。 山间校舍传知识,寨里童娃绽笑韶。 粉笔耕耘铺锦绣,讲台守望育琼瑶。 初心不负燃如炬,照亮乡村路远迢。
赏析:首联点明夏日炎热,而支教的热情更胜。颔联描绘了支教老师在山间校舍传授知识,让孩子们绽放笑容的场景。颈联以“粉笔耕耘”和“讲台守望”形象地表现了支教老师的辛勤工作。尾联强调支教老师不忘初心,如火炬般照亮乡村孩子的未来之路。
七律·红心扶贫
夏日骄阳似焰飘,红心扶贫意难消。 田间指导谋发展,村里帮扶解困焦。 产业经营开富路,民生改善架金桥。 且看贫困皆离去,烈火丹心映舜尧。
赏析:首句以夏日骄阳的炽热烘托扶贫工作的热情。颔联描述了扶贫干部在田间和村里的具体帮扶行动。颈联阐述了通过产业经营和改善民生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举措。尾联展望扶贫成果,贫困离去,红心如烈火,映照出美好的景象,表达了对扶贫工作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许。
七律·红心科研
暑气熏蒸日影骄,红心科研志难摇。 实验室里寻真理,数据堆中破寂寥。 探索微观求奥秘,钻研宏宇解逍遥。 且看科技呈新貌,烈火丹心映碧霄。
赏析:首联描绘夏日炎热,科研人员的决心却坚定不移。颔联刻画了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和数据堆中的工作状态。颈联体现了科研工作在微观和宏观领域的探索。尾联展望科技发展的新面貌,红心如烈火,映照碧霄,表达了对科研工作者的赞美和对科技进步的期待。
七律·红心护绿
夏日炎光似火烧,红心护绿热情高。 山林植树添新翠,水岸清污去旧糟。 生态平衡谋福祉,环境改善乐贤豪。 且看大地呈佳景,烈火丹心映舜朝。
赏析:首句渲染夏日炎热,衬托护绿的热情。颔联描述了护绿行动,如植树和清污。颈联强调护绿对生态平衡和环境改善的重要意义。尾联展望大地呈现美好景色,红心如烈火,映照出和谐美好的时代,表达了对护绿工作的肯定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七律·红心守艺
夏日炎炎似火烧,红心守艺韵多娇。 指尖技艺传千古,案上功夫刻万朝。 传统精华承世代,非遗瑰宝耀今朝。 且看文化开新境,烈火丹心映舜韶。
赏析:首联点明夏日炎热,守艺之心炽热。颔联展现了手工艺人指尖的技艺和案上的功夫。颈联强调传承传统精华和保护非遗瑰宝的重要性。尾联展望文化发展的新境界,红心如烈火,映照出美好的时代,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赞美和对文化繁荣的期待。
序言
古诗词中的夏天氛围:炎热之中蕴含的诗意
夏天,阳光灿烂,炎热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氛围。而古诗词中,恰恰能够捕捉到夏天的独特韵味,将人们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古人以巧妙的笔触,用文字描绘出夏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使我们感受到炎热中的凉爽,体验到生活中的美好与哀愁。
在古诗词中,夏天常常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幅鲜明的画卷。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的“白日”、“黄河”等景物,勾勒出夏日的辽阔与壮丽,让人仿佛置身于广阔的自然中。
除了自然景物,夏天还与人们的情感、生活息息相关。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词以夏天的独特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愁思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古诗词中的夏天氛围不仅体现在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上,还通过音乐、饮食等方面展现出来。比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条百战场,无计复何言。”这首诗以夏夜的清凉和孤寂为背景,通过音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向往。
古诗词中的夏天氛围感,不仅是对夏天景色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人生的思考。通过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夏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正是这种独特的夏天氛围,让古诗词在漫长的岁月中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岁月的长河中,古诗词都能够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词中的夏天氛围,感受其中的美妙与哲理。
夏季养心正当时
夏天阳气旺盛,是主生长、壮大的季节,如果对应到五脏六腑的话,心脏就是我们身体里最阳的,正所谓“心属火而喜温”,两者同气相求。所以心脏最适合在夏季来养护。
起居与自然规律相符
夏季宜晚睡早起,并养成午睡的习惯,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午休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
适度运动,少出汗
夏季气温高,出汗量大,中医认为“汗为心液”,再加上皮肤热,血液都在外侧,此时心脏的供血较少,剧烈的运动容易造成出汗量增加太多,容易伤阴。
清淡饮食
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平心静气
夏季心火上冲,容易影响人的心神,导致心神不宁。在夏季能够保持平和的心境和稳定的情绪,则可以起到平息心火的作用。
骄阳似火火云烧,溽暑如笼热未消。
蝉噪枝头声急切,荷蜷池面影零凋。
热风阵阵蒲扇舞,汗雨纷纷凉意遥。
独倚凉榻思流泉,心盼清风把燥撩。
用一句诗词形容夏天有多热,你会用哪句?
夏日渐深,炎热愈烈。
有人摇起了蒲扇,还有人希望夏天快快过去
如果用一句诗词形容“天气很热”,你会用下面哪一句呢?
01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施耐庵《赤日炎炎似火烧》
02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03
执热卧北窗,淋漓汗流注。
——苏辙《和韩宗弼暴雨》
04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
——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05
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
——智生《夏词》
06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杨万里《夏夜追凉》
07
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
——岑参《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08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韦应物《夏花明》
09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柳宗元《夏昼偶作》
1
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
——白居易《残暑招客》
11
啸风兼炽焰,挥汗讶成流。
——司空曙《苦热》
12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
——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1
客行长似病,烦热束四肢。
——姚合《过张邯郸庄》
14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
——朱槔《夜坐池上用简斋韵》
15
暑热炎炎起道途,霆雷一阵出山隅。
——彭汝砺《暑雨》
夏季养心,降心火是关键
《素问·六节藏象》中有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季,白昼长、黑夜短,日照时间长,光线辐射强,热量不易散失。一般平均气温在22℃左右,有时气温甚至可达到39℃以上。故五行中,夏季属火,为一年中阳气最旺之时。
按照五行配五脏的原则,心为火,与夏相通。由于夏季艳阳高照、地热熏蒸,导致人的阳气外浮、阴气暗伏,中医一直强调“春夏养阳”,其原因就出自于此。同样的道理,夏季虽然是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季节,但中医认为不可吃过于寒凉的食物,也不能待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内,以避免损伤体内的阳气。
一.高温会使心率加快,易疲劳。
心为“君主之官”,藏神、主血脉、泌汗液;故夏日火热灼盛,必累及于心。首先“火旺则令人烦”,“烦”指的就是心神不安。因为夏季高温,可使人的神经反射潜伏期延长,运动神经兴奋性降低,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的准确性与协调性减退,机体反应能力迟缓,导致人体困倦嗜睡、心情烦躁、不愿运动、疲乏无力、效率下降、错误率增加。还可能突然情绪失控,如不能自控地哭泣,无缘无故地突然大怒等。而且高温下人的心率会显著加快,甚至每分钟达到100次以上,由于心率加快,导致心输出量剧增,而这种超常规巨大的心脏负荷会让那些心功能偏弱的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难以应付,甚至心力衰竭。
二.夏季宜“晚睡早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由于夏日昼长夜短,阳气盛而阴气弱,这会破坏人原有的作息规律,容易出现睡眠不足,导致心神失养。因此中医认为,此时应顺应自然、顺应天时,调整好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以养心神。
《黄帝内经》中针对夏三月,特别提出了“晚睡早起”的观点,也就是晚些睡觉,以弥补自然界中阴气的不足;天亮即起,以顺应自然界中阳气的充盛。中医认为,四季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夏季中自然界华英成秀,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这时人们应该多到室外活动,宣泄疏通体内的阳气。
中医一直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也就是说,人作为天地中的一分子,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应与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同时,自然又时刻对人体产生各种感应,影响着机体的生命节律、疾病的转归。所以中医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节气时令,因时而异,因地制宜。
四季中,夏属火,通于心,加之心为火脏,两火相逢,最易损伤心血、心神,所以夏季,人们在早晚气温凉爽之时宜动,如外出游泳、林间散步,打打太极拳等,宣泄心火;在子午阴阳转换之际宜静,如听上一段音乐、泡一泡足浴,闭目养神、安然入睡,以交通水火、养心安神。
三.空调风扇别直吹、别总吹
过度出汗会导致人体心阳和心气受损,但在夏季高温时,人如果出汗过少或是无汗,也是不正常的。夏季天气炎热,特别是在外界温度超出体温时,机体就需要通过排汗的方式来散热。《素问·生气通天论》上有记载“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此时若腠理紧闭、合而不开,阳气被遏,无汗可泄,机体就会难以维持正常的热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年老体弱者,很容易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伤及心神,出现中枢神经机能失常,意识混浊、狂躁不安、神志昏迷、全身抽搐、心律失常、脑水肿、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到了夏季,人需要出汗散热以护心神,但要避免大汗淋漓。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先是有了电风扇,之后又有了可以制冷的空调,可以让人们少出汗甚至不出汗。特别是空调,在现代社会已经基本普及,岂不知长期使用空调会导致皮肤温度下降,汗腺分泌减少甚至停止,进而诱发“空调病”。因此,夏天尽量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最后利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候外出散步或是进行适当的活动,长时间呆在办公室的人员每天最少要到户外活动1小时,以确保适量出汗。
四.西瓜爽口,灭心火
炎热的夏季,当你感到口干舌燥的时候,吃上一两块甜美多汁的西瓜,就会立刻感觉到清凉解渴、暑意顿消。研究表明,西瓜的含水量高达96.6%,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瓜氨酸、丙氨酸、精氨酸、葡萄糖、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 C、胡萝卜素等。
西瓜不但是消暑佳品,而且是治病良药,被中医誉为“天然白虎汤”,西瓜性味甘寒,入心、胃、膀胱经,可以“治一切热证”,特别是擅长引领心包之热,从小肠和膀胱下泻而走。西瓜不但能消暑热、解烦渴”,还可以‘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凡是出现发热、口渴、多汗、烦躁、少尿等热证的患者都可吃西瓜。西瓜偏寒凉,所以不适合阳气不足、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食用。
为什么夏天要去心火?
夏天到了,我经常心烦失眠,那么去心火可以缓解这些病症吗?
心火旺,湿气重:千万不要以为天气炎热,我们的身体就会将湿气排出体外。从中医的角度讲,夏季在五行中属火,正好对应我们体内的心脏。在夏天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我们的心火会非常的旺盛。很容易就会出现心烦失眠的症状,甚至还可能会出现中暑症状。
夏天的诗意
夏天的诗意——十首描写夏天的诗词赏析
草木葳蕤的夏天来了。槐阴伯为你推荐十首描写夏天的诗词,意境老美啦!
1.《夏日山中》(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
露顶洒松风。
此诗展现了李白夏日山中的自在洒脱之态。“懒摇白羽扇”,一个“懒”字,尽显悠闲;“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诗人不拘礼法,袒胸露顶,在山林中享受松风,生动地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无拘的生活态度,也体现出其豪放不羁的性格。
2.《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开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绘出夏日山林亭台间,绿树繁茂、树阴浓郁,楼台倒影在池塘中的静谧画面,营造出清幽的氛围。“水晶帘动微风起”,以比喻写帘动,暗示微风拂来,巧妙而灵动。“满架蔷薇一院香”,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让整个画面充满了夏日的生机与芬芳。
3.《夏花明》(唐·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
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
灼灼火俱燃。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先写夏天树木枝条绿叶茂密,再突出红花点缀的鲜艳夺目。“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生动地描绘出正午烈日下,夏花盛开如烈火般绚烂的景象,表现出夏日的热烈和生命的蓬勃。
4.《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
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
山童隔竹敲茶臼。
“南州溽暑醉如酒”,运用比喻写南方夏天的闷热潮湿让人如同醉酒般昏沉,“隐几熟眠开北牖”,写诗人打开北窗,靠着小桌熟睡,展现出夏日午后的慵懒。“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以动衬静,突出夏日午后的寂静,同时也描绘出一幅闲适的生活场景。
5.《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从味觉和视觉角度,写梅子的酸和芭蕉的绿,充满生活情趣。“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写出夏日昼长,诗人午睡后百无聊赖,却被儿童捉柳花的场景吸引,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与喜爱。
槐阴伯啰嗦两句,夏天是没有柳花的,因此杨万里这首诗有可能是AI生成。
6.《幽居初夏》(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前六句写景,“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描绘出诗人居所周围湖山胜景,槐柳成荫,野径通幽,水满鹭飞,蛙声阵阵,竹笋已老,木笔花开,充满生机与野趣。后两句“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由景及情,感慨时光流逝、旧友凋零,表达出孤独寂寞之感。
7.《纳凉》(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描绘出诗人手持拐杖,追寻柳外清凉,在画桥南畔倚靠着胡床的悠闲姿态。“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写明月当空,船笛此起彼伏,风停后池莲散发着悠悠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且惬意的纳凉氛围,表现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享受。
8.《喜晴》(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
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通过描写窗前梅子成熟落蒂,墙下竹笋长成出林,展现出夏日的物候变化。“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平淡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表达出雨后初晴的欣喜和对夏天深深到来的感知。
9.《夏日三首·其一》(宋·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
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
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
直欲樵渔过此生。
前四句“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描写乡村夏日长天里风清日朗,燕雀成长,蝴蝶在花枝上飞舞,屋角蛛网添丝的景象,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以拟人手法写疏帘邀月,虚枕纳溪声,营造出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则流露出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老去的感慨。
10.《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别院深深夏席清”,点明地点是别院深处,“清”字既写席子的凉爽,也营造出清幽的氛围。“石榴开遍透帘明”,写石榴花开,透过帘子都能看到那明艳的色彩。“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描绘出正午时分树阴满地,诗人从梦中醒来,偶尔听到流莺的啼叫,以动衬静,进一步突出夏日的静谧和闲适。
入夏养心,堪比“养命”!这样吃,补心养心,给心脏添动力
春养肝,夏养心。每个季节都有所对应的脏腑。而夏季为心所主,所以夏天是养心的黄金时期。
天气一热,就会催旺心之火;心里有一把火在燃烧,就会引起心中烦燥、失眠,并且心火会耗干心阴,再加上夏天出汗,心阴损伤就更严重了。
那么,夏天应该注意什么?该如何养心呢?
夏裕医生提醒,让心脏崩溃的4件事
1、不正确的喝水方法
当喝水太猛时,会增加心脏、肾脏运输的负担,影响血压、心率。夏季喝冷饮,容易刺激肠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正确做法:每天饮水量应保持在2500毫升左右,喝水时应小口慢饮,一次喝200毫升为宜。避免喝冷饮,温白开水、绿豆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2、空调太凉
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进到低温的空调房,温度的急剧变化,可能会引发血管快速收缩,从而发生心梗。
但也不能不开空调、不吹风扇,特别是老年人,他们对温度感知不明显,可能会出现“隐性中暑”。
正确做法:空调温度应调整为26℃,空调不要24小时开着,不热了就可以先关上,夜间要保持舒适温度以保证良好睡眠。
3.剧烈运动
在夏季进行运动时,不要选择太过激烈的运动,使出汗过多。特别是中老年人,出汗多不仅会使血压降低、心脏负担增加,还容易引发心脏疾病、脑梗的发生。
正确做法:选择清晨或傍晚,在阴凉的地方进行运动。运动方式以走路、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轻度运动为主,微微出汗就可以。
4.冲冷水澡
夏季人出汗较多,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如果突然洗冷水澡,会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特别是中老年人,以及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脏病史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在夏天洗冷水澡,用温水洗澡。
入夏多吃“苦”,多吃“红”
夏季可以适量吃苦味食物和红色的食物。苦味食物可以通心,清心泻火;红色食物,入心补气补血。
吃“苦”:苦瓜、莲子心、苦丁、马齿苋、苦菜(芥菜、苦苋菜、苦麦菜)、苦荞麦等。
吃“红”:红枣、西红柿、红豆、山楂、枸杞、赤小豆、樱桃、李子、红心火龙果、西瓜、红椒、胡萝卜、红米等。
一杯养心茶
荷香茶
准备:荷叶5克、莲子5克、薄荷2克。将莲子先浸泡15分钟,把荷叶莲子一起煮发20分钟,加入薄荷再煮5分钟。
三味都是凉性药材,可以入心,有清暑化湿,养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用来解夏季暑热,解决夏季烦躁失眠的问题。
夏季火热比较旺盛,所以会感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我们应该保持心情平和,静养身心,以降心火。
夏天是养心的好季节,难得的调理好时机,我们可以顺应天时来养生,以保持身体健康。
夏雨情怀
夏雨绵绵落满天,
轻纱曼舞润心田。
雷鸣电闪惊幽梦
风卷云舒换旧颜。
绿树成荫遮烈日,
红花满径映清涟。
闲来把酒吟诗赋,
一曲情怀寄夏间。此诗以“七律”形式,描绘了夏日雨景及由此引发的情怀。首联“夏雨绵绵落满天,轻纱曼舞润心田”直接点题,以“绵绵”形容夏雨之细腻,“轻纱曼舞”则赋予雨丝以柔美之态,仿佛它们在空中轻盈地舞蹈,滋润着人们的心田。颔联“雷鸣电闪惊幽梦,风卷云舒换旧颜”进一步描绘了夏雨带来的动态景象。雷鸣电闪打破了夜的宁静,也惊扰了人们的幽梦;而风卷云舒之间,天空的景象瞬息万变,仿佛大自然在更换着它的容颜。颈联“绿树成荫遮烈日,红花满径映清涟”则转而描写雨后的景致。绿树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茂盛,形成一片片浓荫,为行人遮挡着烈日;而红花则点缀在路旁,与清澈的水面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尾联“闲来把酒吟诗赋,一曲情怀寄夏间”则表达了诗人在夏雨中的闲适与感慨。他闲来无事,便拿起酒杯,吟诗作赋,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这夏日的雨景之中。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夏天意境的诗意名字,活力十足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 宋·范成大
细雨连绵不晓得春天已悄然离去,一朝天晴才恍然大悟夏日已深! 这名字多么富有顿悟之美啊!它不仅体现了感知变化的敏锐,还暗含着专注当下便会错过周围变化的生活哲理;选用"方知夏"作网名,更能彰显一种淡然从容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诉世人: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不为外界纷扰所动。
端时夏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唐·李隆基
端午节来临正值盛夏时节,天气清朗白昼渐长。 取"端时夏"为名,妙在哪?妙在它既有节气之美,又蕴含着美好时光渐长的寓意!这三字组合既典雅又不失活泼,读来顺口而又意境悠远;用作网名时,给人以端正踏实而又充满生机勃勃之感,不正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生活态度的完美写照吗?
孟夏扶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 东晋·陶渊明
初夏时节万物生长,房屋四周树木枝叶茂密舒展。 谁说网名不能诗意又实用?"孟夏扶"三字取自陶渊明笔下的田园诗画,将"孟夏"与"扶疏"巧妙结合,既有夏初生机勃勃之意,又暗含安居乐业、生活悠闲自得的美好向往。用作网名,让人一眼便能感受到东晋隐士那份超然物外的闲适与从容!
新夏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 - 宋·陆游《初夏夜赋》
美好景色迎来崭新夏日,闲人安卧在简陋的草屋中。 新夏二字,多么清新脱俗!它仿佛一把钥匙,开启了每年夏天崭新的可能性。选择"新夏"作为网名,是否也在宣告着你愿意以崭新姿态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像夏天般热情奔放,又如新生般充满希望。这名字简单却蕴含无限生机,短小精悍却能引人无限遐想!
孟夏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初夏时节草木疯长,房前屋后树木枝繁叶茂。 "孟夏"——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称谓!它不仅指向夏季的第一个月,更寓意着万物生长的旺盛时节。难道还有比这更适合形容青春朝气的名字吗?用作网名,既彰显出文化底蕴,又传递着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当你以"孟夏"自称,是否也在无声地告诉世界:我如初夏般充满无限可能与活力?
仲夏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唐·杜甫《夏夜叹》
盛夏时节夜晚太短,只好打开窗户迎接一丝凉意。 "仲夏"——这个名字有着怎样的魅力?它代表着夏天最炽热鼎盛的时期,是一年中阳光最为充沛的日子!作为网名,它既简洁有力又富有诗意,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又透露出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当你在网络世界以"仲夏"为名,不正是在彰显自己如盛夏般热情似火、光芒四射的个性吗?
朱明
霁景朱明早,芳时白昼长 - 唐·白居易
雨后初晴的朱明之季,万物芬芳白天渐长。 朱明二字,古意盎然!你可知道,它是夏天的别称,代表着阳光普照、万物茂盛的季节?取此为网名,何等雅致!既显露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又彰显了如夏日般热情洋溢的性格特点;每当别人唤起这个名字,脑海中便会浮现出那灿烂夏日的景象,阳光、活力、生机,尽在不言中。
快意夏季
“在夏天,我们吃绿豆、桃、樱桃和甜瓜。在各种意义上都漫长且愉快,日子发出声响”,瑞士作家罗伯特·瓦尔泽在他的诗歌《夏天》里欢快地写道。
夏天,总是能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诗意的语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绝美的古诗词中,去感受夏天诗情画意的盛宴。
01
《初夏戏题》
唐·徐夤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初夏的东南风啊,是多么的和暖舒适,拂面而过的时候,就像是妈妈温暖的掌心。
荷花一朵一朵地开了起来,娉娉婷婷如水中的仙子,还有菱角,也长成一片,望一眼就觉得心生清凉。
蔷薇开始飘落,多了几分浪漫和唯美。
绿色的小虫子也学着庄子做起了化蝶的梦。它应该是想像蝴蝶一样,自由自在地在园圃里飞翔吧。
据说,这四句不只是一首诗,而且还是一个谜面,猜的是一种花,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吗?
02
《齐安郡后池绝句》
唐·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夏天的池塘总是绿意盎然,菱角浮萍和碧荷,深深浅浅,重重叠叠,一池碧锦,满目翠绿。
夏天的空中总是莺歌燕舞,黄莺的声音是那么的欢快明媚,百转千回。
它们绕着蔷薇的花枝飞来飞去,嬉笑着,玩耍着,好似无忧无虑。
细蒙蒙的雨丝儿,似有若无地飘啊飘。
池塘里的鸳鸯自由自在地洗着澡,它们的羽毛那么鲜艳,让人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03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骑在黄牛上的牧童,欢快地唱着歌,他的歌声穿过丛林,悠然地回荡。
突然,他不再唱歌了,他把嘴巴紧紧闭上了,他一动不动地站在了那里。
他在想着什么呢?
哦,原来是想要捕蝉,怕把蝉吓跑了啊!
斜阳照麦映金辉,雉鸡栖田时唳飞。
榴花似火蝶过影,布古高歌燕语低。
这正是:
七律·夏荷映日
赤轮似火映荷塘,翠盖田田散郁香。 菡萏娇姿含宿露,蜻蜓妙影舞斜阳。 蝉鸣高树添炎意,蛙鼓清池送晚凉。 诗韵悠悠融暑气,一笺墨梦韵悠长。
赏析:首联描绘出夏日骄阳映照荷塘的场景,“赤轮似火”写出了夏天的炎热,而“翠盖田田散郁香”则展现了荷塘的清新,形成对比。颔联中“菡萏娇姿含宿露”描绘了荷花的娇艳,“蜻蜓妙影舞斜阳”增添了画面的灵动。颈联“蝉鸣高树”更显炎热,“蛙鼓清池”又带来一丝清凉。尾联点明主题,诗韵融入暑气,体现了炎热之中蕴含的诗意。
七律·夏山幽趣
夏日峰峦似火烧,林深树密隐蝉号。 清泉石上潺潺淌,野径花间袅袅飘。 云绕峰巅添画韵,风穿峡谷送凉飙。 炎天亦有幽奇处,笔底诗章意兴饶。
赏析:起句“夏日峰峦似火烧”直接点明夏天山峦的炎热。颔联中“清泉石上潺潺淌”给炎热的山林带来了清凉,“野径花间袅袅飘”描绘了山间小径和花朵的美好。颈联“云绕峰巅”和“风穿峡谷”增添了山林的灵动与清凉。尾联强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山林中也有清幽奇趣,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七律·夏夜纳凉
炎威入夜未曾消,月照轩窗暑气饶。 竹榻闲眠听宿鸟,蒲葵轻摇逐鸣蜩。 星河璀璨遥天映,巷陌氤氲远市嚣。 诗兴因之随夜永,墨香漫卷韵飘飖。
赏析:首联指出夏夜依然炎热,“炎威入夜未曾消”。颔联描绘了夏夜纳凉的情景,“竹榻闲眠”“蒲葵轻摇”,体现出一种闲适。颈联中“星河璀璨”展现出夏夜星空的美丽,“巷陌氤氲”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尾联说明炎热的夏夜激发了诗人的诗兴,让墨香飘散。
七律·夏雨初晴
骤雨初停暑气收,虹霓挂树映高楼。 池边弱柳含珠泪,陌上繁花带露羞。 燕舞风前添画景,蛙鸣雨后韵清幽。 诗心缱绻炎天里,一纸华章韵未休。
赏析:首联写夏雨初停,暑气稍收,“虹霓挂树”增添了雨后的美丽。颔联“池边弱柳含珠泪”和“陌上繁花带露羞”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雨后植物的娇美。颈联“燕舞风前”和“蛙鸣雨后”使画面更加生动。尾联表达了诗人在炎热夏天雨后的诗兴,诗韵悠长。
七律·夏田风光
骄阳似火炙青畴,麦浪翻金穗满丘。 野老扶犁耕暑日,村童戏水闹溪流。 蝉声阵阵催农作,荷影田田伴鹭鸥。 炎夏田原诗意盛,一笺雅韵韵长留。
赏析:首联描绘了夏日田野被骄阳炙烤,麦浪金黄的景象。颔联通过“野老扶犁”和“村童戏水”,展现了不同人群在夏天的活动。颈联“蝉声阵阵”增添了夏天的热闹氛围,“荷影田田”又带来了清新之感。尾联强调夏天田野充满诗意,值得用诗记录。
七律·夏园雅趣
夏日园林似火蒸,榴花似火映轩楹。 蔷薇架下香风绕,芍药丛中彩蝶萦。 翠竹摇风添逸韵,绿蕉滴露润诗情。 炎天亦有园林趣,墨笔轻挥韵自成。
赏析:首联点明夏日园林炎热,“榴花似火”更突出了炎热氛围。颔联描绘了蔷薇架下和芍药丛中的美景,“香风绕”“彩蝶萦”增添了园子的生机。颈联“翠竹摇风”和“绿蕉滴露”带来了清凉和诗意。尾联说明夏天的园林也有雅趣,能让诗人自然地创作出诗篇。
七律·夏溪闲游
夏日溪头暑气浓,波光潋滟映青松。 鱼儿嬉戏清波里,白鹭翩跹翠霭中。 岸芷汀兰添秀色,蝉吟蛙鼓韵无穷。 炎天溪畔寻诗意,一纸清词韵意融。
赏析:首联写出夏日溪头的炎热,而“波光潋滟映青松”又展现了溪景的美丽。颔联描绘了鱼儿和白鹭在溪中的活动,增添了画面的灵动。颈联“岸芷汀兰”描绘了溪边植物的美丽,“蝉吟蛙鼓”使夏天的声音更加丰富。尾联表达了在炎热夏天的溪畔寻找诗意,创作清词的情景。
七律·夏寺禅幽
赤日炎炎照古寺,禅房静谧暑难侵。 香烟袅袅萦佛殿,钟磬声声绕树林。 翠竹修篁添雅韵,白莲清露净尘心。 炎天亦有禅幽处,一卷经诗韵满襟。
赏析:首联将夏天的炎热与古寺的静谧形成对比。颔联“香烟袅袅”和“钟磬声声”营造出古寺的神秘氛围。颈联“翠竹修篁”和“白莲清露”增添了古寺的清幽和纯净。尾联强调在炎热的夏天,古寺是一个能让人寻得禅意,充满诗意的地方。
七律·夏城新景
夏日城隅似火烹,高楼大厦入云横。 车驰巷陌尘烟起,人闹街头暑气盈。 绿树浓荫添雅意,繁花艳蕊映街明。 炎天都市藏诗韵,一阕新词韵有情。
赏析:首联描绘了夏日城市的炎热,“似火烹”形象地写出了炎热程度。颔联“车驰巷陌”和“人闹街头”展现了城市的热闹和炎热。颈联“绿树浓荫”和“繁花艳蕊”为炎热的城市增添了生机和美感。尾联说明即使在炎热的城市中,也蕴含着诗意,能创作出有情韵的新词。
作者简介:邱晓辉,本名邱瑞辉(邱氏族谱上亦是如此书写),曾用名:邱国辉。字文长,号天成。当代非著名诗人,旅行家、美食家。图书馆学研究学者。男,生于一九六〇年,江苏省徐州市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副教授)。研究领域: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新闻与传媒;古籍保护与修复;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高等教育;地方政务信息公开;书目参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