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美好时光永难忘

发布时间:2025-11-16 15:10  浏览量:3

文/邱晓辉

校园旧忆

校园幽径柳丝长,昔日书声绕矮墙。

课上奇思同探讨,林间趣事共分享。

球场逐梦身犹健,湖畔吟诗韵亦香。

岁月如流情未改,美好时光永难忘。

赏析

●首联:“校园幽径柳丝长,昔日书声绕矮墙”,开篇描绘了校园里幽静的小径和随风摇曳的柳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昔日书声绕矮墙”,以听觉形象“书声”和视觉形象“矮墙”相结合,将读者带回到过去校园生活的场景中,勾起人们对往昔的回忆。

●颔联:“课上奇思同探讨,林间趣事共分享”,具体描写了校园生活中的两个场景。课上大家一起探讨新奇的想法,展现了同学们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的精神风貌;林间分享趣事,则体现了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和轻松愉快的氛围。

●颈联:“球场逐梦身犹健,湖畔吟诗韵亦香”,进一步拓展了校园生活的画面。在球场上追逐梦想,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在湖畔吟诗,体现了同学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高雅的情趣。

●尾联:“岁月如流情未改,美好时光永难忘”,点明主题,时光如流水般匆匆逝去,但那份深厚的情谊却始终未变,那些美好的时光永远铭刻在心中,让人难以忘怀。

时光的长河静静流淌,淘洗着记忆的泥沙,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时光,如璀璨星辰,在岁月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令人难以忘怀。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那些美好的时光便如涓涓细流,淌过心田,留下温馨与甜蜜的痕迹。它们或许是童年时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夏日午后,或许是校园里与同窗相伴的青春岁月,又或许是故乡村庄中那份永恒的静谧与纯真。这些时光如同被封存在琥珀中的花瓣,虽岁月流转,却依旧保持着最初的温度与色泽,成为我们生命中永恒的财富。

一、江泥河畔的青春印记

每一个角落,都浸润着浓厚的学风与青春的活力。清晨,伴随着清脆的读铃声,同学们急匆匆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如果你站在操场上,一定会听到从每个教室里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儒雅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例子拆解知识,带着我们在书本里畅游;同学们全神贯注听讲,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每一堂课都过得十分充实又满足。

操场,是我们释放活力的天地。一场又一场篮球赛上演,你追我赶,精彩无比,每天的广播体操时间,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做着娴熟的动作,少年的朝气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夺目。当听到下课铃声时,同学们一涌而出,三五成群地在操场、校园马路上散步,有的聊学习,有的说些趣事,有的追逐打闹,欢笑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全是青春的肆意。

而最热闹是在开饭的时间。铃声一响,同学们一窝蜂地冲出教室,奔向食堂,排着长队,蒸饭热气腾腾,吃得可口开心。那个年代生活条件艰苦,大米少、粗粮多,许多同学带红苕和玉米蒸着吃,没有鲜菜吃,就用泡菜或者豆瓣下饭,吃肉、吃新鲜蔬菜只是一种奢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带一块腊肉放在大米里同时蒸熟,肉香四处飘散,同学们都要记上很久的日子。即使清苦的日子,我们却精神饱满,埋头苦读。

那些为了梦想共同拼搏的日子,虽然充满艰辛,却也无比美好。我们在汗水与泪水中成长,学会了坚持与奋斗,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后来,这些梦真的开了花。同学中有人成了工程师,有的当了老师,有的走上了政府岗位,有的成了国企老总,有的穿上军装保家卫国,都成了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

二、华东平原上的童年乐章

小时候,我跟着姥姥住在老家。村庄的四周绿树丛荫,田野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庄稼。村前村后各有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池塘,岸边种满了大柳树。每到春天,鲜艳的桃花、嫩白的杏花、竞相绽放,把整个村庄装扮得如诗如画。金黄的油菜花,像是大地铺上了金色的地毯。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忙碌地飞舞着,采集着甜蜜的花粉。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在花丛中奔跑嬉戏,感受着春风的轻抚,嗅着花朵的芬芳,追逐着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

夏天,村庄周围的池塘成了我们的乐园。清澈的池水倒映着蓝天白云,荷叶田田,荷花盛开,红的、粉的、白的,争奇斗艳。我们会跳进池塘里捉泥鳅、摸螺蛳,或者摘一片荷叶顶在头上,当作遮阳帽。傍晚时分,大人们会来到池塘边洗衣服、洗菜,而我们则在一旁玩耍,听着大人们的闲聊,感受着那份浓浓的生活气息。

夏天的夜晚,是最让人难忘的。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便会缓缓升起,悬挂在天空中。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仿佛给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轻纱。那时候,我和一群小伙伴们会跟着姥姥一起坐在院子里,一边望着天上的明月和星星,一边听姥姥给我和小伙伴们讲一些古老的故事。姥姥会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一些民间故事。我们总是听不够,总是让姥姥再讲一个,再讲一个。姥姥有时候会乘着月光干一些活,比如纺线,比如剥玉米等等。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啊!

到了秋天田野里的庄稼都成熟了。那时候,我们会跟着大人一起去田里收割庄稼,那时候总是干不完的活,有时候拾柴火,有时候薅草,有时候在农田里收拾庄稼,但是却很开心。有很长时间的晚上,我和孩子们都跑到村子里牛屋旁边的大草堆上,分成两个小队,分别扮演解放军和敌人,互相在大草堆上打仗、做游戏,摸爬滚打,弄得全身都的泥土灰尘,却总是乐此不疲。

冬天的村庄,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过后,整个世界都变得洁白无瑕。我们会在院子里堆雪人,滚两个大大的雪球,分别当作雪人的身体和脑袋,用胡萝卜为它做鼻子,用黑色的石子做眼睛,再给它戴上一顶破旧的帽子和围巾,一个可爱的雪人便跃然眼前。随后,一场激烈的雪仗便会拉开帷幕,雪球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砸在身上,散开成一片片洁白的雪花。大家你追我赶,欢笑声、惊呼声此起彼伏,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浓浓的暖意。

在童年的记忆里,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每当月圆之夜,我们会围坐在院子里,听爷爷奶奶讲故事。爷爷会讲那些古老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神秘的世界里。奶奶则会给我们唱一些古老的童谣,那悠扬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三、记忆深处的生活画卷

岁月是一部纪录片,在脑海中回放着这部片子,相信你也能寻找到许多曾经的美好时光。火热的太阳悬挂在空中,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我、爸爸、妈妈和奶奶顶着烈日,在田间收麦子。我累得腰酸背痛,瘦小的奶奶一定更累吧,但是她不言辛苦,坚持劳作,看着她努力弯腰收麦子的身影,我也咬牙坚持着。麦场上飞扬的尘土、细碎的麦屑和干燥的热风,弄得我灰头土脸。这一天是劳累充实的。傍晚,结束了劳作,我们回到奶奶家,奶奶蹒跚地抱来柴火,在大锅里煮了一锅喷香的大米粥。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喝着大米粥,拉着家常。那大米粥中,既有阳光的味道,也有我们一家人同甘共苦的味道。这一幕,充满温馨。

足球场上,满是黑压压的人群。“加油!加油!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穿着红色球衣的队员在赛场上奋力地奔跑着,那是我们班的足球队员!即使没有上场机会,但作为啦啦队的我们,脸上写满了紧张。有的同学不停地搓手跺脚,有的同学在站台上又蹦又跳,为场上的队员们加油。中场休息,我们纷纷跑到运动员身边,有送水的,有帮擦汗的,还有出谋划策的,大家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下半场比赛开始了,我们的队员像红色的旋风,在绿茵场上飞来飞去。球进了!球进了!我们班的李伟一脚直射,率先破门,获得一分。顿时,球场上掌声雷动,震耳欲聋。

那是一个午后,空中雷声隆隆,闪电刺目,肆虐的狂风狠狠地摇动着窗子,一场暴风雨就要到来了!但考场内,却安静得出奇。同学们或冥思苦想,或奋笔疾书,恶劣的天气怎能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看,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睛;听,那一声声细微的沙沙声。三年的拼搏终于要开花结果了,大家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写满了期待。

四、时光沉淀的永恒芬芳

岁月是一部纪录片,在脑海中回放着这部片子,相信你也能寻找到许多曾经的美好时光。初夏的早晨,阳光早早散落步入阳台。抹一眼惺忪,夹杂着丝丝细碎的零星,放眼全是点染了新色的绿袖子。兀自清欢地摆弄上一身裙衣,我将浅浅地描入清早的自然俗丽。逐空放晴,暖洋洋的明媚微微而笑,剪一段流光,聆听盛开时节美好的期许。默默地,抬首天空,那些年,那一天,那么清晰着你的脸。南轩小窗,花木甚好。这让我想起了家乡那片园林小路,从小石阶一直往下,一坎一坎全是鲜明的绿野。轻轻踏入如冷暖交织的岁月,那些隐藏在季节深处的轮回,逶迤了几度年年岁岁?四季不断,爱在深处,温暖如歌。

回忆追溯式散文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只有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文章中,才能打动读者。在回忆过去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那些曾经的美好和感动,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出来。

当我回忆起童年的时光,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幸福。那些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我怀念那时候的纯真和无邪,怀念那时候的快乐和自由。

细节是散文的灵魂。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回忆中的场景和人物。细节描写要具体、生动,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记得那个夏天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夏天的故事。我和小伙伴们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回忆就像一杯香醇的美酒,越陈越香。它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每当我们打开回忆的瓶盖,那浓郁的香气便会扑面而来,让我们陶醉其中。

五、时光琥珀里的微光

暮色漫进教室,粉笔灰在最后一缕阳光里浮沉,像未竟的梦在打旋。毕业后的教室,黑板上没擦干净的数学公式,像时光留下的潦草签。

当我们学会给思绪别上蝴蝶结,让文字带着体温与呼吸,每一篇散文都会成为写给时光的情书——不必惊天动地,却足够让读者在某个午后,忽然想起自己生命里的细雨与微光。

时光会老,但记忆中的美好不会。 它们如同晨曦中的露珠,夜晚的星光,始终在那里闪烁着微弱而持久的光芒。每当生活陷入困顿,前路变得迷茫,我们便可以回到这记忆的宝库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原来,有些时光从不会老,它封存在江泥河的流水中,藏在我们敬爱的老师的谆谆教诲里,刻在“富顺三中”的校名上。每次想起,我们都还是当年活泼可爱的少年。

童年,是一首悠扬的歌,唱出了我们的欢乐和梦想;童年,是一幅绚丽的画,描绘出我们的天真和无邪;童年,是一本厚厚的书,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和足迹。

那些美好的时光,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它们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与纯真,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无论遭遇多少风雨,都能心怀温暖与希望。即使岁月流转,那份对往昔的眷恋与怀念,也永远不会褪色,始终在心底深处熠熠生辉。

在记忆的星河里,每一段美好时光都是一颗璀璨的星,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生命的星空。纵然时光飞逝,童年远去,青春不再,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如同芬芳四溢的花朵,永远绽放在心灵深处,温暖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当我们学会了回忆,便拥有了永恒的美好。时光会流逝,容颜会老去,但那些珍藏在心底的美好瞬间,却如同陈年老酒,愈久弥香,成为我们生命中永不褪色的风景。

故园春景

故园三月百花香,小径蜿蜒映暖阳。

燕语呢喃穿翠柳,蜂飞忙碌绕群芳。

溪边稚子捉游鲤,树下村翁话岁长。

此景此情皆入画,美好时光永难忘。

赏析

●首联:“故园三月百花香,小径蜿蜒映暖阳”,描绘了故乡三月的春天景象,百花盛开,香气扑鼻,蜿蜒的小径在暖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馨。“百花香”和“暖阳”,从嗅觉和视觉两个角度,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颔联:“燕语呢喃穿翠柳,蜂飞忙碌绕群芳”,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燕子和蜜蜂以人的情感和行为。燕子在翠绿的柳林间呢喃细语,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飞舞,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颈联:“溪边稚子捉游鲤,树下村翁话岁长”,描绘了两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溪边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捉游鱼,充满了童趣;树下的老人们在悠闲地谈论着岁月的沧桑,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

●尾联:“此景此情皆入画,美好时光永难忘”,总结全诗,将眼前的美景和温馨的情感都融入到画卷之中,强调那些美好的时光将永远留在记忆深处,难以磨灭。

鉴赏总结

这两首七律都紧扣“美好时光永难忘”的主题,通过对不同场景的细致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在艺术手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巧妙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意象,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校园生活的纯真与活力,还是故乡春景的宁静与祥和,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唤起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珍惜。

作者简介:邱晓辉,本名邱瑞辉(邱氏族谱上亦是如此书写),曾用名:邱国辉。字文长,号天成。当代非著名诗人,旅行家、美食家。图书馆学研究学者。男,生于一九六〇年,江苏省徐州市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副教授)。研究领域: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新闻与传媒;古籍保护与修复;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高等教育;地方政务信息公开;书目参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