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仁诗选|人们走进七月,像走进了蒸笼

发布时间:2025-07-15 20:51  浏览量:16

最早的井很笨,村人用笨办法打的

不规范,但水很清

一口井容得下全村人搅和

井沿磨亮,井水磨不浑

大桶小桶、木桶铁桶

它都不嫌,都给予满足

有人说,笨办法纯,笨办法真

用笨办法做出来的活儿实在,耐用

后来,井水浑了

爷爷说,泛了浑的井肯定会枯

再后来,就有了爷爷的

背井离乡

七月的风

人们走进七月,像走进了蒸笼

就是走进树荫下

刮来的风也是热的

有人闭门不出

让空调的电量放大

意把七月的风顶回去

让空调把他领进爽凉的世界

在父亲看来

这样的人太不节俭,浪费了电费

父亲说他的办法简单

他在干活的地里,随便舀瓢凉水

就能把热风泼回去

我赞成父亲的土办法

只是不敢走进父亲的大田

只能在自己诗林里再栽下一棵树

让哗哗作响的叶子

过滤掉七月风带来的那部分热

再忆白求恩

——写在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前夕

一个加拿大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他和千千万万中国人一道,走上战场

不带枪的他,带来了一把技艺高超的手术刀

一把刀,把战壕里的断臂接上

把失明的眼睛复明

把流血的伤口堵上

一个个战士死而复生

一条条生命长出了不畏倭寇的血脉

他那孱弱的身躯也在中国大地上

长出了一座功碑

长出了从领袖到每位子民的无限敬仰

80年了,东亚病夫长成了巨人

80年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长出了一株异姓的树,一株白姓的树

80年了,长得苍茂,长得旺盛

长得苍茂,长得旺盛,长得郁郁葱葱

作者:刘树仁,山东宁津人,市作协会员。诗是发现,是创造,每首诗都是在诗人思想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灵芝草。诗稿在《诗刊》《中国诗歌网》《文峰书院》《都市头条》《德州朗诵艺术团》《你在我风景中走过》《诗歌学人》等各级文学网络平台发布或在《山东诗歌》等刊物发表,出版诗集《夕阳拾趣壹》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