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南片的小麦品种:2025年,进入“国审无高感病”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5-07-14 18:18 浏览量:23
黄淮南片的小麦品种,所谓的“高产”是次要的,因为,最最重要的是“抗灾抗减产”——如果一个小麦品种“吹的再邪乎”,但是“高感病”,高感很多病害,结果是:减产大概率、高产小概率。
社会,永远在发展。科技,永远在进步。
黄淮南片,全面淘汰“高感病”较多的小麦品种,已经拉开序幕。
因为,在2025年7月1日农业农村部第924号公告中,最新国审小麦品种153个,其中出现了2个“国审无高感病”的小麦品种:一个是“徐麦DH2”,一个是“洛麦42”,都是来自正规的科研单位(非私营的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
育种单位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为“四系三源杂交”的后代(来源自H35/矮抗58//矮抗58///徐麦2023),即品种具备3个品种的优良基因遗传。
该品种属于“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审定,国审的5大病害抗病鉴定——“无一高感病”(3个中抗、2个中感):中抗条锈病,中抗赤霉病,中抗白粉病,中感叶锈病,中感纹枯病。
同时,该品种还具有以下优点:
1)不晚熟,生育期与“周麦18”相当(因为,晚熟的小麦品种容易因为干热风而减产且容易遭受冰雹)。。
2)株高79.2 厘米,抗倒性较好——符合“较高的株高利于抗病”的科学逻辑。
3)分蘖力较强,穗层厚。
4)熟相较好。
5)国审的“亩产构成三要素”:平均亩穗数42.8 万穗,穗粒数33.5粒、千粒重45.4 克——特别是国审的千粒重在45克以上,证明其根系比较发达。
6)国审的最低容重817 克/升以上。
7)国审的“最低亩产”在539公斤以上——比一些所谓的“矮秆大穗”品种亩增产百斤以上。
8)适期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5 万—22 万,属于“用种少,成穗率高”的品种。
育种单位为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品种来源为矮败不育株/周麦18——国审的对照品种做为育种亲本。
该品种属于“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审定,国审的5大病害抗病鉴定——“无一高感病”(2个中抗、3个中感):中抗赤霉病,中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中感白粉病,中感叶锈病。
同时,该品种还具有以下优点:
1)不晚熟,生育期与对照品种周麦18 熟期相当(因为,晚熟的小麦品种容易因为干热风而减产且容易遭受冰雹)。
2)株高78.8 厘米,抗倒性较好——符合“较高的株高利于抗病”的科学逻辑。
3)分蘖力强,穗层整齐。
4)熟相好。穗纺锤形,
5)审定的“亩产构成三要素”为:平均亩穗数40.5 万穗,穗粒数37.2 粒,千粒重45.6 克。—特别是国审的千粒重在45克以上,证明其根系比较发达。
6)国审的最低容重814 克/升以上。
7)国审的“最低亩产”在555公斤以上——比一些所谓的“矮秆大穗”品种亩增产百斤以上。
8)适期播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6 万—20万,属于“用种少,成穗率高”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