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吃什么?中国太空烤翅封神,欧美破防理由笑掉大牙

发布时间:2025-11-16 16:27  浏览量:4

2025年11月,央视曝光的天宫空间站太空烤翅视频火遍全球。

神舟乘组用特制烤箱烤出滋滋冒油的奥尔良翅,还解锁了黑椒牛排,反观国际空间站只剩营养膏和加热料理包。

这一幕让欧美网友彻底破防,各种奇葩质疑理由层出不穷,实则藏着难以言说的差距。

你发现没,海外网友的反应简直能分成“戏剧两幕”。反中派的各种奇葩理由,看了都让人忍不住想笑。

一部分人抱着视频逐帧“找茬”,一会儿说航天员的手臂运动轨迹不对,一会儿质疑抓握姿势不符合太空常识,最后硬扯出“这是AI合成的”结论,堪称自欺欺人的天花板。

他们宁愿相信人工智能能造出这么逼真的场景,也不愿承认中国航天员真的在太空吃上了烤翅。

另一批人则搬出“科学大旗”装懂行,说太空里根本不能烧烤。他们言之凿凿地表示,烧烤产生的油烟和飞溅的肉汁会污染空间站,万一飘进精密仪器里,直接就会导致设备损坏。

还拿“国际空间站连面包屑都禁止携带”当证据,暗讽挺中派是“没常识的反智主义者”。

更离谱的是“作秀论”支持者,他们吐槽“带鸡骨头上天纯属浪费”。声称航天运输每公斤成本高达数万美金,运毫无用处的鸡骨头上去,就是为了宣传作秀。

还嘴硬说“美国不是做不到,只是不屑于做这种没意义的事”,殊不知真美国人都知道,自己国家才是作秀的“天花板”。

最没底线的是MAGA派,直接开启了辱骂模式。有海外博主只是发了张太空烤翅的截图,就被他们追着骂了十多条。

评论里全是语无伦次的抱怨,反复念叨“这太愚蠢”“简直糟糕透顶”,活生生演示了什么叫“破防到失去理智”。

反观挺中派网友,一边耐心科普一边反向嘲讽,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他们详细解释太空烤箱的黑科技,点明天宫空间站的技术水平早就超过了国际空间站,还调侃“鸡翅飘的不是香味,是美国网友的酸味”。

这场原本的美食分享,最后硬生生变成了中美航天技术的大比拼,连围观的中立网友都纳闷:“明明是顿下饭视频,怎么就成了赢学大赛?”

说句实在话,太空烤翅真不是简单“整活”,背后藏着的全是实打实的硬核科技。

这台被航天员称作“太空炉子”的热风烘烤机,可是九阳团队花了8年时间、做了1000多次实验才搞出来的,累计投入的研发资金就超过2.3亿元,还拿下了37项国家发明专利,堪称人类航天史上的创举。

我跟你讲,在太空做饭,可比在地上难上百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油烟和残渣问题——空间站是密闭环境,任何漂浮的颗粒或有害气体,都可能让昂贵的仪器报废,甚至威胁航天员的健康。

咱们的工程师直接把“抽油烟机”搬进了烤箱里,通过高温催化和多层过滤,油烟净化率高达95%以上,烤出来的残渣也能自动收集,根本不会飘到舱外。

还有个大难题是微重力环境下的加热问题。在地球上,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形成自然对流,烤箱里的食物才能均匀受热。

可到了太空,没有重力的作用,热空气就待在原地不动,热量根本传不开。

2019年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就试过烤饼干,地面上18分钟就能烤熟的东西,在太空烤了两个小时还是夹生,最后只能冻起来带回地球研究。

咱们的解决方案特别“硬核”:既然空气自己不动,就用风扇逼着它动。工程师在烤箱里装了特制风扇,能形成360度热风强制对流,不用翻面就能让食物每个角落都受热均匀。

再加上190℃的精准温控,刚好能触发让肉变香的化学反应,这才有了外焦里嫩、滋滋冒油的太空烤翅,28分钟就能烤熟,比国际空间站烤饼干效率高多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顿太空烧烤更是航天保障的里程碑。咱们的航天食品早就不是以前的水平了,现在食谱已经扩展到190多种,10天之内都能不重样,除了烤翅、牛排,还有烤串、红汤糍粑这些特色美食。

太空菜园也不甘示弱,已经成功培育了生菜、樱桃番茄、红薯等7种植物,累计收获了4.5公斤新鲜果蔬,部分植物还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全周期生长。

更厉害的是,太空水稻都已经培育到第三代,在地面试种还获得了丰收,未来航天员在太空“自产自烤”都不是梦。

对比之下,国际空间站就显得特别寒酸了。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曾经吐槽,舱里的气味就像监狱,混合着垃圾、体味和防腐剂的味道,让人难以忍受。

他们的食谱更是单调到可怜,主食是像牙膏一样的营养膏,还有脱水蔬菜和加热料理包,吃起来没滋没味,只能勉强维持生命体征。

不是他们不想吃新鲜的,是真的没这个技术实力搞太空烹饪。

更讽刺的是,这事儿还撞上了美国的“饥饿危机”。

因为国会没批准新一财年的预算,美国的补充营养援助计划(也就是以前的食品券计划)从11月起就没法全额发放了,只能动用紧急资金发65%的救济金。

全美国有4100万人靠这个计划过日子,相当于每八个人里就有一个要靠食品券吃饭,这个11月也被美国人称作“饥饿的黑色11月”。

一边是太空里滋滋作响的烤翅,一边是地面上愁着没饭吃的民众,也难怪美国网友会破防到跳脚。

太空烤翅从来不是什么作秀,而是中国航天“以人为本”的底气,更是技术硬实力的直接体现。

从以前只能吃预制菜,到现在能现烤鸡翅、牛排,从太空菜园到太空水稻,咱们用满满的烟火气征服了星辰大海。美国网友的破防,本质上是看到了差距却不愿承认。

航天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技术竞赛,更是民生温度的延伸——能让航天员在太空吃上热乎饭,这份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就是中国航天最动人的地方。

未来咱们还会解锁更多太空美食,这份星辰大海里的烟火气,只会越来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