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相亲角,当地阿姨劝我:&
发布时间:2025-11-16 03:19 浏览量:2
第一章 带着十万块,我去了越南相亲
二零二一年的秋天,湖南娄底的雨下得黏腻,把巷子里的青石板泡得发滑。我蹲在自家小卖部的门槛上,看着对面邻居家的儿子娶媳妇,迎亲的鞭炮炸得震天响,红绸子挂满了半条街,心里头像被雨水泡过的棉絮,沉得发闷。
我叫陈阳,那年三十三岁,个子一米七五,不算矮,长相普通,扔在人堆里找不着。家里开着个十平米的小卖部,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前年父亲摔断了腿,干不了重活,小卖部的生意全靠母亲撑着。就这条件,在娄底老家,想找个愿意结婚的姑娘,比登天还难。
前几年也相过几次亲,姑娘们一听说我家的情况,不是借口有事走了,就是说“再考虑考虑”,之后就没了下文。有一次,媒人给我介绍了个离异带娃的姑娘,我以为有戏,特意买了两条芙蓉王,结果姑娘见面就问:“你在县城有房吗?彩礼能给二十万不?”我低着头说没有,姑娘当场就站起来走了,媒人叹了口气说:“陈阳,不是我不帮你,现在的姑娘都现实,你这条件,在国内难啊。”
这话像根针,扎得我心里疼。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起年初去广州打工时,认识的老乡王哥说的话。王哥是娄底双峰的,比我大五岁,前年去了越南,说是花了五万块就找了个越南媳妇,长得漂亮,还勤快,去年带回来的时候,老乡们都去看,羡慕得不行。王哥说:“陈阳,你要是在国内实在找不着,就去越南试试,那边彩礼低,姑娘也老实,十万块能把婚结了,还能开个小生意。”
那时候我没当回事,总觉得跨国相亲不靠谱,怕被骗。可现在,看着别人家的热闹,再想想自己的处境,心里的念头就像野草一样疯长。我跟父母说了想法,母亲一开始不同意,抹着眼泪说:“越南那么远,万一你被骗了咋办?万一姑娘跑了咋办?”父亲坐在轮椅上,抽着旱烟,沉默了半天说:“去试试吧,总比打一辈子光棍强。要是真能找个靠谱的,好好过日子,就行。”
就这样,我开始准备去越南的事。我把小卖部盘给了邻居,凑了八万多块,加上家里的积蓄,一共十万块,装在一个黑色的帆布包里,贴身放着。王哥在越南胡志明市,他说可以帮我联系住宿,还说胡志明市的相亲角很热闹,让我直接过去找他。
十月中旬,我坐上了从长沙飞往胡志明市的飞机。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也是第一次出国,心里又紧张又期待。飞机上,我看着窗外的云,想着要是真能找到个媳妇,就把她带回来,好好过日子,让父母放心。可又忍不住担心,万一像别人说的那样,被中介骗了钱,姑娘也跑了,那我这十万块就打了水漂,父母也会失望。
下了飞机,胡志明市的热浪扑面而来,比娄底的夏天还热,空气里飘着一股香料和海鲜的味道。王哥骑着一辆摩托车来接我,他穿着花衬衫,皮肤晒得黝黑,笑着拍我的肩膀:“陈阳,可算把你盼来了!走,我带你去住的地方,明天就带你去相亲角。”
王哥给我找的住宿,是在胡志明市第五郡,这里是华人聚居区,街上到处都是中文招牌,卖米粉的、开超市的、做五金生意的,大多是中国人,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住的地方是个小单间,带个独立卫生间,一个月租金两百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六百多块,不算贵。
晚上,王哥请我吃越南米粉,在一家路边摊,塑料桌子塑料椅子,风扇吹着热风。王哥一边给我加柠檬,一边说:“陈阳,明天带你去的相亲角,在滨城市场附近,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有中介,也有当地的姑娘和家长。你记住,别轻易相信中介说的话,他们大多是为了赚介绍费,有的姑娘是被中介忽悠来的,不是真心想结婚。”
我点了点头,问:“王哥,你当初找媳妇,也是在相亲角找的吗?”
王哥笑了笑:“我一开始也是在相亲角找,遇到好几个姑娘,一见面就问我有没有钱,在越南有没有房子,我觉得不靠谱。后来我在第五郡开了个小超市,我媳妇当时在我超市旁边卖水果,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她不是为了钱,就是觉得我人老实,能好好过日子。”
我心里一动:“那要是不通过中介,自己找,能找到吗?”
“能是能,就是慢,而且你语言不通,不方便。”王哥说,“明天先去相亲角看看,了解了解情况,要是遇到靠谱的,就聊聊;要是遇到不靠谱的,也别上当。记住,钱要攥紧,别轻易给人。”
那天晚上,我在小单间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街道很热闹,摩托车的声音、小贩的叫卖声,直到后半夜才安静下来。我摸着贴身的帆布包,里面的十万块是我和父母的全部希望,我不能输。
第二天早上六点,王哥就来叫我了。我们骑着摩托车,往滨城市场去。路上,王哥跟我说:“滨城市场附近的相亲角,其实就是几条巷子,每天早上六点到十点,很多当地的阿姨带着姑娘来,也有中国来的相亲男,中介在中间撮合,介绍成一对,收男方一万到两万块介绍费。”
到了相亲角,果然很热闹。巷子两边摆满了小板凳,坐着很多阿姨,有的手里拿着姑娘的照片,有的身边站着年轻姑娘,大多二十岁左右,穿着朴素的衣服,低着头,不太说话。还有几个中介,手里拿着厚厚的照片,看到我们这样的中国人,就赶紧凑上来:“老板,要不要找越南媳妇?漂亮又勤快,彩礼只要三万块!”
王哥拉了我一把,示意我别理他们。我们沿着巷子走,时不时有阿姨主动跟我们搭话,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问:“老板,是来相亲的吗?我有个女儿,二十一岁,长得很漂亮,愿意嫁去中国。”
我心里有点紧张,不知道该说什么,王哥帮我回应:“阿姨,你女儿呢?我们想看看人,聊聊情况。”
有个阿姨站起来,拉过身边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姑娘,姑娘看起来很害羞,低着头,不敢看我们。阿姨说:“这是我女儿,叫黎氏梅。老板,你在国内有房子吗?彩礼能给多少?要是结婚,你能在越南给她买条金项链吗?”
我刚想说话,王哥就抢先说:“阿姨,我们先聊聊,彩礼和房子的事,等熟悉了再说。你女儿愿意嫁去中国吗?愿意照顾老人吗?”
阿姨笑了笑:“愿意愿意,我女儿很勤快,会做家务,会做饭,嫁去中国肯定能好好照顾公婆。就是老板你得有诚意,彩礼至少要五万块,还要给我女儿买金首饰。”
我心里有点不舒服,刚见面就提这么多要求,感觉不是真心想结婚,而是为了钱。王哥拉了我一下,我们跟阿姨说了声“再看看”,就往前走了。
走了没几步,又有一个中介凑上来,手里拿着一沓照片:“老板,你看这个,十九岁,高中生;这个二十岁,在工厂上班;这个二十二岁,长得最漂亮,彩礼只要四万!”
我接过照片,照片上的姑娘都笑得很灿烂,看起来很年轻。中介说:“老板,这些姑娘都是真心想嫁去中国的,你看中哪个,我马上给你联系,今天就能见面,见面满意了,交一万块定金,我帮你办手续,半个月就能结婚!”
王哥问:“这些姑娘的情况都是真的吗?有没有结婚的?有没有骗钱的?”
中介拍着胸脯说:“老板,你放心,我做这行五年了,从来没骗过⼈!这些姑娘的身份证、户口本我都看过,都是单身,真心想结婚的。要是你结婚后,姑娘跑了,我全额退款!”
我心里有点动摇,觉得中介说的挺靠谱,可又想起王哥昨天说的话,不敢轻易相信。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灰色上衣的阿姨走了过来,拉了我一把,用流利的中文说:“小伙子,别听他的,他是骗子!”
我愣了一下,中介脸色一变:“你别胡说八道!我怎么是骗子了?”
阿姨瞪了中介一眼:“你去年介绍给那个中国小伙子的姑娘,不是结婚三天就跑了吗?小伙子找你要定金,你还不是躲着不见?”
中介气得脸通红,骂了几句越南话,就拿着照片走了。阿姨看着我,叹了口气说:“小伙子,我是土生土长的胡志明人,嫁的是中国老公,在这里住了三十年了。我劝你,别找越南女孩,她们大多只想要你的钱。”
我心里咯噔一下,问:“阿姨,真的吗?所有越南女孩都是这样吗?”
阿姨摇了摇头:“也不是所有,但很多都是。你看这些相亲角的姑娘,大多是农村来的,家里穷,中介跟她们说,嫁去中国能赚很多钱,能给家里盖房子,所以她们才来相亲的。你要是给了彩礼,买了金首饰,结婚后她们可能就跑了,你找都找不到。”
王哥在旁边说:“阿姨,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去年找的媳妇,也是越南的,她就很老实,没跑啊。”
阿姨笑了笑:“那你是运气好。我邻居家的女儿,前年嫁去中国广西,男方给了六万彩礼,买了金项链金戒指,结果结婚不到一个月,姑娘就偷偷跑回越南了,说是男方家里太穷,住不习惯。男方来找,邻居家说不知道姑娘去哪了,男方只能认栽。”
我心里凉了半截,看着相亲角里来来往往的人,有的在讨价还价,有的在看照片,有的在互相打量,突然觉得很陌生。我带着十万块,带着父母的希望来越南相亲,可现在,却被告知“别找越南女孩,她们只想要你的钱”,心里又失望又迷茫。
阿姨看着我失落的样子,说:“小伙子,我不是故意打击你,我是怕你被骗。你要是真想来越南找媳妇,别来相亲角,别找中介。你可以在这里找份工作,慢慢接触当地的女孩,了解她们的为人,真心换真心,才能找到靠谱的。要是只想着靠彩礼、靠中介,肯定会被骗。”
我点了点头,心里慢慢清醒过来。阿姨说的对,相亲角里的姑娘,大多是被中介包装过的,她们的目的可能不是结婚,而是钱。我不能因为着急,就轻易上当,那十万块是我和父母的全部希望,我得谨慎。
那天早上,我和王哥没有在相亲角找姑娘,而是跟着阿姨,在附近的巷子里逛了逛。阿姨跟我说了很多越南的习俗,比如越南女孩大多很勤快,重视家庭,但是也很在意男方的诚意,不是看男方有多少钱,而是看男方是不是真心对她好。阿姨还说,要是我想在胡志明市找工作,可以开个小超市或者小餐馆,这里华人多,生意好做,也能接触到很多当地的女孩。
中午,阿姨请我们吃了越南春卷,是她自己做的,蘸着鱼露,味道很特别。吃饭的时候,阿姨说:“小伙子,你要是信我,就别着急相亲,先在这里安定下来。我认识很多当地的华人,也认识很多靠谱的越南女孩,等你熟悉了这里的生活,我再帮你介绍。”
我心里很感动,握着阿姨的手说:“阿姨,谢谢你,我信你。我不想被中介骗,也不想找只看重钱的女孩,我想找个真心过日子的。”
阿姨笑了笑:“这就对了。婚姻不是交易,不是靠钱就能买来的。不管是中国女孩还是越南女孩,只要真心对你好,愿意和你一起奋斗,就是好女孩。”
那天下午,我和王哥回到了第五郡。王哥说:“陈阳,那个阿姨说的很对,你要是想在胡志明市开超市,我可以帮你找门面,我认识很多房东,能便宜点。”
我想了想,觉得王哥的提议不错。开个小超市,既能赚钱,又能安定下来,还能接触到当地的女孩,比在相亲角里被中介忽悠强。我跟王哥说:“王哥,那就麻烦你了,帮我找个门面,我想尽快把超市开起来。”
王哥拍了拍我的肩膀:“放心,包在我身上!等你超市开起来,慢慢接触,肯定能找到靠谱的媳妇。”
那天晚上,我躺在小单间里,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不再像之前那样迷茫了。虽然当地阿姨劝我“别找越南女孩,她们只想要你的钱”,但我知道,不是所有越南女孩都是这样的。就像阿姨说的,真心换真心,只要我真心对待别人,肯定能找到愿意和我一起过日子的女孩。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忙着找门面、装修、进货。王哥帮我找了个门面,在第五郡的一条小街上,旁边是居民区,还有几个工厂,人流量很大,租金一个月五百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一千五百多块。我拿出三万块,用来装修和进货,剩下的七万多块,留着当备用金和彩礼。
装修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语言不通,跟装修工人沟通不了,只能靠王哥翻译;进货的时候,不知道哪里的货源便宜,只能跟着王哥去批发市场,一家一家问价格;超市的营业执照,需要办很多手续,跑了很多部门,才终于办下来。
虽然很累,但我心里很踏实。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去批发市场进货,然后回到超市整理货物,晚上十点关门,一天忙得脚不沾地。有时候累得不想动,就在超市的角落里歇一会儿,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心里想着,等超市生意稳定了,就能慢慢找媳妇了。
就这样,我的小超市在十一月初开业了,取名叫“向阳超市”,寓意着向着阳光,越来越好。开业那天,王哥和他媳妇来了,还有几个在附近做生意的华人老乡,也来捧场,放了鞭炮,送了花篮,虽然简单,但很热闹。
王哥的媳妇给我带来了一碗越南米粉,笑着说:“陈阳哥,祝你超市开业大吉!以后生意肯定越来越好!”
我接过米粉,心里暖暖的:“谢谢你,弟妹。以后还要麻烦你和王哥多照顾。”
王哥笑着说:“都是老乡,互相照顾是应该的。你超市开起来了,以后有机会,我带你认识认识附近的女孩,都是靠谱的。”
我点了点头,心里充满了希望。我知道,在越南相亲的路,可能会很漫长,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不会放弃。我相信,只要我真心对待别人,努力奋斗,肯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第二章 超市门口的水果摊,遇见阮氏青
“向阳超市”开业后,生意比我预想的要好。第五郡是华人聚居区,附近的居民大多是中国人,也有不少越南人,他们喜欢来我的超市买东西,因为我卖的东西齐全,价格也实惠。每天早上,我会进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还有中国的零食、调料,很多华人老乡都来我这里买,说能买到家乡的味道。
超市门口的那条街,很热闹。左边是一家越南米粉店,右边是一家五金店,斜对面是一个水果摊,摊主是个越南女孩,每天早上八点就来摆摊,晚上六点收摊。我每天开门的时候,都能看到她在摆水果,穿着简单的蓝色工装裤,白色T恤,头发扎成一个马尾,皮肤晒得有点黑,但眼睛很大,很亮。
一开始,我们没怎么说话。我不懂越南语,她不懂中文,每次她来超市买东西,比如矿泉水、纸巾,都是用手比划,或者指着货架上的东西,我给她找出来,她付钱,然后笑着说一句“谢谢”,就走了。
有一次,早上我去批发市场进货,回来的时候,遇到了下雨。越南的雨下得又大又急,我骑着摩托车,身上都湿透了,还带着一筐新鲜的苹果,担心苹果被雨泡坏,就赶紧往超市赶。到了超市门口,我刚想把苹果搬下来,就看到那个越南女孩拿着一把大伞,跑了过来,帮我挡雨。
她一边帮我搬苹果,一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老板,雨大,快进去。”
我心里一暖,说:“谢谢你,姑娘。”
她笑了笑,没说话,帮我把苹果搬到超市里,又用抹布帮我擦了擦苹果上的雨水。我看着她,说:“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她愣了一下,然后用手指在桌子上写了几个越南字,又用中文说:“我叫阮氏青。”
“阮氏青,很好听的名字。”我说,“我叫陈阳,是这家超市的老板。”
她点了点头,笑着说:“陈阳老板,你好。”
从那以后,我们就熟悉了起来。每天早上,她来摆摊的时候,会主动跟我打招呼:“陈阳老板,早上好。”我也会跟她说:“早上好,阮氏青。”有时候,她的水果卖不完,会送我几个芒果或者香蕉;有时候,我超市里的蔬菜新鲜,也会送她一把青菜。
有一次,我在超市里算账,遇到了难题。越南盾的面额很大,一万、五万、十万、五十万、一百万,我总是算不清楚,越算越乱,急得满头大汗。阮氏青正好来超市买矿泉水,看到我着急的样子,就走了过来,问:“陈阳老板,你怎么了?”
我说:“我算不清楚账,越南盾的面额太大了。”
她笑了笑,说:“我帮你算。”
然后,她坐在我旁边,拿起账本,一边看,一边用计算器算,很快就帮我算清楚了。我看着她熟练的样子,说:“阮氏青,你真厉害,还会算账。”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以前在工厂里做过会计,会算账。后来妈妈生病了,需要人照顾,我就辞了工作,来这里摆水果摊。”
我心里一动,问:“你妈妈生病了?严重吗?”
她低下头,说:“妈妈得了胃病,经常疼,需要吃药,还要去医院检查。弟弟还在上学,家里的开销很大,所以我要努力赚钱。”
我看着她,心里有点心疼。她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左右,却要承担起家里的重担,每天早出晚归地摆水果摊,真不容易。我说:“阮氏青,你要是有困难,就跟我说,我能帮的一定帮。”
她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说:“谢谢你,陈阳老板。你已经很好了,经常送我青菜,还跟我打招呼。”
从那以后,我经常跟阮氏青聊天。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能用手比划,能用简单的中文和越南语交流,有时候还会用手机翻译软件。我知道了她的家在胡志明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家里有父母和一个弟弟,父亲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母亲生病后,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她身上。她初中毕业后,就去了工厂打工,后来为了照顾母亲,才回来摆水果摊。
我也跟她说了我的情况,说我来自中国湖南,家里有父母,父亲摔断了腿,母亲开小卖部,我在国内找不到媳妇,所以来越南相亲,现在开了这家超市,想找个真心过日子的女孩。
阮氏青听了,说:“陈阳老板,你是个好人,肯定能找到好女孩的。”
我说:“以前我去相亲角,有个阿姨劝我,别找越南女孩,她们只想要我的钱。你说,是不是很多越南女孩都是这样?”
阮氏青低下头,沉默了半天,说:“有的女孩是这样的。她们家里穷,想通过结婚改变命运,所以会要很多彩礼。但不是所有越南女孩都是这样的。我觉得,结婚是为了一起过日子,不是为了钱。只要男方真心对我好,愿意和我一起照顾家人,就算没有很多钱,我也愿意。”
我看着她,心里很感动。她说的话,很朴实,却很真诚。我知道,她不是那种只看重钱的女孩,她是真心想找个能一起过日子的人。
有一次,晚上我关超市门的时候,看到阮氏青还在摆摊,旁边围着几个小混混,在跟她纠缠。小混混们用越南语说着什么,阮氏青低着头,很害怕的样子。我赶紧跑过去,挡在阮氏青面前,对小混混们说:“你们想干什么?”
小混混们看了看我,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关你什么事?这是我们和她的事。”
我说:“她是我的朋友,你们别欺负她。”
小混混们笑了笑,说:“你是中国人?敢管我们的事?”
就在这时,王哥骑着摩托车过来了。他看到这边的情况,赶紧停下来,骂了几句越南语。小混混们看到王哥,脸色一变,赶紧走了。
王哥看着我,说:“陈阳,你没事吧?这些小混混经常在这一带欺负摆摊的,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别自己上,给我打电话。”
我说:“我没事,谢谢你,王哥。阮氏青,你没事吧?”
阮氏青摇了摇头,眼泪掉了下来:“谢谢你,陈阳老板,谢谢你,王哥。”
我帮她收拾好水果摊,说:“阮氏青,以后晚上别摆这么晚了,太危险了。要是遇到小混混,就给我打电话,我就在旁边。”
她点了点头,说:“嗯,谢谢你,陈阳老板。”
那天晚上,我送阮氏青回家。她的家在一个小巷子里,房子很旧,是用木头和铁皮盖的。走进屋里,看到一个中年妇女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应该是她的妈妈。还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写作业,应该是她的弟弟。
阮氏青的妈妈看到我们,挣扎着想要起来,阮氏青赶紧走过去,扶着她,用越南语说了几句。她的妈妈看着我,笑了笑,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谢谢你,老板,救了我的女儿。”
我说:“阿姨,不用谢,阮氏青是我的朋友,我应该帮她。”
阮氏青给我倒了一杯水,说:“陈阳老板,你坐。”
我坐在椅子上,看着屋里的环境,心里很不是滋味。房子很小,只有两个房间,一个房间是她妈妈和弟弟住,另一个房间是她住,家具很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个柜子。但屋里很干净,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看得出来,阮氏青是个很勤快的女孩。
阮氏青的弟弟看到我,很害羞地说:“中国老板,你好。”
我说:“你好,小朋友,你在上初中吗?”
他点了点头,说:“是的,我在上初三,明年就要考高中了。”
阮氏青说:“弟弟很聪明,学习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第一名。我想让他考上好的高中,以后上大学,找份好工作,不用像我一样,摆摊赚钱。”
我看着阮氏青,说:“你弟弟肯定能考上好高中的。要是以后他上学需要钱,你跟我说,我能帮的一定帮。”
阮氏青的妈妈听了,眼里含着眼泪,说:“老板,你是个好人。我们家穷,给不了你什么,要是你不嫌弃,以后常来家里吃饭。”
我说:“阿姨,不用客气,我以后会常来看看你们的。”
从那以后,我经常去阮氏青家做客。有时候,我会带一些水果和营养品给她的妈妈;有时候,我会帮她的弟弟辅导功课(虽然我中文好,越南语不好,但可以用手机翻译);有时候,我会和她们一起吃饭,阮氏青做的越南菜很好吃,比如越南米粉、春卷、炸春卷,虽然简单,但很可口。
阮氏青的妈妈很喜欢我,经常跟我说:“陈阳老板,你是个老实人,又勤快,要是你不嫌弃我们家青儿,我希望你能娶她。青儿很勤快,很懂事,会好好照顾你,照顾你的父母。”
每次听到这话,我心里都很激动,但又有点犹豫。我怕阮氏青是因为家里穷,才愿意嫁给我;我怕她是为了钱,才对我好。我想起了相亲角那个阿姨的话,心里又有点担心。
有一次,我跟王哥说了我的想法。王哥说:“陈阳,你傻啊?阮氏青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她要是为了钱,早就跟你要彩礼了,早就跟你要金首饰了。可她没有,她只是真心对你好,真心想和你一起过日子。你别想太多,要是你喜欢她,就跟她表白。”
我想了想,觉得王哥说的对。阮氏青跟我认识这么久,从来没有跟我提过钱,从来没有跟我要过东西,她只是默默地对我好,帮我算账,帮我照顾超市,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主动帮我。她不是为了钱,而是真心对我好。
那天晚上,我关了超市门,去了阮氏青的水果摊。她正在收拾水果,我走过去,说:“阮氏青,我有话跟你说。”
她愣了一下,说:“陈阳老板,你说吧。”
我深吸一口气,说:“阮氏青,我喜欢你。我知道,我家里条件不好,在国内找不到媳妇,才来越南的。但我会努力赚钱,我会对你好,对你的妈妈和弟弟好。你愿意嫁给我吗?”
阮氏青愣住了,手里的水果掉在了地上。她看着我,眼睛里含着眼泪,半天没说话。我心里很紧张,以为她不愿意,赶紧说:“阮氏青,你要是不愿意,没关系,我们还是朋友。”
就在这时,她点了点头,哭着说:“我愿意,陈阳老板,我愿意嫁给你。”
我心里一下子乐开了花,赶紧走过去,抱住了她。她在我怀里,哭得很伤心,也很开心。我说:“阮氏青,以后我会好好对你,我会努力赚钱,给你和你的家人更好的生活。”
她点了点头,说:“陈阳,我不要很多钱,我只要你真心对我好,只要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就好。”
那天晚上,我送阮氏青回家,跟她的妈妈说了我们的事。她的妈妈很高兴,拉着我的手说:“陈阳,谢谢你,谢谢你愿意娶我们家青儿。以后,你就是我的儿子了。”
我看着她们一家人,心里很温暖。我知道,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虽然我在越南相亲角遇到了很多不靠谱的人,虽然有阿姨劝我“别找越南女孩,她们只想要你的钱”,但我很幸运,遇到了阮氏青,遇到了一个真心对我好、愿意和我一起过日子的女孩。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开始准备结婚的事。按照越南的习俗,结婚前,男方要去女方家提亲,要带一些礼物,比如酒、肉、水果、糖果,还要给女方的父母一些彩礼。我跟阮氏青商量,彩礼给五万块人民币,她说:“陈阳,不用给这么多,两万块就够了。我妈妈说,彩礼只是意思一下,不是为了钱。”
我说:“不行,五万块是我的心意,我要让你和你的家人知道,我是真心想娶你,我会对你好。”
她拗不过我,只好同意了。提亲那天,我带着五万块彩礼,还有很多礼物,去了阮氏青家。她的亲戚们都来了,坐了满满一屋子。她的爸爸也从外地赶回来了,是个老实本分的男人,看着我,说:“陈阳,我女儿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对她。”
我说:“叔叔,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对阮氏青,我会把她当成宝一样疼。”
亲戚们都笑了,说我是个老实人,阮氏青嫁对人了。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吃了饭,喝了酒,聊了很多,很热闹。
结婚的日子定在二零二二年的春节,因为春节是中国和越南都很重视的节日,寓意着团圆和幸福。为了准备婚礼,我和阮氏青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在第五郡的一家中餐馆订了酒席,邀请了王哥、那个劝我的阿姨、还有很多在附近做生意的华人老乡和越南亲戚。
阮氏青的婚纱是在胡志明市的一家服装店买的,很简单,却很漂亮。她穿上婚纱的那一刻,我看着她,眼睛都看直了。她说:“陈阳,我好看吗?”
我说:“好看,你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孩。”
她笑了笑,靠在我的怀里,说:“陈阳,能遇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我说:“阮氏青,能遇到你,也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婚礼那天,很热闹。中餐馆里挂满了红绸子和气球,亲戚们和老乡们都来了,送上了祝福。王哥作为我的伴郎,忙前忙后;那个劝我的阿姨,给阮氏青送了一条越南传统的丝巾,说:“青儿,你是个好女孩,陈阳是个好男人,你们一定要好好过日子。以前我劝陈阳别找越南女孩,是我有偏见,现在看到你们,我知道我错了。”
阮氏青接过丝巾,说:“阿姨,谢谢你,我会和陈阳好好过日子的。”
婚礼上,我牵着阮氏青的手,走上台,对着亲戚们和老乡们说:“我以前在越南相亲角,遇到过很多不靠谱的人,有阿姨劝我,别找越南女孩,她们只想要我的钱。但我很幸运,遇到了阮氏青。她不是为了钱,而是真心对我好。我想告诉大家,不管是中国女孩还是越南女孩,只要真心相待,就能找到幸福。以后,我会和阮氏青一起,好好经营我们的小家,好好照顾我们的父母,好好生活。”
台下的人都为我们鼓掌,掌声雷动。阮氏青看着我,眼里含着幸福的眼泪。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的人生将翻开新的篇章,我不再是孤单一人,我有了妻子,有了家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第三章 彩礼风波:偏见与信任的考验
结婚后,我和阮氏青住在了一起,就在超市旁边的一个两居室里,是我租的,一个月租金八百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两千四百多块。房子不大,但很温馨,我们一起布置了房间,贴了婚纱照,买了新的家具,把这里当成了我们的小家。
阮氏青每天早上还是会去摆水果摊,下午收摊后,就会来超市帮我干活,整理货物、接待客人、算账,我们一起忙到晚上十点,然后一起回家,一起做饭、一起看电视、一起聊天,日子过得很踏实,也很幸福。
春节过后,我想着把阮氏青带回中国老家,让父母看看她,也让她熟悉一下中国的生活。阮氏青很开心,说:“陈阳,我早就想去中国看看了,想去看看你的父母,想去看看你长大的地方。”
我们开始准备回国的东西,给父母买了越南的特产,比如越南咖啡、越南腰果、越南丝绸,给邻居们也买了一些小礼物。王哥和他媳妇也来送我们,王哥说:“陈阳,回到家,好好跟你父母说说青儿的情况,别让他们担心。要是有什么困难,给我打电话。”
我说:“放心吧,王哥,谢谢你这些日子的照顾。”
阮氏青也说:“王哥,王嫂,谢谢你们,等我们回来,再来看你们。”
就这样,我们坐上了从胡志明市飞往长沙的飞机,然后转火车回娄底老家。一路上,阮氏青很兴奋,不停地问我:“陈阳,你老家是什么样子的?你父母会不会喜欢我?”
我说:“我老家是个小县城,有很多山,空气很好。我父母都是老实人,他们肯定会喜欢你的。”
回到老家,父母早就在火车站等我们了。父亲坐在轮椅上,母亲站在旁边,看到我们,母亲赶紧跑过来,拉住阮氏青的手,笑着说:“这就是青儿吧?真漂亮,比照片上还漂亮。”
阮氏青有点害羞,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叔叔,阿姨,你们好。”
父亲笑着说:“好,好,回来就好。走,我们回家。”
回家的路上,邻居们都围过来看,七嘴八舌地问:“陈阳,这就是你在越南找的媳妇啊?真漂亮!”“陈阳,越南媳妇要不要彩礼啊?花了多少钱啊?”“陈阳,你可别被骗了,听说越南媳妇都很容易跑的。”
听到这些话,阮氏青的脸色有点不好看,我赶紧说:“大家别瞎说,青儿不是那样的人,她是真心想跟我过日子的。”
回到家,母亲给我们做了一桌子菜,都是我爱吃的,比如辣椒炒肉、红烧肉、清蒸鱼。阮氏青第一次吃这么辣的菜,辣得满头大汗,但还是笑着说:“好吃,阿姨做的菜真好吃。”
母亲笑着说:“好吃就多吃点,以后常做给你吃。”
晚上,母亲拉着我,偷偷问:“陈阳,你跟妈说实话,你找这个越南媳妇,花了多少钱?彩礼给了多少?她是不是真心想跟你过日子?会不会跑啊?”
我说:“妈,我给了五万块彩礼,青儿不是为了钱才跟我的。她家里条件不好,妈妈生病了,弟弟上学,她一个人撑起家里的重担,很勤快,也很懂事。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她从来没跟我要过钱,还经常帮我干活。你放心,她不会跑的,她是真心想跟我过日子的。”
母亲叹了口气说:“妈不是不相信你,就是担心你被骗。以前听邻居说,有个小伙子在越南找了个媳妇,花了十万块彩礼,结果结婚不到一个月就跑了,钱也没要回来。妈怕你也遇到这种情况。”
我说:“妈,我不会的。青儿跟那些女孩不一样,她是个好女孩。以后你跟她相处久了,就知道了。”
母亲点了点头,说:“希望如此吧。只要她能好好对你,好好过日子,妈就放心了。”
接下来的日子,阮氏青在老家过得很开心。她每天早上会帮母亲做家务,扫地、洗碗、做饭,虽然她不会做中国菜,但会跟着母亲学,很快就学会了做辣椒炒肉、西红柿炒蛋。她还会推着父亲的轮椅,陪父亲去街上散步,跟邻居们打招呼,虽然她的中文不太好,但邻居们都很喜欢她,说她勤快、懂事。
有一次,邻居张大妈来家里做客,看到阮氏青在做饭,笑着说:“青儿,你真勤快,比我们家的闺女还懂事。陈阳能找到你,真是好福气。”
阮氏青笑着说:“张大妈,应该的,照顾家人是我的责任。”
张大妈说:“青儿,你跟大妈说实话,你是不是因为陈阳给了你彩礼,才嫁给她的?要是陈阳没钱,你还会嫁给她吗?”
阮氏青愣了一下,然后认真地说:“张大妈,我嫁给陈阳,不是因为他有钱,是因为他对我好,对我的妈妈和弟弟好。以前,我在胡志明市摆水果摊,遇到小混混欺负我,是陈阳帮我;我妈妈生病,没钱去医院,是陈阳给我钱;我弟弟上学,需要辅导功课,是陈阳帮他。陈阳是个好人,就算他没有很多钱,我也愿意嫁给她。”
张大妈听了,点了点头说:“青儿,你真是个好女孩。以前大妈听别人说,越南女孩都是为了钱才嫁去中国的,看来是大妈错了。”
阮氏青笑了笑,说:“张大妈,不是所有越南女孩都是这样的。就像中国也有不好的女孩一样,越南也有好女孩。只要两个人真心相待,就能好好过日子。”
张大妈说:“你说得对,真心相待才是最重要的。以后,你要是在老家有什么困难,就跟大妈说,大妈帮你。”
从那以后,邻居们再也不说阮氏青是为了钱才嫁给我的话了,反而经常来家里跟她聊天,跟她学做越南菜,她也跟邻居们学做中国菜,相处得很融洽。
可就在我们准备回越南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让母亲又开始担心起来。
那天,母亲的一个远房亲戚,叫李婶,来家里做客。李婶在县城里做中介,专门给人介绍对象。她看到阮氏青,就问:“陈阳,这就是你在越南找的媳妇啊?彩礼给了多少啊?”
我说:“给了五万块。”
李婶说:“五万块?太少了吧!我前几天给一个小伙子介绍了个中国女孩,彩礼都给了二十万。你这越南媳妇,是不是不靠谱啊?万一她回了越南,就不回来了,你这五万块不就打了水漂了?”
母亲听了,脸色一下子变了,说:“李婶,你别瞎说,青儿不是那样的人。”
李婶说:“嫂子,我不是瞎说,我是为了陈阳好。以前我听别人说,越南媳妇都是骗彩礼的,拿到彩礼就跑回越南,再也不回来了。陈阳,你可得小心点,别被她骗了。”
阮氏青站在旁边,脸色苍白,眼里含着眼泪,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很生气,说:“李婶,你别在这里胡说八道!青儿不是那样的人,我们在一起这么久,她从来没骗我过,她是真心想跟我过日子的。你要是再这么说,就请你离开我家!”
李婶没想到我会这么生气,愣了一下,然后说:“陈阳,我是为了你好,你怎么不识好人心呢?”说完,就生气地走了。
李婶走后,母亲叹了口气说:“陈阳,李婶虽然说话不好听,但也是为了你好。你真的能保证,青儿不会跑吗?”
阮氏青看着母亲,哭着说:“阿姨,我不会跑的。我嫁给陈阳,是真心想跟他过日子的。我会好好照顾你和叔叔,会好好经营我们的家,不会让你失望的。”
母亲看着她,沉默了半天,说:“青儿,阿姨不是不相信你,就是担心你。你要是真的想跟陈阳好好过日子,就跟我们说实话,你会不会因为想家,回了越南就不回来了?”
阮氏青说:“阿姨,我会想家,也会想我的妈妈和弟弟。但陈阳是我的丈夫,你和叔叔是我的家人,这里也是我的家。以后,我会和陈阳一起,经常回越南看看我的妈妈和弟弟,也会经常回中国看看你和叔叔。我不会跑的,我会永远和陈阳在一起。”
母亲听了,眼里含着眼泪,说:“青儿,对不起,是阿姨错了,阿姨不该怀疑你。你是个好女孩,以后,你就是我的女儿了。”
阮氏青扑进母亲的怀里,哭着说:“阿姨,谢谢你。”
我看着她们,心里很感动。我知道,母亲的怀疑,不是因为她不喜欢阮氏青,而是因为她担心我被骗,担心我受到伤害。而阮氏青的眼泪,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她想证明自己的真心。
那天晚上,我和阮氏青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她说:“陈阳,我知道,很多人都不相信越南女孩,觉得我们是为了钱才嫁去中国的。但我会用我的行动,证明给他们看,我不是那样的人。”
我说:“青儿,我相信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会相信你。我们一起努力,好好过日子,用我们的幸福,证明给他们看。”
她点了点头,靠在我的怀里,说:“嗯,我们一起努力。”
第二天,我们准备回越南了。母亲给我们装了很多家乡的特产,比如辣椒、腊肉、米粉,说:“青儿,这些都是你喜欢吃的,带回去,想家的时候就吃一点。以后,常回中国看看我们。”
阮氏青说:“阿姨,我会的。你和叔叔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等我们在越南稳定了,就接你和叔叔去越南看看。”
母亲点了点头,说:“好,好。”
父亲坐在轮椅上,说:“陈阳,青儿,你们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遇到困难就给家里打电话。”
我说:“爸,你放心,我们会的。”
就这样,我们离开了中国老家,回到了越南胡志明市。虽然在老家遇到了李婶的怀疑,遇到了别人的偏见,但我和阮氏青的感情,却变得更加深厚了。我们知道,未来的日子里,可能还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偏见和怀疑,但只要我们真心相待,互相信任,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好好过日子。
回到越南后,我们继续经营着“向阳超市”。阮氏青的水果摊,也雇了一个越南女孩帮忙,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超市帮我干活。我们的超市生意,越来越好了,每个月能赚一万多块人民币,除了日常开销,还能存下一部分钱。
阮氏青的妈妈,病情也慢慢好转了,不再经常胃疼了,也能下床走路了。她的弟弟,也考上了胡志明市的一所重点高中,很开心,经常来超市看我们,说:“姐夫,姐姐,谢谢你们。以后我考上大学,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
我说:“傻孩子,不用报答我们,你好好学习,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
有一次,那个在相亲角劝我的阿姨,来超市买东西,看到我和阮氏青一起干活,笑着说:“陈阳,青儿,你们真是天生一对。以前我劝你别找越南女孩,是我有偏见,现在看到你们过得这么幸福,我知道我错了。”
我说:“阿姨,谢谢你当初提醒我,不然我可能真的会被中介骗了。也谢谢你,让我知道,真心换真心,才能找到幸福。”
阿姨说:“是啊,真心换真心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女孩,只要真心对你好,就是好女孩。以后,你们要好好过日子,早点生个小宝宝。”
阮氏青听了,脸一下子红了,说:“阿姨,我们会的。”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我和阮氏青的故事。在第五郡做生意的华人老乡,都很羡慕我们,说我找到了一个好媳妇;阮氏青的越南亲戚,也很喜欢我,经常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
我知道,我和阮氏青的幸福,不是靠钱买来的,不是靠彩礼换来的,而是靠我们的真心和努力换来的。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但我们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支持,一起努力经营着我们的小家。
第四章 跨国小家的烟火气:文化与亲情的融合
二零二二年夏天,阮氏青怀孕了。当她拿着验孕棒,笑着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抱着她转了好几个圈。我说:“青儿,我们要有宝宝了!我们要有自己的孩子了!”
她笑着说:“陈阳,我好开心。我想生个男孩,像你一样老实、勤快;也想生个女孩,像我一样漂亮、懂事。”
我说:“男孩女孩都好,只要他健康、快乐,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从那以后,我对阮氏青更加照顾了。不让她再去摆水果摊,也不让她在超市里干重活,让她在家好好养胎。每天早上,我会给她做早餐,比如小米粥、鸡蛋羹,都是有营养的食物;晚上下班回家,会给她按摩腿,陪她散步;周末的时候,会带她去医院做产检,看着B超单上的小生命,心里充满了期待。
阮氏青的妈妈,知道她怀孕后,很高兴,每天都会来家里照顾她,给她做越南的营养餐,比如鸡肉粥、鱼丸汤,说这些食物对宝宝好。她还会跟阮氏青说越南的育儿习俗,比如宝宝出生后,要给宝宝戴银手镯,保佑宝宝健康成长;宝宝满月的时候,要摆满月酒,邀请亲戚们来庆祝。
我也跟她们说中国的育儿习俗,比如宝宝出生后,要给宝宝穿红色的衣服,寓意着吉祥如意;宝宝满月的时候,要给宝宝剃光头,说是能长出更黑更亮的头发;宝宝周岁的时候,要抓周,预测宝宝未来的职业。
阮氏青笑着说:“陈阳,我们可以把中国和越南的习俗结合起来。宝宝出生后,既给宝宝戴银手镯,又给宝宝穿红色的衣服;满月的时候,既摆满月酒,又给宝宝剃光头;周岁的时候,再让宝宝抓周。这样,宝宝就能感受到两个国家的文化,多好啊。”
我说:“好啊,就听你的。我们的宝宝,是中越混血儿,要让他从小就了解两个国家的文化,热爱两个国家的家乡。”
怀孕后的阮氏青,情绪变得很敏感,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哭。有一次,她想吃中国老家的腊肉,可是我们在越南,买不到正宗的腊肉,她就坐在沙发上哭了起来,说:“陈阳,我想吃妈妈做的腊肉,我想家了。”
我看着她,心里很心疼,赶紧给母亲打了电话,让母亲寄一些腊肉过来。母亲听了,很开心,说:“好,好,我明天就给你们寄,还要给青儿寄一些她喜欢吃的辣椒和米粉。”
几天后,腊肉寄到了。我按照母亲教我的方法,给阮氏青做了辣椒炒腊肉。她吃了一口,笑着说:“就是这个味道,跟妈妈做的一样好吃。陈阳,谢谢你。”
我说:“傻孩子,跟我说什么谢谢。你现在是孕妇,想吃什么,我都给你做。”
看着她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很温暖。我知道,她想家,不仅是想中国老家的美食,更是想我的父母,想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小家。我暗下决心,等宝宝出生后,一定要经常带她和宝宝回中国老家,让她们感受中国的亲情和文化。
二零二三年春天,阮氏青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孩。我们给宝宝取名叫陈明越,“明”是希望他聪明伶俐,“越”是希望他记住自己的越南血统,也希望他能像中越两国的友谊一样,茁壮成长。
宝宝出生后,我们按照之前约定的,结合了中国和越南的习俗。给宝宝戴了越南的银手镯,又给宝宝穿了中国的红色衣服;宝宝满月的时候,我们在第五郡的中餐馆摆了满月酒,邀请了华人老乡、越南亲戚、王哥和那个劝我的阿姨,大家一起庆祝,很热闹。
满月酒上,母亲和父亲也来了。他们是第一次来越南,看到宝宝,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抱着宝宝说:“我的小孙子,真可爱,像陈阳小时候一样。”
阮氏青的妈妈,也抱着宝宝,笑着说:“我的小外孙,真乖,像青儿小时候一样。”
两个老人,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手势和简单的词语,能明白彼此的意思。母亲给阮氏青的妈妈送了一条中国的丝绸围巾,阮氏青的妈妈给母亲送了一条越南的传统丝巾,两个老人笑得很开心。
王哥说:“陈阳,你看你多幸福,有中国的父母,有越南的岳父母,还有可爱的宝宝,真是人生赢家啊。”
我说:“是啊,我很幸福。以前我在越南相亲角,遇到过很多困难,有过很多迷茫,但我很幸运,遇到了青儿,遇到了这么多好的人。我知道,幸福不是靠钱买来的,而是靠真心和努力换来的。”
那个劝我的阿姨,也说:“陈阳,青儿,你们的宝宝真可爱。以后,要好好培养他,让他成为中越友谊的小使者。”
我们都笑了,说:“一定会的。”
宝宝出生后,我的超市生意越来越好。我雇了两个员工,一个华人,一个越南人,这样我就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每天晚上下班回家,我会抱着宝宝,跟他说话,虽然他听不懂,但会笑着看着我;阮氏青会给我们做晚饭,有中国菜,也有越南菜,满满的一桌,充满了烟火气。
有一次,宝宝生病了,发烧到三十九度。我和阮氏青很着急,赶紧带宝宝去医院。医院里的人很多,我们排了很久的队,才轮到我们。医生给宝宝检查后,说宝宝是感冒引起的发烧,需要输液。
输液的时候,宝宝哭得很厉害,阮氏青抱着宝宝,也跟着哭。我说:“青儿,别担心,宝宝很快就会好的。”
就在这时,母亲和阮氏青的妈妈也来了。母亲给宝宝带来了中国的退烧药,阮氏青的妈妈给宝宝带来了越南的草药茶。两个老人一起照顾宝宝,给宝宝喂药,给宝宝擦汗,直到宝宝的烧退了,她们才放心。
晚上回家,母亲说:“陈阳,青儿,以后宝宝要是生病了,别太着急。中国的药和越南的药可以结合起来用,效果更好。”
阮氏青的妈妈说:“是啊,我们两国的文化和医术,都有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对宝宝更好。”
我和阮氏青点了点头,说:“好,我们记住了。”
从那以后,我们的小家,更加充满了中越文化融合的烟火气。过年的时候,我们会贴中国的春联,也会贴越南的春联;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会包中国的粽子,也会吃越南的粽子;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会吃中国的月饼,也会吃越南的月饼。
宝宝慢慢长大了,会说中文,也会说越南语。他会跟着母亲学唱中国的儿歌,也会跟着阮氏青的妈妈学唱越南的儿歌;他会跟着我去超市,用中文和华人顾客打招呼,用越南语和越南顾客打招呼,大家都很喜欢他。
有一次,宝宝在超市里,看到一个越南老奶奶在买东西,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主动走过去,用越南语问:“老奶奶,你想要什么?我帮你找。”
老奶奶笑着说:“小朋友,你真乖,我想要一瓶酱油。”
宝宝带着老奶奶,找到了酱油,老奶奶很高兴,给宝宝买了一个糖果。宝宝拿着糖果,跑到我身边,说:“爸爸,老奶奶给我买的糖果,真甜。”
我笑着说:“宝宝,你真懂事。以后,要多帮助别人,这样才会更快乐。”
宝宝点了点头,说:“知道了,爸爸。”
看着宝宝懂事的样子,我心里很欣慰。我知道,我们的宝宝,在中越文化的熏陶下,正在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不仅是我们爱情的结晶,更是中越文化融合的见证。
二零二四年夏天,宝宝一岁了。我们按照中国的习俗,给宝宝举办了抓周仪式。在桌子上,放了笔、书、计算器、钱、玩具车、小勺子,让宝宝抓。
宝宝爬过去,先抓了笔,又抓了书,然后抓了小勺子。我笑着说:“宝宝以后可能会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还会做美食呢。”
阮氏青笑着说:“不管宝宝以后想做什么,只要他健康、快乐、善良,我们就满足了。”
母亲和父亲,阮氏青的妈妈和爸爸,都笑着说:“是啊,只要宝宝好,我们就好。”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桌子上,有中国的红烧肉、辣椒炒肉,有越南的米粉、春卷,还有宝宝爱吃的鸡蛋羹。大家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笑着,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我看着身边的家人,看着可爱的宝宝,心里充满了感激。我感激命运,让我在越南相亲角遇到了那个劝我的阿姨,让我避免了被骗;我感激王哥,在我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帮助和支持;我感激阮氏青,愿意嫁给我,愿意和我一起努力,一起经营我们的小家;我感激我的父母和阮氏青的父母,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我知道,我和阮氏青的故事,只是众多中越跨国婚恋中的一个缩影。在越南,有很多像阮氏青一样的女孩,她们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寻找一份真挚的爱情,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中国,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男孩,他们不是为了“便宜媳妇”,而是为了寻找一个能一起过日子、一起奋斗的伴侣。
那些关于“越南女孩只想要钱”的偏见,只是因为人们没有真正了解她们,没有真正接触她们。只要我们放下偏见,真心相待,不管是中国女孩还是越南女孩,不管是跨国婚恋还是本土婚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现在,我的“向阳超市”,已经开了三家分店,生意越来越好。我和阮氏青,带着宝宝,经常回中国老家看望父母,也经常回越南的小村庄看望阮氏青的父母。我们的小家,充满了中越文化的融合,充满了亲情的温暖,充满了烟火气的幸福。
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可能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不会害怕。因为我有阮氏青的陪伴,有宝宝的笑容,有父母和岳父母的支持,有朋友们的帮助。我相信,只要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支持,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就能一直幸福下去。
在越南相亲角,那个阿姨劝我“别找越南女孩,她们只想要你的钱”,但我用我的经历证明,她错了。真正的爱情,不分国籍,不分文化,不分贫富,只要真心相待,就能收获幸福。而这份幸福,就藏在我们跨国小家的烟火气里,藏在我们一家人的笑容里,藏在我们彼此的真心和努力里。
第五章 偏见之外:更多人的“向阳”人生
陈明越两岁那年,我把“向阳超市”的生意交给了雇来的员工打理,带着阮氏青和宝宝,去了阮氏青的老家——胡志明市附近的小村庄。阮氏青说,想让宝宝看看她长大的地方,想让宝宝感受一下越南农村的生活。
阮氏青的老家,是个很美的小村庄,周围都是稻田,空气清新,河水清澈。村里的人,大多是农民,靠种水稻、蔬菜、水果为生,虽然不富裕,但都很淳朴、善良。
我们到的时候,村里的人都来看我们,围着宝宝,笑着说:“青儿,这是你的宝宝吗?真可爱!”“陈阳,你是中国来的女婿吧?欢迎你!”
阮氏青的爸爸,在村里种了一片芒果树,正好是芒果成熟的季节。他带着我们去摘芒果,宝宝看到满树的芒果,兴奋得拍手:“芒果!芒果!我要吃芒果!”
阮氏青的爸爸,笑着摘下一个熟透的芒果,递给宝宝:“宝宝,吃吧,很甜的。”
宝宝咬了一口,笑着说:“甜!真甜!”
看着宝宝开心的样子,看着阮氏青和她爸爸温馨的互动,看着村里淳朴的人们,我心里很温暖。我知道,这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但有最真挚的亲情,有最淳朴的人心,有最自然的美好。
在村里住的日子里,我们每天早上会跟着阮氏青的爸爸去稻田里干活,宝宝会在田埂上玩耍,追着蝴蝶跑;下午会跟着阮氏青的妈妈去河边洗衣服,宝宝会在河边玩水,笑得很开心;晚上会和村里的人一起坐在院子里,聊天、吃饭、看星星,村里的人会给我们讲越南农村的故事,我们会给他们讲中国农村的故事,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翻译软件和手势,大家都能明白彼此的意思,聊得很开心。
有一次,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叫阮文俊,找到我,说:“陈阳哥,我听说你在胡志明市开了超市,生意很好。我也想找个中国媳妇,你能帮我介绍一下吗?”
我愣了一下,说:“文俊,你为什么想找中国媳妇啊?”
阮文俊说:“我听青儿姐说,中国女孩很勤快,很懂事,也很重视家庭。我想找个中国女孩,一起努力,好好过日子。以前,我听村里的人说,中国男孩都很老实,很勤快,就像你一样,所以我也想找个中国女孩。”
我笑着说:“好啊,我可以帮你问问。我在中国有很多老乡,他们可能认识一些愿意嫁来越南的中国女孩。不过,文俊,找媳妇不是小事,不管是中国女孩还是越南女孩,最重要的是真心相待,不是吗?”
阮文俊点了点头,说:“陈阳哥,我知道。我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找个能一起过日子的女孩。我会努力赚钱,会对她好的。”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我相信你。等我回胡志明市,就帮你联系。”
从村里回来后,我真的帮阮文俊联系了一个中国女孩。女孩叫李娟,是我湖南老乡,在广州的一家工厂打工,家里条件一般,也想找个老实、勤快的男孩过日子。我把阮文俊的情况告诉了李娟,把李娟的情况也告诉了阮文俊,他们通过视频聊天,熟悉了起来。
半年后,李娟来到了越南,和阮文俊结婚了。结婚那天,我和阮氏青带着宝宝去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婚礼上,李娟穿着越南的传统婚纱,阮文俊穿着中国的传统礼服,结合了中越两国的习俗,很特别,也很热闹。
李娟说:“陈阳哥,青儿姐,谢谢你们。以前我在广州打工,觉得找个好男孩很难,没想到来到越南,能遇到文俊这么好的人。他很勤快,很疼我,我很幸福。”
阮文俊说:“陈阳哥,青儿姐,谢谢你们给我们牵线。我会好好对李娟的,会和她一起努力,好好过日子。”
看着他们幸福的样子,我心里很欣慰。我知道,我不仅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还能帮助别人找到幸福,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我帮忙介绍对象。有越南的男孩,想找中国的女孩;有中国的男孩,想找越南的女孩。我都会先了解他们的情况,看看他们是不是真心想找个伴侣过日子,是不是能接受对方的文化和习俗,然后再帮他们牵线。
有一次,一个中国男孩,叫张强,来找我。他说他在国内找不到媳妇,听别人说越南女孩彩礼低,就想来越南找个媳妇。我跟他说了我的经历,跟他说:“张强,找媳妇不是看彩礼低不低,而是看对方是不是真心想跟你过日子。如果你只是想找个‘便宜媳妇’,那你肯定会失望;如果你是想找个真心相待的伴侣,那你肯定能找到幸福。”
张强听了,说:“陈阳哥,我知道了。以前我确实是想找个彩礼低的媳妇,但听了你的故事,我改变主意了。我想找个真心想跟我过日子的女孩,不管她是中国的还是越南的,只要她好,我就愿意。”
我笑着说:“好,你能这么想就好。我帮你留意一下,有合适的女孩,就介绍给你。”
后来,我把张强介绍给了阮氏青的闺蜜,叫黎氏燕。黎氏燕是个很勤快的女孩,在胡志明市的一家服装厂上班,家里条件一般,但很懂事。张强和黎氏燕认识后,经常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慢慢就熟悉了。张强会帮黎氏燕解决工作上的困难,黎氏燕会帮张强学习越南语,两人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慢慢就产生了感情。
一年后,张强和黎氏燕结婚了。结婚那天,张强说:“陈阳哥,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还在找‘便宜媳妇’,可能永远找不到幸福。现在我知道,幸福不是靠钱买来的,而是靠真心换来的。”
我说:“张强,不用谢我。是你自己想通了,是你自己努力了,所以才能找到幸福。以后,你要好好对黎氏燕,好好过日子。”
张强点了点头,说:“我会的。”
现在,在胡志明市第五郡,已经有十几对中越跨国夫妻,都是通过我牵线认识的。我们经常会一起聚会,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带着孩子玩耍。大家分享着自己的生活,分享着自己的幸福,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那个在相亲角劝我的阿姨,看到我们这个大家庭,笑着说:“陈阳,你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以前我总觉得,越南女孩和中国男孩结婚,都是为了钱,现在看到这么多幸福的夫妻,我才知道,我以前的想法太片面了。真正的爱情,是不分国籍的。”
我说:“阿姨,其实我也要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当初提醒我,我可能真的会被中介骗了,可能永远找不到幸福。是你让我明白,要放下偏见,要真心相待,才能找到幸福。”
阿姨笑了笑,说:“我们都要感谢彼此,感谢命运让我们相遇。”
现在,我的“向阳超市”,已经成为了中越跨国夫妻的“聚集地”。每天,都会有很多中越夫妻来超市买东西,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分享生活,超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和阮氏青,也经常会在超市里举办一些活动,比如中越美食节、中越文化交流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越文化,让更多的人放下偏见,真心相待。
陈明越现在已经四岁了,上了胡志明市的一所国际幼儿园。他会说流利的中文和越南语,会唱中国的儿歌,也会唱越南的儿歌,会写中国的汉字,也会写越南的文字。他在幼儿园里,有很多中国朋友和越南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相处得很融洽。
有一次,幼儿园举办文化节,陈明越表演了一个节目,既唱了中国的《茉莉花》,又唱了越南的《越南之春》,还跳了一段中越结合的舞蹈。表演结束后,老师和小朋友们都为他鼓掌,他笑着说:“我是中国和越南的宝宝,我爱中国,也爱越南。”
看着宝宝自信的样子,看着身边幸福的家人和朋友,看着超市里来来往往的客人,我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我想起了当初带着十万块去越南相亲的自己,想起了在相亲角遇到的困难和迷茫,想起了那个阿姨的劝告,想起了和阮氏青相遇、相知、相爱的过程。
我知道,我的人生,因为去了越南相亲,因为遇到了阮氏青,因为放下了偏见,因为付出了真心,而变得更加美好。我也知道,那些和我一样的中越跨国夫妻,他们的人生,也因为放下了偏见,因为付出了真心,而变得更加幸福。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偏见,有很多误解,有很多不理解。但只要我们愿意放下偏见,愿意真心相待,愿意互相理解,愿意互相包容,就能打破误解,就能消除隔阂,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不管是中国女孩还是越南女孩,不管是跨国婚恋还是本土婚恋,幸福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真心相待,互相支持,互相包容,一起努力,一起经营属于自己的小家,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现在,每当有人问我:“陈阳,你在越南找媳妇,是不是花了很多钱?越南女孩是不是只想要你的钱?”
我都会笑着说:“我花了五万块彩礼,但那不是买媳妇的钱,而是我对妻子的心意。越南女孩不是只想要钱,她们和中国女孩一样,都想找个真心对自己好、能一起过日子的伴侣。只要你真心相待,不管是中国女孩还是越南女孩,都能给你幸福。”
我也会把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