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对A股的5问5答,估值高不高?还能涨多久?有无过热风险等

发布时间:2025-10-10 14:28  浏览量:8

本文和大家分享一份高盛9月份的研报,关于最近几个月中国股市为何大涨?新增资金从哪来的?估值算不算高?未来还能持续多久等等。

高盛是从外资和宏观视角做的投研,廖先生认为无论炒不炒股的朋友都应该重视起来,跟自己的钱袋子乃至工作生活密切相关。

问题1:中国股市为何连续大涨?

高盛认为,这全球股市上涨主要是流动性推动估值上涨,但全球股市上涨跟实体经济是有脱节的。

说大白话,就是流动性宽松,钱多了没处用,哪怕全球经济的基本面和公司盈利情况没那么好,钱也只能涌进股市,大幅推高了全球股价。而中国的股市过去几年没有跑赢全球,主要是因为国内没有大幅“放水”

问题2:A股新增的流动性,也就是钱从哪来?

高盛认为,这轮股市上涨的资金,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见下图)

过去几个月,国内公募基金大幅提高了股票仓位,现金比例已降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国内保险公司的股票持仓已经增加了26%。境内私募和外资对股市参与度也大幅提升,外资各项指标最近都创了历史新高。而今年超 60 家港股 IPO 中,外国基石投资者的持股比例甚至超过了 2021 年的峰值。

说人话就是常年关注中国股市的机构早就重仓上车了,其他后知后觉的机构包括外资在内也在跑步进场。

问题3:中国股市当前的估值高不高?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当前的估值并不高

第一,跟全球比,估值垫底(见下图),全球排名前十的股市中,有8个市场的股价已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而咱们的大 a 和港股的价格分别比 2021 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点低 22% 和36%。(见下图)

第二,从股票市盈率角度来看,中国股票的估值处于周期中位数的水平(见下图)

第三,中证1000,中证2000 这些小盘股和科技股涨的虽然更多,但市盈率仍比各自的历史峰值低50%

问题4:中国股市当前有没有过热风险?

高盛搞了个a股零售情绪指标,可以判断市场,具体来说就是散户的情绪对大盘的影响,该指标显示近期市场情绪确实回升很多,在可预见到的未来还会大幅改善,但仍然离 2015 年或 2020 年的峰值水平有很大距离(见下图)。说人话就是,虽然市场上既有头脑发热的,也有各种偏见的,但用数据客观评估来看,还有半数散户对股市仍持观望态度,自然也就没有过热。

问题5:中国股市还能涨多久?

高盛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不过高盛认为,本轮驱动股市上涨的动力是流动性,也叫现金牛。问题是还有多少资金能流入股市?从个人投资者角度看,中国家庭现金和存款的占比为27%(见下图)。但是这些资产目前的年回报率甚至不足2%。自 2020 年以来,中国家庭存款累计达到了 80 万亿。

据经济学家估算,其中有 55 万亿属于超额储蓄,他们中的 70% 正在或在未来几个月内陆续到期。而随着美联储逐步转入降息周期,名义利率持续下降,超额储蓄的钱、财富管理的钱、货币基金的钱、买国债的钱,这些追求无风险收益率的大钱的收益会持续大幅下降,这些钱会有相当一部分流入股市。

从机构投资者角度看,国内公募基金可用于股票投资的资产总额约6.7万亿,相当于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0%。相比之下,美国是28%。而各种 ETF 过去 5 年规模涨了 5 倍,接近4万亿。高盛预估,到 2031 年潜在流入量还有 2.6 万亿。

保险公司和社保等养老金,这是资金大头,他们投资股票的比例目前只有8%,而法定上限是30%。如果拉满,将会新增 15 万亿。

综合测算下来,高盛认为,未来有20-40万亿的机构资金流入股市(见下图),而截止9月30日,A股总市值115万亿,所以这个资金流入量是相当高的。

如此多的潜在增量资金,高盛认为这意味着慢牛行情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