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山东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预警,滨州最高温38℃!警惕高温下的健康风险→
发布时间:2025-05-19 18:48 浏览量:3
热!热!热!
今年北方首场高温天气
已经开启
山东省气象台
于5月18日16时发布
高温橙色预警
受大陆暖高压脊影响,预计19~21日我省大部地区无明显降雨,鲁西北、鲁中和鲁南地区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
其中,19~20日,菏泽、济南北部、淄博北部、潍坊和鲁西北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部可达40℃,南部沿海地区25~28℃,其他地区33~36℃。21日鲁中和鲁南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仍可达35~37℃。
此次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森林防火、户外作业、城乡用电等有不利影响,土壤墒情较差地块遭受干热风风险较高。请加强防范。
滨州5天天气预报
18日夜间到19日白天:晴间多云,西南风3~4级阵风6~7级,最低温度20℃,最高温度37℃。
19日夜间到20日白天:晴间多云,东南风2~3级转西南风3~4级阵风6~7级,最低温度22℃,最高温度38℃。
20日夜间到21日白天:晴转多云,南风2~3级转东北风4级阵风6~7级,最低温度20℃,最高温度32℃。
22日:多云,东北风3~4级阵风6级,18~26℃。
23日:阴有小雨转多云,东北风2~3级,15~24℃。
滨州疾控提醒:
警惕高温下的健康风险
高温+干热,注意空气污染和过敏风险增加!
土壤长期干燥易引发扬尘天气,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增加,可能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尤其对儿童、老人和慢性病患者影响显著。
干旱环境下,某些耐旱植物(如豚草、蒿草)可能成为优势物种,其花粉浓度升高会导致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等过敏反应增多。
这三类人群需重点防护
1. 户外劳动者
快递员、建筑工人等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工作服厚重、补水不便,易因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紊乱。
建议每小时补充含盐饮品200-300mL,避免正午作业。因为此时阳光强烈,气温较高,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数倍!如果必须外出,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准备充足的水和防暑药品。
2.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体温调节能力弱,在高温天气下更容易出现中暑等健康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家人和社区应加强对这些特殊人群的关心和照顾,如果发现他们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3. 儿童
儿童由于基础体温高,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发育不完善,对体温的控制能力较弱,汗腺发育不全等原因,体温上升速度较成人快。
近期手足口病高发,叠加高温,更需注意,应选择透气衣物、避免10:00-16:00户外活动,随身携带电解质水。
科学防暑牢记“三要三不要”
要主动补水:少量多次饮水,每日至少1.5升(约3瓶矿泉水)。出汗多时,选择含钠、钾的电解质饮料,避免低钠血症。
要物理降温:户外活动时穿浅色棉质衣物;居家时开空调或风扇,如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里,要注意通风换气,可定期开窗或使用空气净化器,合理降温。
要识别预警信号:头晕、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属轻症中暑,需立即移至阴凉处;若体温≥40℃、意识模糊,可能是热射病,应及时拨打120。
不要依赖“耐热”:闷热环境下,心静无法替代物理降温,空调电扇该开就开。
不要喝冰镇饮料:过凉饮品易引发胃肠痉挛,建议饮用常温开水或电解质饮品。
不要单独行动:老年人、儿童外出应有陪同,携带防暑急救药品(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速效救心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