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兽展爆火:00后披20斤兽装社交,家长带4岁娃逛展
发布时间:2025-10-03 17:10 浏览量:9
2025年7月北京东坝那家五星级酒店里,满场都是毛茸茸的“大动物”,有的像狐狸,有的像狼,手里攥着散热风扇左摇右摆,看着挺欢快。
其实里头的人早汗流浃背了,毕竟那兽装一套下来20到30斤,再足的冷气也扛不住。
这就是北京第二届“万萬吉”兽展,一场主打“不露脸”的聚会,没想到现在成了00后、10后的主场,连40来岁的家长都跟着凑热闹。
本来想觉得兽展都是年轻人自己疯玩,后来发现好多家长牵着10后的手逛展,有的还帮孩子整理兽装的毛边。
最有意思的是个4岁的小朋友,穿的小兽装是她妈妈做的,她妈妈以前玩cos圈,手特别巧。
还有个中学生,从兽头底下钻出来,递了张纸给我,我一看居然是海淀区中学生物试卷,上面写着“请和我扩列”。
用试卷当交友函,这脑洞也就学生能想出来,加完QQ我想把卷子还她,她摆摆手就跑了,那毛茸茸的尾巴晃得还挺可爱。
要说现在的兽展,跟以前比真不一样了。
早年间这圈子叫“福瑞圈”,是从美国、日本传过来的,刚开始还带着点软色情标签,根本不是现在这样。
现在被年轻人“洗白”了,成了安全的社交工具,穿上兽装,不用露脸,不用怕自己表情不自然,也不用在意别人怎么看,就这么跟同好互动,舒服多了。
2023年疫情结束后,线下活动一重启,兽圈就跟“开了挂”似的。
以前全国就上海“极兽聚”算大型展,中小型展办几次就黄了。
现在不一样了,2025年夏天光7月就有13场兽聚,8月14场,其中13场都是新冒出来的展商。
而且这股风从南方往北方吹,广州、成都、上海之后,长沙、天津、哈尔滨都有了,北京2024年8月办了第一场“万萬吉”,没想到反响特别好,到2025年就成了千人规模,中间还加了9场小聚会。
“万萬吉”的主办人叫尘香,他说在北京办展最成功的,就是得到了家长认可。
毕竟孩子买兽装、去展子,都得家长点头给钱。
我在展子上还听见俩家长聊天,一个说“挺热闹的,孩子玩得开心”,另一个说“主要想让她出来交交朋友,总比在家玩手机强”。
现在能让家长放心、孩子又喜欢的社交活动真不多,兽展能做到这一点,挺难得的。
从展子出来我还在想,为啥北京的兽展这么多亲子档?可能是因为家长觉得这圈子“安全”,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孩子就是穿兽装拍拍照、跳跳舞,交的都是喜欢“毛茸茸”的同好。
不像有些聚会,家长还得担心孩子学坏,这里就不用操这份心。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早个几年想玩兽圈,没点钱还真不行。
那时候兽圈就是“烧钱”的代名词,首先得有“兽设”,就是你自己专属的动物角色,得找画师画设计稿。
普通画师画一套几百到几千块,要是找“绘圈大佬”,不光贵,还得排队,有钱都不一定排得上。
当然也有省事的,买现成的“兽设”,叫“领养”,最便宜200块能搞定,但好的设定还得拍卖,价格就没谱了。
更贵的是兽装,把兽设做成实体衣服,以前叫“奢侈品”。
国内一线工作室一套全装起步价3万,日本有个叫天邪鬼的工作室,最贵的一套能卖到10万,穿他家兽装的人还被叫做“A毛大佬”。
那时候圈子里还有鄙视链,看你穿多少钱的兽装就对你另眼相看,甚至有展商把同价位兽装的人安排在同一层休息,后来被骂惨了才改过来。
现在不一样了,个人装师和小工作室多了,价格一下就下来了。
有个叫君君的兽装师,在澳洲读书,2014年就玩兽圈了,自己学3D建模、买材料做兽装,一套全装才5000块左右。
而且大家也不执着于“全装”了,有人只做个兽头,有人做兽头加尾巴,1000多块就能入坑。
门槛降了才好,亚文化本来就是要大家一起玩才有意思,要是一直抱着“高消费”的架子,最后只能变成小圈子自嗨。
现在兽圈的定义也宽了,不光是兽设和兽装。
像《罗小黑战记》《有兽焉》这种有兽系角色的动漫,《三相奇谈》《动物迷城》这类游戏,还有相关的立牌、钥匙扣,都算兽圈的范畴。
有个00后大三学生叫梵铭,开了个叫“次元绒合”的店,卖这些周边,2024年5月去佛山兽展摆摊,一场就卖了1万多块。
他说现在圈子里还有做漫画、做AI互动的工作室,慢慢往IP化走了。
要说大家为啥这么喜欢兽圈,我觉得不光是因为便宜了,更重要的是“安全感”。
有个叫瑞狩的90后,在武汉做市场调研,工作12年了,平时跟同事没话说,同事聊足球、聊汽车,他就喜欢游戏和二次元,下班只能自己回家打游戏。
2019年刷到福瑞舞蹈视频,才想着做兽装、入圈。
他说穿上兽头之后,不用在意自己的微表情,不管摆什么动作都有人喜欢,这种感觉特别好。
2021年还有新闻说,重庆有个兽装师,客户里好多95后、00后,买了兽装之后社恐都好了不少。
15岁的贰仟是尘香的侄女,买了好多兽装,逢展必去。
她说自己不想在镜头前露真实样子,但又想把喜欢的东西分享出去,穿兽装正好能做到。
尘香也挺懂这些孩子,兽展结束后会组织大家包场看《罗小黑战记2》,或者去KTV、打水仗,这些活动都要脱兽装。
他说想让孩子们慢慢找到社交的乐趣,知道自己不光是“穿兽装的人”,自己本身也很有价值。
万萬吉有个2000人的官方群,天天消息99+,大家在里面聊八卦、说学习烦恼、吐槽老板,不管你现实里是学生还是985硕博,穿上兽装就都是“毛毛”。
如此看来,兽圈能火不是没道理,它给了年轻人一个不用“装”的地方,不用在意自己的身份、长相,只要喜欢“毛茸茸”就能交朋友。
现在问圈里人兽圈以后会不会火,大家都毫不犹豫说“会”。
梵铭说得挺实在:“一个能毫无心理负担做自己的机会,谁会拒绝呢?”
其实想想也是,现在年轻人社交压力多大啊,要考虑言行、要在意别人眼光,而兽圈正好给了个“缓冲带”,披上兽装,不用露脸,反而能摘下心防,做最真实的自己。
这样的圈子,怕是会一直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