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信证券超百万手压单,国泰海通四十万手压单说明什么
发布时间:2025-09-18 16:05 浏览量:9
昨天(2025年9月17日)午后,中信证券出现超过100万手(约31亿元)压盘,国泰海通亦出现40万手(约7.65亿元)压盘,招商证券、中国太保、兴业银行等多只金融股同步出现“直线”分时与巨额卖一挂单。市场普遍认为,这类近乎“钉”在盘口的天量卖单并非普通投资者或一般机构所为,而是带有明显“调控”色彩的主动性压盘,核心含义可归纳为四点:
1. 指数“刹车”信号
券商、银行、保险合计占沪深300权重约27%、占上证约26%。在沪指逼近3900点关键位置时,通过压制权重最大的券商板块,可在不触发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迅速放缓指数上行斜率,起到给大盘“点刹”的作用。
2. 抑制短线投机与杠杆资金加速入场
8月以来两融余额快速回升,场外资金有“追涨”迹象。巨量压单把个股分时“画”成直线,既削弱短线追涨盘的盈利空间,也抬升了杠杆资金的持仓成本,变相给市场情绪降温。
3. 为后续政策与交易制度调整预留空间
市场普遍预期本周末或下周初将公布降准、降息及长期资金入市的组合政策。把指数“按”在可控区间,可避免利好兑现时市场出现爆发式拉升,从而给后续衍生品扩容、T+0试点、主板涨跌幅放宽等改革提供相对平稳的窗口期。
4. 头部券商基本面仍获机构认可
尽管盘口被压制,但西部证券、华泰证券等多家卖方在当天研报中继续上调行业盈利预测,认为2025年行业净利润同比增幅有望达48%,ROE回升至7.8%左右,居民储蓄搬家与行业集中度提升逻辑未变,压盘更多体现为“价控”而非“看空”。
综合来看,百万手级别的压单并非出货或利空,而更象是“技术性限速”——通过控制权重板块节奏,把指数运行轨迹从“加速上涨”切换到“缓步抬升”,既缓释短期过热风险,也为后续政策红利和市场制度优化创造更从容的环境。对投资者而言,短线需接受波动收窄、热点扩散的现实;中线则仍可关注低估值、高ROE头部券商及金融IT、财富管理等细分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