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掉发严重,两鬓很好,多是雄脱作怪!内调外治,头发蹭蹭长

发布时间:2025-09-06 10:06  浏览量:12

在临床诊疗场景中,不少患者会指着自己的头顶区域,带着明显的焦虑情绪向医生咨询:“曾医生,我发现头顶的头发变得越来越稀疏,可两鬓的头发却没什么变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这类呈现出 “区域化” 特征的脱发问题,多数属于雄激素性脱发,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中,它还被称作 “脂溢性脱发”。需要明确的是,这种脱发并非单纯的头皮局部健康问题,其背后往往关联着人体内部机能的失衡,只有从整体调理的角度出发,才能找到有效的改善方向。
雄激素性脱发的中医解析:并非 “肾虚” 那么简单
面对脱发问题,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将其与 “肾虚” 联系在一起,进而选择盲目进补各类滋补品。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做法不仅难以起到改善脱发的效果,部分人群还可能因为进补不当,导致头皮油脂分泌更加旺盛,反而加重脱发症状。从中医理论视角来看,雄激素性脱发的核心病机并非单一的 “肾虚”,更多时候与 “湿热上蒸”“血热风燥” 这两种证型密切相关。
为何脱发会集中在头顶区域,而两鬓却很少受到影响?这一现象可从人体经络循行规律中找到答案。在中医经络学说里,人体的阳明经(包含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与督脉是主要循行于头顶部位的经络,这些经络一旦受到 “湿热”“风热” 等病邪的侵扰,就容易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毛囊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濡养,进而出现头发稀疏、脱落的情况。而两鬓部位主要由少阳经(包含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循行覆盖,相较于阳明经与督脉,少阳经在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过程中受到病邪影响的概率较低,这就很好地解释了雄激素性脱发呈现 “头顶脱发明显、两鬓基本无恙” 的区域化特征。
除了头发稀疏、脱落这一核心症状外,患有雄激素性脱发的人群通常还会伴随其他身体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皮油脂分泌旺盛的情况,即使刚洗完头不久,头皮也会很快变得油腻;还有些患者会频繁感到头皮瘙痒,同时伴有头屑增多的问题;此外,情绪层面的烦躁易怒、睡眠质量差(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层面的腰酸乏力等症状,也可能在这类患者身上出现。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雄激素性脱发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更高,但女性也并非绝对不会出现,部分女性可能会表现为头顶头发逐渐变稀疏,发缝逐渐变宽等症状。
典型病例:30 岁潘先生的脱发调理历程


30 多岁的潘先生是一名典型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他前来就诊时,头顶的发际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后移迹象,整体脱发形态呈现出典型的 “M” 形,这一情况让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他倍感困扰。在与医生沟通的过程中,潘先生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身体感受:他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经常需要加班处理工作事务,频繁熬夜成为常态;头皮油脂分泌问题十分突出,每天早上醒来都能感觉到头皮油腻腻的,每次洗头时掉落的头发数量都很多,甚至能将家中下水道的排水口堵塞;与此同时,他还存在睡眠质量差的问题,经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入睡,且睡眠过程中容易醒,白天则常常感到情绪急躁,难以集中精力处理工作。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潘先生的脱发证型,医生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中医辨证检查。在观察舌象时,发现潘先生的舌体颜色偏红,舌苔呈现出黄色且质地黏腻,这是 “湿热” 证型的典型表现;在触摸脉象时,感受到他的脉象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且脉搏跳动速度较快,符合 “滑数脉” 的特征,进一步印证了体内存在 “湿热” 的病机。综合潘先生的症状表现、生活习惯以及中医辨证结果,医生为他制定了针对性的调理方案。
在用药方面,医生为潘先生开具了一副包含多种中药材的方剂,其中涵盖熟地、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侧柏叶、丹参、羌活等药材。这些药材的搭配具有明确的调理方向:熟地、山茱萸能起到滋补肝肾的作用,为身体机能的恢复奠定基础;丹皮、丹参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改善头部气血运行;茯苓、泽泻能健脾利湿,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湿热之邪;侧柏叶具有凉血生发的功效,是中医治疗脱发的常用药材;羌活则能祛风除湿,辅助清除头部的病邪。
除了药物治疗外,医生还针对潘先生的生活习惯给出了调整建议,特别强调了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建议他尽量避免熬夜,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为身体的自我修复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医生还教给潘先生一套简单易行的头部按摩方法,指导他每天睡前用手指轻轻按摩头部的百会穴和风池穴,每个穴位按摩 3 - 5 分钟,通过按摩刺激穴位,促进头部气血流通,辅助改善毛囊营养供应,为头发的生长提供助力。
调理效果显现:从症状改善到绒毛新生
在坚持按照医嘱服药和调整生活习惯约三周后,潘先生再次来到医院复诊,这次他的脸上明显少了之前的焦虑,多了几分轻松。他向医生反馈,这段时间身体出现了不少积极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头皮油脂分泌旺盛的情况得到了显著减轻,即使到了下午,头皮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油腻;伴随头皮出油减少,头皮瘙痒的症状也基本消失,头屑数量也明显减少;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睡眠质量有了很大改善,现在入睡变得更加容易,夜间醒来的次数也减少了,白天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急躁的情绪也得到了缓解。此外,他还留意到,每次洗头时掉落的头发数量似乎比之前少了一些,虽然变化不算特别显著,但已经让他看到了调理的希望。
在继续坚持服药一个半月后,潘先生再次复诊时,带来了更令人振奋的消息。他告诉医生,自己在日常梳理头发时,偶然发现头顶脱发比较明显的区域,开始长出一些细软的浅色绒毛。他特意在就诊前仔细观察了这些绒毛,虽然它们看起来还比较纤细,颜色也比较浅,密度也远不如正常头发,但这些新生的绒毛无疑是毛囊功能逐渐恢复的重要信号。这一变化让潘先生的信心大增,之前因脱发产生的焦虑情绪也缓解了不少,他表示会继续按照医嘱坚持调理,期待头发能进一步恢复健康。


目前,潘先生仍在持续进行调理。医生也多次向他强调,头发生长具有自身的自然周期,从毛囊因机能受损进入休止期,到通过调理后毛囊逐渐恢复活力,再到最终长出健壮的头发,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往往需要 3 至 6 个月的时间,部分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更长的调理周期。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正确的调理方法,比单纯追求快速见效更为重要。
中医治脱原则:辨证论治与耐心等待缺一不可
中医在治疗脱发问题时,始终遵循 “辨证论治,一人一方” 的核心原则。同样是雄激素性脱发,不同患者的具体证型可能存在明显差异:有些患者可能以肝肾阴虚为主,除了脱发外,还会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症状;有些患者可能属于血热风燥证型,表现为头皮干燥、瘙痒明显,头发干枯易断;还有些患者可能同时兼有脾虚湿盛的问题,除了头皮出油多外,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表现,或者存在气血两亏的情况,伴随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月经量少等症状。正是因为存在这些个体差异,所以在治疗过程中,绝对不能盲目套用他人的药方,否则不仅难以起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因为药不对证,导致身体出现新的不适,甚至加重脱发症状。
此外,在治疗脱发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很多患者在开始调理后,往往希望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效果,一旦短期内没有看到头发大量生长,就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放弃治疗,这种心态对脱发的恢复非常不利。需要明确的是,头发生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毛囊的修复和头发的生长都需要时间积累,即使是通过科学的调理方法,也需要经历一定的周期才能看到明显变化。


从本质上来说,中医治疗脱发并非仅仅针对 “头发生长” 这一表面问题,更注重从调理人体内部机能入手,通过滋补肝肾、平衡体内阴阳、疏通气血运行等方式,解决导致脱发的根本原因。中医认为,头发的健康生长与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就如同植物的生长依赖于肥沃的土壤一样,头发的生长也需要健康的身体内环境作为 “土壤”。只有通过调理,让人体内在的 “土壤” 变得肥沃,为毛囊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生长环境,外在的 “头发幼苗” 才能茁壮成长,最终实现脱发问题的有效改善。因此,对于每一位脱发患者而言,都需要给身体和头发足够的时间与耐心,相信科学的调理方法,坚持正确的生活习惯,才能逐步实现头发的健康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