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容易掉头发?建议:多吃4食物、滋养头皮,头发乌黑又浓密

发布时间:2025-09-05 18:29  浏览量:12

有的人觉得到秋天掉点头发不算啥,反正头发也不是一次掉光的。但也有人,洗完头望着排水口那一团黑乎乎的发丝,心里直发毛。谁也不想年纪轻轻,发际线却先撑不住了。

问题不在于掉几根头发,而是这种掉法有没有超过正常范围?有没有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某种信号?

头发不是一根根独立生长的草,它是身体代谢的“末端产物”。当身体优先保障心、肝、肾的运作时,营养供不上,头发就是最先“被牺牲”的那一类。

尤其是秋天,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大,皮脂腺分泌不稳定,头皮环境一下子就变得敏感、脆弱。这时候头发掉得多,并不是因为“秋风扫落叶”。

而是油脂分泌紊乱、角质堆积、微血循环变差,毛囊没营养,头发自然就掉了。

但很多人关注的只有头发本身,却忽略了“头皮”的状态。就像种庄稼,庄稼长不好,不是因为秧苗不好,而是土壤出了问题。

真正的养发,不是拼命用各种洗护产品,而是从源头上养“土壤”。

头皮是头发的土壤,毛囊是种子,营养是水肥。三者缺一,头发注定长不好。

说到营养,有些食物确实对头皮血运、毛囊活性有帮助。不是那种打广告的“神药”,是真正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发挥作用的。

不是所有补品都能补头发,有些越补越油,反而堵住毛囊。

黑芝麻,不是“乌发灵丹”,但确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亚油酸,对改善头皮微循环有帮助。

关键是它能帮助脂质代谢,减少皮脂腺的异常分泌。头皮油腻,毛囊环境容易恶化,长期如此,不掉发才怪。

但别生吃或者干嚼,效果打折。最好是炒熟磨粉,搭配粥或者牛奶吃,吸收才更好。

再说一个被低估的东西——紫薯

紫薯中的花青素,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头皮细胞老化快,毛囊的生长周期就会被打乱,容易提前进入“休止期”。

而花青素可以延缓这种过程,给毛囊更多“活着”的机会。

而且紫薯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间接改善身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这一步很关键,光补铁、补锌,吸收不上来也白搭。

说到补铁,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猪肝。这但也别忽略了南瓜子

别小看这小玩意,里面的锌含量不低。锌是毛囊细胞分裂的必需元素,缺了它,头发很容易变细、变黄、提前脱落。

而且南瓜子中的植物固醇还能调节体内的雄激素水平,这对那种“额角稀疏”的人尤其重要。

不过一次别吃太多,油脂含量高,吃多了反而容易长痘

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护发食物”:黑豆。黑豆中的异黄酮结构和雌激素相似,对女性尤其友好。

更重要的是它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多种B族维生素,能直接参与角蛋白的合成。角蛋白就是构成头发的“原料”。

煮熟后打豆浆喝,或者和糯米一起做成饭团,也比直接煮烂更容易吸收。

这些食物不是“吃了就长头发”的魔法,而是通过调理身体状态,改善头皮生态,给毛囊创造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

头发的生长周期一般是2到6年,不是一吃就见效的事。关键是身体里那个“发电厂”——毛囊,得一直有电、有水、有营养。

讲再多养发食物,也得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但这里不是说“不要熬夜”“多运动”这种笼统的建议。

而是要理解,熬夜其实是让副交感神经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血管收缩,毛囊供血减少,头发自然干枯脱落。

而运动,是为了激活内源性抗氧化系统,清除自由基,减少毛囊微炎症,而不是为了“出汗排毒”这种说法。

头发的健康,其实是身体内部运行的一面镜子。

肝脏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失衡、甲状腺激素异常……都会反映在头发上。掉发是结果,不是问题的起点。

所以只盯着掉发,去买各种昂贵洗护品,甚至盲目植发,都是治标不治本。

真正的调理,是从饮食、睡眠、压力管理多方面入手。

但如果掉发已经明显加重,尤其是局部稀疏或斑秃,建议尽早就医检查激素水平、微量元素、甲状腺功能等指标。

因为一旦毛囊闭合,错过最佳干预期,再多食补也无济于事。头发是个慢项目,急不来。它不是在和你斗气,而是在按照它自己的节奏生长。

而你要做的,是别去打乱这个节奏。日常生活中对头皮多一点关注,不要等到头发掉得一把一把,才想起去“养”。

洗头水温别过高,40度以内就行。太热会破坏头皮屏障。洗发水不是越贵越好,关键是配方温和、pH中性,减少头皮刺激,才是第一要务。

秋冬季节尽量减少使用电吹风的热风,尤其是贴着头皮猛吹,也容易加重毛囊负担。饮食上,不是多吃肉就补得上营养。动物蛋白摄入过多,反而会加重皮脂分泌,堵塞毛孔。

搭配植物蛋白、膳食纤维,才是更平衡的方式。精加工的糖分摄入过多,会引起胰岛素波动,间接影响激素平衡,也和雄激素脱发有关。

女性在产后、哺乳期、或者更年期前后,出现掉发增多,是激素波动的正常表现。但若持续超过半年,建议排查是否有铁缺乏性贫血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问题。单靠食疗未必能解决,需要配合医学干预。

男士则更要关注DHT(双氢睾酮)水平,这是导致雄激素脱发的元凶之一。而辛辣、高脂饮食、长期情绪紧张,都会刺激DHT分泌上升。

要不是头皮没感觉,可能早就知道它“发炎”了。说到底,头发不是独立存在的装饰品,它是身体状态的延伸。掉发是一种信号,一种提醒,一种身体的“不满”。听懂了,才能从根上解决。秋天掉发,不该被忽略,也不必恐慌。

懂得怎么吃,怎么养,顺着身体的语言去调整,头发自然慢慢就回来了。

不是靠奇迹,是靠日积月累的修复。

参考文献:

[1]王晓文,陈建华.植物营养素对毛囊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4,21(10):112-116.

[2]刘颖,张磊.头发脱落与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3,50(14):2638-2642.

[3]李涵,赵志强.膳食营养干预在非瘢痕性脱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25,33(03):18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