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外调水油平衡,内养精血,长出来的头发就会维持不再掉

发布时间:2025-08-30 15:06  浏览量:13

在诊室中,常遇到许多受脂溢性脱发困扰的患者。他们大多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头发细软稀疏,一天不洗就油腻打绺,脱发量也大。

不少人无奈地告诉我:“曾医生,各种控油洗发水都用过了,生姜擦头皮也试过,不是很快复发,就是脱得更厉害。”

经过仔细询问,我发现他们往往还伴有头面部多油、口干口苦、身体困重、大便黏腻等症状。这已不仅是清洁问题,而是体内湿热上蒸,侵蚀发根的表现。

中医认为,这类脱发的关键在于“本虚标实”:“本虚”指肝肾精血不足,难以滋养头发;“标实”则为湿热蕴结,堵塞毛孔,导致发根松动。因此,单凭外洗或一味进补难以起效,必须内外兼顾、清补结合。

之前有一位三十岁的张先生前来就诊。他头发非常油腻,头顶部位头发逐渐稀疏,每次洗头都掉落很多头发,还伴有口干口苦、容易烦躁、早晨起床仍感疲倦。查看舌象,舌色偏红,苔黄腻;触摸脉搏,感觉滑而快。这是比较典型的肝胆湿热兼有肝肾阴液不足的表现。

针对他的情况,我为他开了包含茵陈、蒲公英、泽泻、女贞子、旱莲草、制何首乌、当归、丹参等中药的方剂。

服药约三周后,张先生回来复诊,他说头皮出油已明显减少,现在可以隔天洗一次头,口干口苦的感觉减轻,整个人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

继续服药一个半月后,脱发量减少近半,头皮出油情况进一步改善,原本油腻的头皮变得清爽,舌苔也从黄腻转为薄白。

两个半月后,可以看到头顶有细软的绒毛长出,整体发质似乎也坚韧了一些,这让张先生信心增强不少。当然,由于个人体质存在差异,见效时间和程度会有所不同,需要坚持调理。

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求本,必须一人一方。张先生属于湿热较盛兼有阴虚,因此治法上清利湿热与滋养阴血并用。但临床上,脂溢性脱发也有以脾虚湿盛为主要表现的,这类患者治疗需以健脾燥湿为主,常会用到白术、茯苓等药材;还有一类属于血热风燥,治疗就应侧重凉血祛风,可能会用到生地、丹皮等药物。

证型不同,用药方案完全不同,切勿自行对号入座或套用他人的药方。

除了中药治疗,日常生活调理也非常重要:

饮食上应尽量避免辛辣、油腻、过甜的食物和乳制品,以免助长体内湿热;

平时可以常用侧柏叶、皂角煮水洗头,有助于清洁、去油和止痒;

还要注意保持情绪平稳,尽量避免熬夜,因为熬夜最易耗伤阴血,助长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