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水稻“花而不实”综合技术措施
发布时间:2025-08-10 06:36 浏览量:3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花而不实”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表现为稻穗开花后无法正常结实,空秕粒率显著增加,严重时可导致减产30%以上,给农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将从“花而不实”的成因分析入手,系统阐述预防该现象的综合技术措施,为水稻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一、水稻“花而不实”的成因解析
水稻“花而不实”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环境条件、栽培管理、品种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综合体现。深入了解其成因,是制定科学预防措施的前提。
从环境因素来看,温度是影响水稻开花结实的关键因子。水稻开花期对温度较为敏感,适宜温度通常在25-30℃之间。当遭遇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的低温天气,或开花时段出现低于17℃的低温时,会导致花粉发育不良、花药开裂受阻,进而影响授粉受精过程,形成空秕粒。反之,高温同样会造成危害,当日平均气温超过35℃,或开花时段温度高于38℃时,花粉活力会迅速下降,柱头水分蒸发过快,也会导致“花而不实”现象的发生。
水分管理不当也是引发“花而不实”的重要原因。水稻开花结实期需要充足但不过量的水分供应,此时若田间长期积水,会导致土壤透气性差,根系缺氧,吸收功能减弱,无法为穗部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而水分不足则会使植株蒸腾作用加剧,体内水分失衡,影响花粉和柱头的正常发育,降低结实率。
养分失衡对水稻开花结实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氮素供应过多会导致植株徒长,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后期易出现倒伏和贪青晚熟,结实率下降;而氮素不足则会使植株生长瘦弱,穗小粒少,同样影响结实。此外,磷、钾元素缺乏会导致花粉发育受阻、灌浆不充分;锌、硼等微量元素的缺失则会影响花药壁的发育和花粉管的伸长,直接导致授粉失败。
品种特性与“花而不实”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品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存在差异,一些品种本身抗逆性较弱,在低温、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下,更容易出现“花而不实”现象。同时,品种的生育期长短也会影响其开花结实期与不良气候的相遇概率,生育期过长或过短的品种,在特定区域种植时可能因避不开灾害性天气而导致结实率下降。
病虫害的侵袭也会间接或直接导致“花而不实”。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会破坏植株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养分运输和积累;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则会吸食植株汁液或啃食叶片、茎秆,导致植株生长受阻,穗部发育不良,进而影响结实。
二、预防水稻“花而不实”的农业栽培措施
农业栽培措施是预防水稻“花而不实”的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品种选择、播种安排、水肥管理等手段,可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植株抗逆性,从源头上减少“花而不实”的发生。
(一)科学选用适宜品种
品种选择是预防“花而不实”的首要环节。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和种植制度,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结实率高的优良品种。在低温易发区域,应选择耐低温性强的品种,其花粉发育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低温对结实的影响;在高温频发地区,则应选择耐高温品种,确保在高温条件下花粉活力和柱头受精能力不受严重影响。同时,要注意品种的生育期与当地气候资源的匹配,使水稻开花结实期避开当地的灾害性天气时段,如低温冷害、高温干旱等。
(二)合理安排播种与移栽期
通过调整播种和移栽时间,使水稻的开花结实期处于气候条件最为适宜的时段,是预防“花而不实”的有效措施。应根据品种的生育期和当地的气象资料,精确计算播种期。一般来说,早稻应适当早播,避免后期遭遇高温天气;晚稻则要合理晚播,确保在低温来临前完成灌浆结实。移栽时要注意密度合理,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移栽密度,保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为植株生长和开花结实创造有利的微环境。
(三)优化水肥管理技术
科学的水肥管理是提高水稻结实率的关键。在施肥方面,应坚持“前促、中稳、后补”的原则,实现养分均衡供应。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为水稻生长奠定良好的养分基础;分蘖期适当追施氮肥,促进有效分蘖的形成;孕穗期和抽穗期则要注重磷、钾肥的施用,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花粉发育和灌浆结实。同时,要注意补充锌、硼等微量元素,可通过基肥施入或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避免因微量元素缺乏导致“花而不实”。
水分管理应遵循“浅水插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晒田控苗、深水孕穗、干湿壮籽”的原则。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要保持田间有浅水层,避免干旱缺水;灌浆结实期则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提高结实率。对于低洼易涝田块,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田间积水;而对于易旱田块,则要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确保关键生育期水分供应充足。
(四)加强田间综合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可以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减少杂草与水稻争夺养分和水分。中耕时间一般在分蘖期进行,深度以3-5厘米为宜,避免损伤根系。对于田间生长过旺的植株,可适当进行晒田,控制植株徒长,增强抗倒伏能力。此外,要做好田间清洁工作,及时清除病株、残叶,减少病虫害滋生和传播的机会。
三、预防水稻“花而不实”的环境调控措施
环境条件对水稻开花结实影响显著,通过采取有效的环境调控措施,可减轻不良环境因素对水稻的危害,降低“花而不实”的发生风险。
(一)低温防御措施
当预报有低温天气来袭时,可采取灌水保温的方法。在低温来临前,向田间灌深水,水深以10-15厘米为宜,利用水的热容量大、导热性小的特性,保持田间温度,减轻低温对稻穗的影响。低温过后,应及时排水,恢复正常的水分管理。
对于设施栽培的水稻,可采用大棚覆盖或搭建临时小拱棚的方式进行保温。大棚覆盖能有效提高棚内温度,为水稻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临时小拱棚则可在低温期间快速搭建,起到应急保温的作用。同时,可在棚内增设增温设备,如燃油热风机、电加热线等,在极端低温时进行人工增温。
叶面喷施保温剂也是防御低温的有效手段。保温剂能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减少叶片水分蒸发,提高植株抗寒能力。可在低温来临前1-2天,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增强植株的抗逆性,促进花粉发育。
(二)高温防控措施
在高温天气条件下,通过田间灌水可以降低田间温度。采用日灌夜排的方式,即白天向田间灌水,降低土壤和空气温度,夜间将水排出,促进植株呼吸作用。同时,灌水还能增加田间湿度,减轻高温干旱对水稻的影响。
在水稻抽穗开花期遭遇高温时,可进行叶面喷水降温。选择在高温时段(如中午12点至下午3点)向叶面喷水,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降低植株体温,改善田间小气候。喷水时要注意均匀喷洒,避免水量过大导致田间积水。
合理种植高秆作物进行间作或套种,可利用高秆作物的遮荫作用,降低田间温度。如在稻田周边种植玉米、高粱等作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温对水稻的危害。但要注意高秆作物的种植密度和距离,避免影响水稻的通风透光。
(三)其他环境因素调控
对于易发生干旱的地区,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水库、水塘等蓄水工程,确保在干旱时期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干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在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要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水稻对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较为敏感,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会导致叶片枯黄、结实率下降。通过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预防水稻“花而不实”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病虫害是导致水稻“花而不实”的重要间接因素,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保护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确保开花结实过程顺利进行。
(一)病害防治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危害叶片、穗颈等部位,其中穗颈瘟会导致穗部结实率大幅下降。防治稻瘟病应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其次要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在发病初期,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重点喷施穗颈部位。
纹枯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侵入穗部,影响养分运输。防治纹枯病要加强田间通风透光,合理密植,避免田间郁闭;发病初期可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喷药时要注意喷施叶鞘部位。
稻曲病主要发生在水稻灌浆期,会导致谷粒变成墨绿色粉状物,影响结实。防治稻曲病要在水稻破口前5-7天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喷雾,同时要注意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量。
(二)虫害防治
稻飞虱以吸食水稻汁液为生,会导致植株生长衰弱,严重时可造成“穿顶”现象,影响穗部发育。防治稻飞虱要加强监测,在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用药,可选用吡蚜酮、噻虫嗪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要保护天敌,如蜘蛛、青蛙等,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虫口数量。
二化螟会蛀食水稻茎秆,导致植株倒伏、穗部不实。防治二化螟要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可通过深水灭蛹、处理稻草等方式减少虫源;化学防治则要在卵孵化高峰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药剂喷雾防治。
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卷叶危害,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防治稻纵卷叶螟要在幼虫孵化期和低龄期及时用药,可选用阿维菌素、茚虫威等药剂喷雾防治,注意喷施叶片背面,提高防治效果。
五、结语
水稻“花而不实”是制约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其发生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预防“花而不实”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环境调控到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入手,构建全方位的防控体系。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预防方案,充分发挥各项技术措施的协同作用。同时,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掌握水稻生长动态和环境变化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通过不断优化技术措施,提高水稻抗逆能力和结实率,实现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生产目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 上一篇:高产小麦经验总结
- 下一篇:洗地机哪个牌子最好最实用-选择最合适的家庭清洁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