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发黄就着急收获?这4种发黄是“假信号”,3点建议保产量
发布时间:2025-05-15 23:32 浏览量:2
随着时间的临近,多地小麦即将进入收获高峰期。一些朋友认为,小麦发黄了就是成熟了,就忙着去收获,结果产量不高,后悔莫及。
小麦成熟的标志之一确实是小麦发黄,但是,小麦发黄不一定代表小麦成熟,听起来有点拗口,实际上需要农户们格外注意。
小麦成熟后,叶片、茎秆和麦穗会自然变黄,到了生育后期,植株内的养分向籽粒转移,叶绿素分解,叶片、茎秆的养分也逐渐降低,呈现发黄。
用指甲按压小麦籽粒,如果质地坚硬,不易被掐破,那就可以收获了;如果小麦籽粒较软,呈浆糊状,那就代表还未完全成熟,即便叶片已经发黄,也不可以去收获。
小麦成熟期也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一般情况下,蜡熟期是最佳的收获期,乳熟期相对较早,完熟期又相对较晚了。
分辨乳熟期,可以用手指挤压小麦籽粒,会有乳状液流出;如果挤压后呈蜡状,茎秆仍有一定的弹性就是蜡熟期;至于完熟期,就是小麦籽粒完全变硬,茎秆干枯易折断。
1、干旱因素
如果当地长期无降雨,又没有灌溉浇水的地块,小麦因缺水导致植株脱水发黄。
比如今年华中不少地区,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情况下,一些保水能力差的地块,就提前“假熟”,小麦提早发黄。
2、干热风的因素
小麦进入灌浆期后,在满足高温、干旱、刮风的天气下,很容易形成干热风,它是一种气象灾害,能加速小麦植株衰老,导致小麦提早发黄。
3、病虫害因素
小麦在生长后期,田间也会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如果不去防治,也会导致小麦提前发黄“假熟”。
比如根腐病、纹枯病、锈病等会导致叶片提前发黄、枯萎,植株生长受阻,籽粒灌浆不足。
蚜虫、麦叶蜂等害虫吸食汁液或啃食叶片,造成叶片发黄、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
4、缺肥早衰
小麦在生育后期,很容易因缺肥而早衰,进而出现发黄现象。不仅是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还包含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如果长时间供应不足的话,都会导致叶片发黄。
其一,如果自家的小麦出现发黄,先判断是正常成熟还是异常发黄(上面已提到)。
如果是异常发黄,距离收获还有一段时间的话,还可以喷施一遍一喷三防,促进小麦籽粒灌浆。
如果是正常发黄,则要通过下面的步骤,进一步确实收获时间。
其二,通过小麦籽粒的硬度、颜色等,确定是否进入蜡熟期。
上面已经提到,用指甲挤压小麦籽粒,如果挤压后呈蜡状,茎秆仍有一定的弹性就是蜡熟期,就可以收获了。
其三,也根据天气趋势决定收获时间。如果当地的小麦已经成熟,查看天气预报,后面会有降雨。
那么建议在降雨来临前进行收获。如果等到降雨后再收获,一方面,增加了倒伏的几率,另外一方面,增加了小麦籽粒发芽的几率,影响最终的产量和品质。
综合上述内容,如果小麦发黄了,并不一定代表可以收获了,也有可能是“假熟”。
希望大家看完本篇内容后,会有所收获,做好小麦的收获工作,力争产量最大化。
问问大家,你往年如何判断小麦收获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