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徽映麦浪 护航丰收路——酒泉市公安交警为夏粮归仓铺就安全顺畅的丰收通道

发布时间:2025-08-08 11:38  浏览量:2

盛夏的酒泉乡村,金色麦浪在热风里翻滚,收割机的轰鸣与农人的笑语交织成丰收序曲。在这幅繁忙的丰收图景中,闪烁的红蓝警灯格外醒目——酒泉市公安交警扎根田间地头,用科学调度的勤务、细致入微的守护,为夏粮归仓铺就安全顺畅的丰收通道。

“老乡,收割机后斗不能载人,麦茬路坑洼不平,摔了很危险。”8月1日清晨,肃州区总寨镇的村道上飘着新麦的清香,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邢超正和队友逐车检查过往农机。

为让粮食运输“不卡壳”,肃州公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队早已算好“农时账”。高速收费站增派警力,引导外地农机高效通行,避免陌生车辆走冤枉路;对主要物流通道加密巡逻频次,确保运粮车队“动起来、不堵着”;农村田地周边设临时执勤点,实时疏导田间地头的车流。

“夏收就像跟老天抢时间,我们多跑几趟,老乡就能少等一会儿、多收一点。”邢超说,“针对三夏车辆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我们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既守住安全底线,又解决实际难题。”

安全隐患排查同样精准对接农需。交警循着粮食运输轨迹,对通往粮库、收购点、加工企业的道路逐一“过筛子”,事故多发地段和易堵路段被一一登记造册,增设的标志标线、防护设施很快“上岗”。

“‘病车’绝对不能上路。”邢超说,我们对粮食运输车辆实行“逢车必检”,从刹车性能到货物捆扎,不放过任何细节。遇到车辆爆胎、油路堵塞等突发情况,执法服务站秒变“便民点”,扳手、千斤顶成了常备工具。

“您看这起事故,就是农用车载人转弯时侧翻,多危险。”8月1日上午,在肃州区银达镇集市上,交警指着案例图给村民讲解。交警手里的宣传资料印着“三夏安全顺口溜”:“收割机,别载人,人货混装祸上门;骑电车,戴头盔,乡村道路防磕碰”。通俗易懂的短句配上漫画,不少老人特意将宣传资料揣进兜里,说要带回家教孙娃子。

“现在收麦子,村里农机多、车辆也多,交警反复提醒,安全问题我们肯定记心上。”银达镇黑水沟村村民孙小伟说。他翻着微信群,里面是交警发的实时提醒:麦秸秆别堆路边挡视线、傍晚收工先检查车灯。他说,就连村上的老人都知道“亮尾”行动——给农用车、收割机贴反光条,傍晚作业能“被老远看见”。

早晚高峰时段,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及学校、农场周边,总有交警和劝导员巡逻的身影。他们紧盯务农务工人员集中的车辆,重点查处超员、违法载人、酒醉驾等行为,用“铁手腕”守护“烟火气”。

农忙期间,农村交通呈现“农机多、货车密、早晚忙”的特点。酒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交通安全宣传科科长陈刚介绍,全市交管部门对农村急弯、平交、临水路段道路安全隐患进行详细排查,联合相关部门增设警示标识、完善防护设施,消除路面安全隐患。“我们会继续跟着农时走、围着农事转,让警徽始终映在丰收路上,让老乡收得安心、运得顺畅,这是我们对丰收最好的守护。”陈刚说。

酒泉融媒记者:米静 王钰涵

编辑: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