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露点仪:破解火电厂锅炉“低温腐蚀”困局,守护设备安全运行

发布时间:2025-08-07 09:23  浏览量:2

酸露点的形成与腐蚀危害

酸露点本质是烟气中硫酸蒸汽(H₂SO₄)开始凝结为液态的临界温度。其形成源于含硫燃料燃烧的链式反应:

硫化物转化:煤或油中的硫燃烧生成SO₂,在过量氧气和催化剂(如Fe₂O₃)作用下,约1%-3%的SO₂进一步氧化为SO₃。

硫酸蒸汽生成:SO₃与烟气中的水蒸气反应:SO₃ + H₂O → H₂SO₄。

露点抬升:硫酸蒸汽的存在显著提高凝结温度——例如水蒸气露点仅41-52℃的烟气,当硫酸蒸汽浓度达10%时,酸露点可飙升至190℃。

酸露点仪

一旦烟道壁温低于酸露点,硫酸液滴便迅速凝结,引发三重危害:

设备腐蚀穿孔:硫酸腐蚀金属,导致空气预热器管束泄漏、烟道减薄,寿命缩短30%以上。

余热回收效率下降:为避腐蚀被迫提高排烟温度,每增加10℃煤耗上升约1%。

污染物排放增加:凝结酸液吸附粉尘形成硬垢,增加脱硫系统负荷,同时加剧SO₃生成。

酸露点仪

在火电厂防腐体系中的关键应用

1. 空气预热器冷端防护

空气预热器是腐蚀重灾区,其壁温近似烟气和空气温度的平均值。当入口空气温度低时,冷端壁温极易低于酸露点。加装酸露点仪后:

实时监测烟气酸露点温度(Tₐ);

动态调节热风再循环比例,使壁温恒高于Tₐ 5-10℃;

某600MW机组应用后,预热器泄漏率下降76%,检修周期延长至3年。

2. 排烟温度精准控制

传统设计为防腐蚀预留过高温度裕度。酸露点仪助力打破这一困局:

在锅炉尾部烟道连续监测Tₐ;

将排烟温度控制在Tₐ+1~3℃的临界安全区;

每降低10℃排烟温度,可回收余热15MW,年节煤约3000吨。

3. 脱硫系统入口监护

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需严格防结露。酸露点仪提供:

入口烟温与Tₐ的差值预警;

联动喷淋系统调节水量,避免低温结露堵塞除雾器。

在绿色电力转型的浪潮下,酸露点仪已从单纯的“测温工具”蜕变为火电厂能效与安全的核心调控枢纽。它破解了低温腐蚀与余热回收的长期矛盾,使排烟温度降低20-50℃成为可能,单台百万机组年减碳可达万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渗透,这一“腐蚀哨兵”正融入电厂数字孪生系统,在虚拟空间中预演每度烟气的腐蚀边界——让无形之酸显形,令腐蚀之患止步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