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科普】大多数为自限性!如何应对突发的基孔肯亚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感染?
发布时间:2025-07-16 07:08 浏览量:17
突发!广东佛山通报境外输入基孔肯雅热疫情,全区已累计确诊478例!
基孔肯亚热为基孔肯亚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其名称意为“身体弯曲”或“弯腰走路”,因为这种感染会导致严重的关节和肌肉疼痛。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是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病毒的宿主。本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北方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基孔肯雅热的症状通常在被感染蚊子叮咬后 2 至 7 天内出现。孕妇围产期后期感染病毒可发生母婴传播引起新生儿感染,但没有经母乳传播病毒的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美国已有获批的基孔肯亚热疫苗,但目前没有针对相关感染的治疗方法。感染治疗的目标是通过休息、补液和对乙酰氨基酚(Tylenol 等)药物来减轻症状。在排除症状与基孔肯雅热症状相似的感染前,请勿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Advil、Motrin IB 等)或萘普生钠(Aleve)。基孔肯雅热很少引起严重问题或导致死亡。许多患者在几周内即可好转。但有些病毒感染者则可能出现持续数月或数年的关节和肌肉疼痛。若关节和肌肉疼痛持续存在,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可能会有帮助。请咨询医疗护理专业人员以获取建议。
基孔肯亚热此前仅存在于在非洲和亚洲,但自 2004 年以来,该病开始迅速传播。现在,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群的居住地均存在导致感染的风险因素。其中包括美洲、非洲、亚洲、欧洲、加勒比群岛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屿。
病毒来了,我是否应该担心?
很少有重症,可自愈,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所以其实无需担心。
许多感染病毒后人不会出现其他所谓严重症状,且在 1 到 2 周即可好转。但有些人则可能出现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关节和肌肉疼痛。这称为慢性基孔肯雅关节炎,至少 40% 的病毒感染者会受到影响。
基孔肯亚热很少导致死亡。但在某些人群中,该病毒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高风险人群包括老年人、存在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慢性医疗状况的人群、幼儿,以及可能将病毒传播给胎儿的孕妇。并发症包括严重的眼睛、心脏和神经问题。既往感染者很可能会产生免疫力,未来不再被感染。
如何预防感染?
有感染基孔肯亚热风险的成年人可以选择接种疫苗。有一款疫苗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这是一款单剂注射剂,含有经过弱化的基孔肯雅病毒。
如果您计划前往已知有基孔肯亚热疫情的地区,请注意预防感染。由于基孔肯亚热通过蚊子传播,而不会发生人际传播,因此最佳保护措施是预防蚊子叮咬。为防止蚊子叮咬,请遵循以下建议:
使用含 DEET 或派卡瑞丁的驱虫剂。查看驱虫剂是否已在环境保护局完成注册。
穿长袖长裤。
尽可能清除积水。
在室内使用纱网、空调和蚊帐保护自己。
如果您已怀孕,特别是处于孕晚期,请勿前往任何有基孔肯亚热疫情的地区。您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并导致严重并发症。
如果您是老年人或存在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医疗状况,出现重症的风险会增加。请尽量避免前往持续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地区。
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您认为自己或家人可能患上基孔肯亚热,请就医。如果您最近去过持续暴发疫情的地区,这点尤其重要。医务人员可能会安排血液检测,以检查您是否患有基孔肯亚热或类似疾病。如果您患上基孔肯雅热,请预防蚊子叮咬,以防止病毒传播
小贴士:什么是基孔肯亚病毒(CHIKV)
CHIKV是一通过蚊子传播的病毒披膜病毒科病毒家族,为单链正向RNA病毒(ssRNA), 该病毒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从一名发热患者体内分离。为有包膜的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 65 nm。约12 kb的基因组RNA(gRNA)包含两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非结构多聚蛋白和结构多聚蛋白。
CHIKV 的初始复制发生在感染皮肤驻留细胞(例如表面表达高水平 Ly6C 的真皮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基质细胞 (MSC) 和表达 CD1a 的朗格汉斯细胞)。之后, CHIKV 进一步复制发生在外周器官中,包括淋巴结、脾脏,在严重情况下,还会在肝脏、脑和其他器官中发生。
目前,正在研发的最先进的 CHIKV 疫苗是 VLA1553,这是一种减毒活单剂量疫苗。继 2018 年和 2021 年分别获得 FDA 快速通道和突破性疗法认定之后,该疫苗于 2022 年 8 月开始向 FDA 提交完整的许可申请,目前已上市。VLA1553 疫苗是使用 2006 年留尼汪岛疫情期间分离的 CHIKV ECSA 毒株 (LR 2006-OPY1) 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