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阀门厂: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坚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7-08 18:01 浏览量:18
百年阳阀启示录(三)
我们都有想拼尽全力去保护的人。而最好的保护,就是遵守规矩,不断学习,静静做好自己的事
会议室北墙的荣誉榜被晒褪了色,泛黄的老照片里,秦长清脚踝的烫疤,张海军磨亮的第三颗纽扣、赵爱花卷了毛边的笔记本,在午后的光尘里连成一道岁月的年轮。
一九六九年,秦长清被分配到阳阀铸造一车间。“铸工岗位环境艰苦,常年与高温为伴,每一个步骤都要小心谨慎。现在我脚上还有一些疤,就是当时不小心被滚烫的铁水溅起来烫伤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期,阳阀经历了产品滞销到扭亏为盈的巨大转变。秦长清说,第一份外贸订单穿过太平洋抵达阳阀时,我正跪在砂箱前雕琢Z44双板闸阀的呼吸孔。尽管过去了几十年,他依然清晰记得产品型号和制作流程,“把模具放进砂箱,留好水口,再将一千三百度的铁水倒入水口,冷却后翻模、搬模,翻模得像掀新娘盖头那样温柔……”阳阀人以厂为家,为厂骄傲,加班加点赶任务没人抱怨,没明没夜搞生产大家也心甘情愿,“阀门虽小,责任重大”,成为阳阀人不灭的精神之光。
张海军获得“金牌工人”称号那日,他正站在车床前演示公差调整,游标卡尺的银光游走如剑,削下的铁屑旋成勋章的形状。新来的学徒发现,师傅工作服第三颗纽扣总闪着异样的光——那是经年累月被阀门螺纹打磨出的铜色包浆,暗藏着二十三载与毫米较劲的执拗。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工作中的韧劲,张海军荣获“劳动模范”称号;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不懈的努力,他又被评为首席员工。张海军说:“阀门虽小,责任重大。”这八个字,既是师傅对他的教诲,也是他传帮带新工人时的口头禅。多年来,他不仅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员工,并且用一丝不苟的精神态度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阀门虽小,责任重大。这句朴实的话,早已深深烙印在阳阀人的心里,成为他们的行动准则和奋斗信念。就像赵爱花,“干不完活,绝不回家”就是她履行责任最坚定的承诺。
二〇〇六年,阳阀接了一批卸料阀的订单。交货时,客户不满意,公司前后派了几拨人去处理问题,结果来来回回一个多月还没能解决。最后,赵爱花出马。
深夜的戈壁滩,赵爱花趴在卸料阀下方抢修,扳手滑脱的脆响惊醒了值班室打盹的张师傅,只见四个维修工正托着钢板,赵爱花的头发已经被电焊火花燎焦了一绺。“那一批订单数量很大,涉及好几个工段。每个工段出现的问题又不同,我针对不同问题确定了相应的补救方案。”七月流火,来参观的领导的轿车正碾过五十里盐碱地,此时阀门又出故障了。赵爱花当时在另一个工段维修,得到消息后,赶紧跑去紧急处理。因为上楼时太着急,脑袋碰到楼梯上,起了个大包。焦化工地的维修人员看到她一个女同志为了抢修冒着汗跑来,脑袋上还鼓着个大包,都被她的敬业精神感动,主动给她打下手,该加多厚的钢板,该怎么焊接,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在领导参观前抢修好了。赵爱花忍着疼坚持把现场处理干净,生怕凌乱的抢修现场影响了客户的企业形象。
又有一次,汽车装满焦炭正准备发车,卸料阀坏了,渗漏的焦炭流淌成一条墨河,出故障的四台阀门在月光下张着狰狞的巨口。赵爱花二话不说,马上跟技术员投入抢修。当晨雾漫起,上班的工人们看到一夜未睡的赵爱花脸色发青,疲惫到几乎站不住。负责焊接的技术师傅,连头发都竖了起来。
维修任务完成后,焦化厂开了个座谈会感谢赵爱花一行。会上一位女领导说,女同志们出差最多十天半个月就紧想回家了,赵工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一待就是四十五天,真是不容易。赵爱花抹去落在图纸上的泪,“怎么能不想家呢?听见卸料阀合拢的咔嗒声,就像是家门落锁的声音。孩子才六岁,每次打电话都是孩子在那头哭,我在这头掉眼泪。但是,厂里派我来是处理问题的,不把问题解决掉,我就不能回去。”
责任,是阳阀人的精神底色,更是阳阀的社会担当。上世纪八十年代,阳阀从公私合营的小厂转变为国营企业的过程中,主动接收了晋东化工厂分流的一批领导干部和技术工人。这二十多名训练有素的人才,带着国营大厂的优秀基因,为阳阀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阳阀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〇二〇年,水泵厂停产。阳阀再次扛起国企的社会责任,接手恢复水泵生产。在保持多级泵产品的基础上,扩大耐酸泵服务范围,进一步开发化工泵系列。二〇二三年,阳阀统一筹划泵阀事宜,为耐酸泵公司派遣管理领导、技术领导、销售和生产人员,全力培育水泵生产管理。二〇二四年底,耐酸泵完成产值二千多万元,实现营收一千五百万元,不仅帮助水泵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也为阳阀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舞者,讲究的是自己的轨迹和节奏。所谓“舞蹈”,就是八个字——法度谨严,变化出奇,意味着有规矩、有约束、有边界,更鼓励大胆创新。好的企业,都是长袖善舞者
二〇〇八年,技术室搬迁。工人们在档案柜深处翻出个旧搪瓷缸。缸底沉淀着土焦与机焦的灰烬混合物,杯壁“劳动光荣”的红字褪成了铸铁色。时光倒退三十年,谢贤村端着搪瓷缸蹲在冲天炉前记录第三十七组数据,土焦燃烧的青烟把笔记本熏成黄褐色,缸底沉着层铁灰色的焦末。
“我有专业知识,又有长期在铸工一线的工作经验,调到技术室后,我就想着用土焦替代机焦降低成本。”当时,熔化铁水主要依赖机焦,但机焦价格昂贵。“机焦的发热产值是五千大卡上下,土焦的发热产值也能满足五千大卡,如果把土焦的磷、硫等有害成分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就可以用土焦代替机焦,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试炉那天,风压表指针在玻璃罩后痉挛般颤抖。老司炉工望着翻涌的暗红色铁水,扯开嗓门唱起了晋剧《打金枝》。“当时的设计为厂里节约了多少成本我具体不清楚,但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给我颁发了三等功证书。”
技术创新,是阳阀发展的灵魂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阳阀就拥有了市级技术中心;二〇〇五年,成功建立省级研发中心;二〇一八年“赵爱花劳模创新室”的成立,更是为技术创新注入新活力。
一次,阳阀承接了邯郸钢铁厂一批耐磨尘气蝶阀订单,要求是阀体寿命必须达到一年。当时,市场上的阀体寿命几乎都在半年以内。“赵爱花劳模创新室”随即开展技术攻关。赵爱花几次爬上邯钢高耸入云的高炉铁梯,“五十米高的铁梯在热浪中微微震颤。我攥住发烫的扶手,一步跨两阶地攀爬。安全绳在腰间晃荡,汗珠顺着安全帽系带滚进工作服领口,热风裹挟着金属碎屑扑在脸上,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放过任何细节。”回到阳阀后,她亲自确定设计方案,从材质选择到结构设计,再到技术保障措施,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考量。现场测试那天,压力表指针稳稳停在2.5MPa时,欢呼声惊飞了厂房屋顶的麻雀。
赵爱花在阳阀工作三十多年,带头解决的技术难题上千项,取得国家专利四十多项。有人问她秘诀,她说,“好技术都是铁水浇出来的,要耐得住一千三百度的寂寞。”
近年来,阳阀又组建了由副总经理梁志宝带头的三十九人研发队伍,技术研发人数占全厂职工的百分之十五。对待技术人才,阳阀高看一眼,厚待三分。一方面,用优厚的待遇留人:研发中心人员高于全厂平均薪资,且拥有独立的二次分配权。另一方面,不拘一格降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二〇一五年入职的韩晓君,在研发中心工作五年后,到水泵厂锻炼三年,如今已成为中层干部,全权负责水泵的技术管理工作。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的贾宁和煤专毕业的杨彦光,也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项目组长,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二〇二四年,借助市委人才办组织的“带编入企”人才引进工作,阳阀又迎来了两名研究生。公司为他们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包括不低于事业单位的工资、五险二金、食堂餐补、接送车以及人才公寓等。
企业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产品与技术的竞争。阳阀的技术创新与阀门市场的订单争夺战一直在赛跑。然而,近几年阳阀产品重点倾斜的焦化钢铁行业,受国内产能过剩的影响,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公司跟进的大项目延缓建设,部分中标项目客户也请求延期供货。阀门生产企业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严峻形势。
“市场内卷的症结在于产品的同质化,所以,我们阳阀就打产品‘差异化’的牌,将技术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营收和效益提升的最大增量。”职代会上,李国喜为阳阀指出发展方向——坚定做重要的事,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
阳阀将目光锁定在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的球阀开发研制上。公司成立了新能源开发组,高级工程师赵爱花负责技术工作。二〇二三年,温州五金城。赵爱花蹲在摊位前用游标卡尺测量密封圈槽宽。随后,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三个不同厂家的样品摆在水泥地上对比,从球阀材质、零部件结构、密封圈特殊要求等,任何一个小零件都不放过。笔记本里“零泄漏”三个字被反复描粗。“既要取人之长,还要补他之短。”赵爱花说,“把别人的产品琢磨透,才能做出有自己特色的产品。”
经过一年的努力,开发组共开发试制了四个型号规格的球阀,赵爱花个人就完成了3个规格,被公司授予“二〇二三年度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赵爱花说,“我开发的硬密封球阀DN200从设计到试制一次成功。硬密封球阀的产品规格只要大于五十,就允许有泄漏,而我设计的是二百的,密封达到了零泄漏。”新产品的研发成功,为阳阀在球阀领域弯道超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投资未来方可赢得未来。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任务。《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要推动全省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但是,氢气易泄漏扩散、极易爆燃的特性,对阀门质量要求极高。目前高端氢能阀门生产长期被欧美国家垄断,国内尚在起步阶段。阳阀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机遇。
鹏飞集团、美锦集团等焦化、化工企业都是阳阀多年的战略合作伙伴,阳阀曾为其提供了不下两亿元的各型阀门。眼下,以这些企业为链主的氢能源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为其研发并试制氢能源阀门,既服务了链主企业、还有机会成为链核企业,更是在国家能源发展中的提前布局。二〇二四年,赵爱花接到开发氢能用管线球阀的任务。
“氢能源阀门的标准比天然气阀门更高,比如说禁油,比如密封用的O型圈不是普通的氟橡胶,而是全氟醚橡胶等。”赵爱花从设计到试制全程跟踪,设计完成后,还联合兰州理工大学对产品进行应力分析、流场分析、有限元结构分析、火灾模拟等多项试验,全面验证产品性能。百年厂庆那日,氢能阀门在展台正式亮相。赵爱花抚过展品铭牌时,仿佛看到了历代阳阀人的汗珠,正沿着时光螺纹旋入新能源的黎明。
二〇二一到二〇二四年,阳阀生产总值年年上亿元,公司利润在阳泉市属国企中独占鳌头。阳阀将国企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阳阀人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全员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与日俱增。
百年阳阀,在风雨飘摇中诞生,于时代浪潮里沉浮。在困境的泥沼中,它艰难跋涉,披荆斩棘;在挑战的狂风里,它昂首挺立,砥砺前行。无数的阳阀人用智慧、汗水与担当,书写了一部交织着艰辛与荣耀、坚守与创新的传奇史诗。在未来的征程中,愿阳阀初心不改,勇往直前,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作者:山西省阳泉市 张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