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材资讯】西安交大最新Science综述!
发布时间:2025-07-09 12:04 浏览量:16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电子学院、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李飞教授团队受邀撰写的综述论文《面向下一代电机耦合技术的铁电材料》(Ferroelectric Materials toward Next-Generatio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ies)在《科学》(Science)期刊发表,这是该期刊发表的首篇关于压电材料与器件的综述论文。该文系统回顾铁电压电材料的发展,揭示高压电性的物理机制(自由能曲线调控),展示稀土掺杂晶体等材料的突破性性能,并指明环保化、低成本化、计算驱动设计的未来路径,为新一代电子与医疗设备提供材料基础。李飞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电信学部电子学院、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高翔宇副教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王博研究员,IEEE Fellow、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Dragan Damjanovic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陈龙庆教授以及IEEE Fellow、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张树君教授。
背景
1.铁电体的核心价值
铁电体因优异的压电效应(电能↔机械能高效转换)成为现代技术的关键材料。
2.现有材料体系
已开发锆钛酸铅陶瓷、无铅陶瓷、掺钪氮化铝薄膜、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弛豫铁电晶体等高性能压电材料。
3.应用场景
用于手机压电散热风扇(冷却芯片)、医用超声换能器(高分辨率成像)等设备。
4.当前挑战
新兴技术需更高性能材料(如压电风扇/电机要求更高压电系数以降低驱动电压和能耗)。
进展
高压电性实现原理
核心策略:诱导自发极化方向不稳定性,通过设计"平坦自由能曲线"连接多稳态极性态。
关键技术路径
组分工程:利用准同型相界(MPB)调控自由能曲线(受锆钛酸铅相图启发)。
结构调控:长程铁电畴有序排列、纳米尺度局域结构异质性→ 稀土掺杂弛豫铁电晶体实现迄今最高压电性。
新兴探索方向:陶瓷晶粒取向调控、电场驱动离子重分布、纳米尺度挠曲电效应。
展望
1.突破性新材料
压电系数 >2000 pC/N 的铁电陶瓷(比现有材料高4-10倍)
高压电性+高透光性的铁电晶体
2.应用潜力
下一代芯片冷却设备、自适应变焦系统、可穿戴/植入式/自供电医疗诊断设备。
3.未来研究方向
环保化:开发无铅/可生物降解铁电体
绿色制造:低温烧结、气溶胶沉积、仿生技术(降低能耗与碳排放)
低成本替代:织构化铁电陶瓷(兼具高压电性、高机械强度、低成本)
4.技术赋能
计算模拟:第一性原理计算、相场模拟加速材料设计
表征技术:原位原子级成像精准解析材料行为
免责声明: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用于复合材料专业知识和市场资讯的交流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若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