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锐评小伙砸窗通风,言辞犀利句句说到网友心坎,舆论风向反转

发布时间:2025-07-08 03:28  浏览量:20

文|木子

编辑|娱叔

暑期出游,最让人难受的莫过于路上的时光了。

因为客流量大的缘故,很多火车都是满载状态,本身夏天就燥热,又在密闭的空间聚集了这么多人,更是加剧了精神和肉体的烦闷。

不过好在,随着空调的普及,即便人多,气温也都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但前不久乘坐K1371次列车的乘客就没那么顺心了,列车在7月2日发生了脱线,被迫滞留了三个小时。

在这三个小时中,列车断电,空调无法正常使用,车厢内的温度也越来越高。

最终,一位乘客实在难以忍受高温,便拿起消防锤砸碎了车窗玻璃,以使车厢温度降低。

1、突发意外

虽然当时K1737列车就停在东孝站,但因为该站点为四等小站,并没有旅客候车室和乘降站台,为了安全考虑所有的乘客都只能滞留在车厢中。

不仅车厢内的乘务员在想办法降温,车厢外的相关负责人也正在调集八宝粥和矿泉水运送给车厢上的乘客,并且联系了10辆救护车做好了救助的准备。

但因为空调无法运作的原因,车厢内的温度越来越高,尽管乘务员已经将厕所等能打开的窗户全部打开,加速车厢内的空气流通,但作用也依然不大。

这时候有一个男子站了出来,他拿起了车厢内的消防锤,对着车窗玻璃就砸了过去。

即便后面有工作人员出面阻拦,但该男子还是将车窗砸坏,以求让车厢内的通风更为畅通。

只不过在破窗后,车内的气温并没有显著地降低,反倒是给乘务人员增添了工作量,安排人站在被打碎的车窗附近,以防有乘客趁乱跳车。

在列车恢复正常可以运行后,铁路公安也对破窗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

2、英雄还是罪犯

虽然这件事最后就这么收尾了,但不少网友却对处理结果颇有不满。

相当多的网友认为,当时车厢内的气温已经让很多人感到不适,而乘务员却“不作为”,这个小伙只不过是替有关部门做了他们早该做的事情。

因而觉得最后小伙被带走批评教育实在是太冤枉了,他们认为不仅不应该批评,反而应该表扬。

但也有知情人士透露,在列车故障后就已经安排专员对车厢内的气温和乘客状况进行跟踪检测。

当时车厢内气温控制在三十一度左右,按照规定和应急预案还远远没有达到需要通过破窗手段来降温的水平。

高温天气预警等级划分

再加上有同车厢的网友后来表示,虽然打碎了车窗,但因为室外温度也比较高,所以吹进来的都是热风,并没能显著缓解车厢内气温。

这一说法也让另一些人对小伙的“英雄”行为产生了怀疑,究竟是真的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又或仅仅是小伙自己在发泄呢?

其实针对这一问题,央视的评价就非常地犀利。

小央视频发视频表示,这一现象本质上体现的是应急处理能力的不足,真正的应急肯定不是让乘客在高温中忍耐三个小时。

诚然,作为事后诸葛亮和完全理性的“理性人”,我们能知道官方肯定有应急预案,三十一度的气温没有达到预警线,而且在维修好之后空调也就正常运行了。

但是代入小伙这个当事人的视角,我们很难确定他当时有怎样的理智思考。

他不知道这辆列车究竟要停多久,是马上就要开动了,还是需要等待一整天。

他更没办法通过专业的医学设备知道自己还能在高温中忍受多久,他只能通过体感感觉到自己已经热得受不了了。

也正因为考虑到了这一问题,铁路公安才并没有深究小伙打碎玻璃的责任,仅仅是做了批评教育而已。

这已经是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能对小伙作出的最为从宽的处理了。

但同样地,我们也不应该过分“神化”小伙砸碎玻璃的行为,因为从结果来看,这一举动也为现场处理增添了不少的混乱。

包括乘务员在内的每个人肯定都知道,这时候如果能够打开车厢让乘客透透风,焦躁的情绪就能得到缓解。

可问题是在没有旅客服务中心的小站点,如果真的放任乘客在夜晚独自离开,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

这一事件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小伙该不该砸车窗,而在于有关部门该如何完善自己的应急预案。

诚然,从医疗角度来说,三十一度的室内温度或许“热不死”,但这一温度对于乘客来说绝对算不上舒适了。

我们不能仅仅从保证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为出发点来设计紧急预案,更应该考虑到每一个乘客的舒适体验。

只能说这次意外,是在有关部门都作出了正确行动后导致的错误。

小伙的行为或许的确有些冲动,不应该被广泛地推广,但归根结底却还是因为有关部门没有及时满足乘客需求,而酿成的结果。

其实现在对于事件的处理结果,就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结果了。

毕竟按照相关规定,当时车厢内的情况还达不到“破窗求生”的标准,所以小伙肯定是会被带走的。

即便抛开砸碎玻璃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为了维修玻璃和进行检修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也都是不小的。

最后铁路公安仅仅只是进行批评教育而已,可以说已经是考虑到小伙行为事出有因的法外开恩。

但比起砸碎玻璃,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其实是乘务员对此类突发意外的应急处理能力。

很显然,在官方通报中我们可以看到乘务员已经做了能做的全部工作,但这些显然都不足以保障车厢内乘客的舒适。

而且即便气温真的控制在了三十一度,这个温度对于很多病人和老人来说也是十分难以忍受的。

如何加强对紧急情况的备案,让乘务员可以帮乘客解决问题,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

不仅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也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保障乘客的安全。

部分信息来源:

小央视频|列车故障乘客砸窗 砸破的不只是玻璃

北晚在线|火车滞留、男子砸窗,官方披露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