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专业摄影41年,深入重灾区助力救援:热爱成为事业的感觉真好
发布时间:2025-06-06 08:02 浏览量:7
我叫黄强@黄强阳光影像,60后,一个19岁起扛着大包小包器材到处跑的摄影师。
1982年,我响应号召入伍当兵,第一次接触摄影拍照,便喜欢上了将美好定格在瞬间的感觉。
我退伍返回农村后,不甘心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到县城寻找出路。
我曾与一纸改变命运的调令擦肩而过。但失之桑榆,得之东隅,最后凭借摄影的爱好,成就了我另一番事业。
我一拍就就拍了40年,我拍了50万张照片,修复了1万多张照片,我的摄影作品获得了数不清的奖项。
直到现在,我仍然手持相机,乐此不疲。
(2021年7月在抗洪抢险现场)
1963年,我出生在河南淇县县城外的太行山下,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
我的童年时光非常快乐。家的旁边有一条河,叫民主渠,专门用来灌溉农田。
小时候,我最喜欢夏天。每天放学后,和小伙伴在河边跑啊,跳啊。遇到灌溉的时候,就跳到河里去游泳,打水仗,像一尾尾自由的鱼儿。
因为玩得实在是太开心,经常在日落天黑时,我和小伙伴还在田野里奔跑。这时,村子里就会传出此起彼伏呼唤自家孩子回家的声音。
父母经常跟我说,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我不知道怎么才算是有用的人,但我很想成为诗人或者作家。
高中毕业后,我决定响应号召去当兵。家里有人当兵,全家还是挺光荣的。
(一岁半的我,可爱吧)
1982底,我来到了部队。我的工作是做放映和摄影宣传。没多久因为表现出色,当上了放映组的组长。
在那个年代,在大礼堂看电影,是战士们的最佳娱乐活动。
放映组在一个大礼堂,里面有暗室,有照相器材。有时,团里有一些比较重大的活动,领导就会说:“黄强,去,拿相机给大家拍个照,做个纪念”。
但那时候拍照还是用黑白胶片,跟现在数码相机可不一样。因此,光会拍还不行,还要自己冲洗。
冲洗工序多,时间长,最快也要两个小时,而且,稍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
记得有一年夏天,团里有个重大活动,拍完了照,领导要求我赶快把照片搞出来。
我钻进暗室,按照工序洗照片:胶片底板冲洗好、勾起来晾干、拿到放大器上放大、然后进行曝光。
(我在部队放映室)
暗室是一个非常密闭的地方,只有一盏灯,光线很不好,里面又闷又热,风扇的风一会就成了热风。我在暗室里来回转,热得一身汗。不一会儿就感觉口干舌燥。
我顺手端起桌子上的水杯往嘴里灌,一进嘴,才发现不对。原来,我把洗照片的药水喝进了嘴里。
我赶紧漱口,如今想想还挺后怕。你想啊,显影药水里有很多化学药水,比如菲尼酮、硼砂、录苯二酚等等,这些都是对身体有害、有毒,差点就搭上小命了。
这次以后,我再冲印照片就更小心了。
慢慢地,我听到越来越多领导和战士对我摄影工作的肯定,对我拍照和冲印照片技术的赞美。
我也越来越喜欢按下快门,将瞬间的美好定格在某一个时刻的感觉。
(我在部队训练)
而爱情的降临,对我来说,也像是一个美好瞬间的定格,被我认定了一辈子。
一次我回家探亲,有个亲戚来家里给我做媒,我父母就说你相看一下,行不行?我心想,看看就看看吧。
然后我就去了这姑娘的家,结果她没在家,一问,说是上班去了。我又去她工作单位找,结果又不在,说是去河南新乡了。到那参加新工人的培训,要十多天后才回来。
我的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如果等她培训完回来,不知下次什么时候能见上。
于是,我来到新乡,找到她们培训的地方,直接找到副厂长,这个副厂长跟我爸关系不错,我跟他说明了来意。
他就问我姑娘的名字,我只记得是个姓钱的姑娘。他说我们这里有两个姓钱的姑娘,你要看哪一个?
(这是我们一家人)
这可把我难住了,我并不知道具体名字。我想起介绍人说,这姑娘的父亲是厂里的保卫科长。
副厂长说:“我知道你说的是谁了,你等着,我给你喊去。”我赶紧拦住他:“她不知道我来,这样喊她过来,不太好,你把她叫办公室,假装跟她谈工作,我在别的地方看看就行!”
不一会儿,厂长办公室的门被敲开,进来了一个姑娘。
她皮肤白皙,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说真的,我一下子就被她迷住了。
回家后,我跟我爸妈说,这个姑娘挺好,只要她同意,我没意见。随后,我就回部队了。
幸运的是,我的一见钟情修成了正果,我现在的爱人就是当年我偷看的那个姑娘。
(我在台湾台北采风)
1986年底,我退伍了。当时国家的政策就是你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自谋职业。我不想务农,想走出去,去城里,去更大的地方。
1987年初,我进了一个机械厂,厂子里主要生产造纸设备用的磨浆机。一开始,我被分进了生产车间,成了一名车间工人。
后来领导听别人说我这个退伍小伙子不简单,三个月就掌握了很多生产设备的技巧。
于是我在第四个月被调到厂部办公室,负责厂部的各种宣传工作。
所以说,是金子都会发光,你只需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我向报社投稿,图文并茂地宣传我们厂的产品。由于我宣传做得好,我们厂子的设备出口到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领导对我的工作很满意。每次厂里开展重大活动,接待外宾,都会叫我去现场拍照片,写稿子做宣传。
5年后,我被调去了另一家搞畜牧业的公司工作。因为有以前的工作经历,我被董事长直接安排到办公室,负责整个公司的宣传。
(这是我的生活照)
董事长跟我同龄,是河南的风云人物,经常到各个地方作报告。每次他都会带上我,让我对现场进行拍摄。
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他被当时的河南省委书记召见,我陪他一同去了省长办公室。
那天,我在省长办公室里拍了很多我们董事长和省长交谈的照片,后来这些照片为企业的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我的工作是这么有价值。手中的相机,不仅能记录精彩和美好,还能记录历史的变迁,企业的兴衰……那一帧帧照片,就是证据。
我曾经给一位著名的领导人拍了很多照片,他逝世后,这些照片都被收藏起来了。
我每每想起,总是特别骄傲和激动。你想呀,会拍照的人那么多,能近距离给家喻户晓的敬爱领导拍照,这个的缘分,却没多少人能遇到。
(我在贵州采风)
后来,因为我的作品屡屡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很多人都知道了我。曾经认识的一个厂部领导把我介绍给宣传部的领导认识。
他对我赞誉有加,对我说:“你的摄影能力很强,应该去宣传部工作,现在宣传部有空缺,我有意向把你调过去,你怎么想?”
当时我简直是愣住了!你能想象我当时的心情吗?进宣传部工作,这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先别说进去之后就是铁饭碗了,光是听起来,也是很有面子的呀。
我激动地跟领导表示,一定会好好把工作做好,绝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临走时,领导跟我说:“小黄啊,你就回家等调令吧!”
我一边做交接工作,一边等宣传部的调令。但我左等右等,这纸调令始终没有下来。
一个月后,我发现宣传部的那个空缺已经安排了一个年轻人。我意识到,我去不了宣传部了。
(我和妻子在太行山采风)
直到现在,我都没搞明白,到底是哪个环节的原因不得而知。
但世间之事,经常是失之桑榆,得之东隅。我虽然没有去宣传部,但却在不久后进了文旅局,一直工作到现在。
我也更加明白一个道理,凡事不可强求,人生不能尽如人意,但只要你有实力,千里马总能遇到伯乐。
到文旅局后,我的工作算是完全跟爱好接轨了。
我主要负责对家乡的旅游和文化进行宣传和推广,还有各种会议的现场拍摄和报道。我拍照的技术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一天,有一个姓张的老干部拿着一叠老照片来找我。
他是一名参加过抗战的退伍老兵,因为准备出自传,需要用一些抗战时期的照片。
他递给我的20张照片,几乎都已损坏,照片模糊斑驳,要想恢复如初,真的很困难。
(我们摄影协会的同行)
看着他期盼的眼神,我说:“您把这些照片放这儿,我来试试看。”后来的一个多礼拜,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和正常工作,其它时间都猫在房间里修补照片。
这些珍贵的照片已经年代久远,我下载了很多种修复软件,对模糊的影像一点一点进行修复、矫正、对比。
一个多礼拜后,我打电话给老领导,让他来取照片。
拿起复原的照片一张张看完,他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感动地说:“简直跟以前一模一样,你太神了!”
这件事以后,很多人慕名而来找我帮忙拍照、修复各种照片,让我既充实又有成就感。
当然,也有人说,不就是一个拍照片的吗,咔嚓,按下快门,把照片打印出来就好了。
的确,摄影师这个职业,似乎并没有多高大上。但我发现,一张照片除了记录历史和美好,还可以是一种力量,用无声的宣传和呐喊,给人们带来震撼和感悟。
(和摄影友友们在一起)
2021年7月份,河南暴雨发大水,我们这里成了重灾区,很多战士都来救灾。
受灾严重的地方被封锁,车辆不能进,一切让路给运送物质和解救受困的群众。
我带着几个兄弟准备去现场拍资料,但因为水太深,进出只能用工程车。好容易才坐上一辆刚疏散灾民返回的工程车。
后来工程车把我们送到了一个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当我们乘坐冲锋舟来到了灾区的核心后,立即忙碌起来,抢拍救援队转移群众的各种照片、受灾情况等等。
后来,这些在灾区现场拍摄的照片大多都被新华网和河南日报采用,为当地的救援宣传、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驰援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策马太行山采风)
摄影这件事,我坚持了40余载。不知不觉,自己也到了耳顺之年。
一路走来,没有什么曲折离奇的经历,也没有波澜壮阔起伏的过往。无非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坚持自己的热爱,不断琢磨,最后让热爱变成了一生的事业。
我们总是听到很多人说:“不要将热爱当成自己的事业,会磨灭你的喜爱。一旦热爱的事情变成谋生的事情,喜爱就会变质。”
可是,回首我的前半生,回顾镜头下定格的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不正是我将自己的热爱转化为事业的清晰轨迹吗?
在我看来,想要把热爱发展成为一辈子的事业,那就要付诸相应的行动,把这件事做得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这样的热爱,才能成为我们发展成事业的资本。
祝福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找到热爱与事业之间的链接。踏踏实实,一步步往前,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口述:黄强】
【编辑:徐晓琴】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人间千面故事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