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一般制作流程
发布时间:2025-06-04 09:03 浏览量:9
站在茶庄或超市的茶专柜前面,我们常常会对琳琅满目的茶品心生赞叹,总会在满足自己欣赏的欲望之后,才会拿着选好的茶品依依不舍地离开。其实,我们见到的那些或精美或古朴的茶品都是经过了若干道工序加工之后的成品。那么茶到底是怎样制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茶的一般制作流程吧。
茶青是制作成茶的原料。所谓茶青就是从茶树上刚采摘下来的芽或叶子。一般的铁观音讲究要用“一芽双叶”的茶青作为原料。目前采摘茶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工采,一种是机采。手工采包括直接手摘、镰刀/小剪刀采割和大剪刀收采三种方式。不过,在这些采摘方式中,大剪刀收采和机采的方式很难诞生极品茶。另外,采摘茶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采摘的时机,既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
茶青采好之后,就可以进入成茶的制作流程了。一般情况下,茶青要经过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等众多工序之后才能成为初制茶。成茶之后,若要使外观变得更加美观,口感变得更加有味道,初制茶还需要被进一步地精制。精制之后,经过包装,我们在茶庄或是茶专柜见到的成品茶就出现了。
以上就是茶制作的一般过程。不过,茶的种类不同,制作步骤和制作工艺也会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尽管如此,这些步骤还是会在各类茶的加工过程中出现。所以,对这一流程进行详细的认知并不会扰乱我们的视听,反而会带给我们一份对于茶品的更加感性的认识。
1、萎凋
所谓萎凋就是把采下的鲜叶(即茶青)按照一定的厚度摊放,通过晾晒,使鲜叶呈现萎蔫状态失去水分的过程。因为只有使茶青失去一部分水分,空气中的氧气才能同叶胞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发生作用的范围极广,对于茶叶的香气、滋味、汤色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另外,茶青采摘后,要立即摊开,避免堆置。目前普洱茶的制作中常会出现叶底变红的现象就与堆置不当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类似现象发生,萎凋的时间和方式要按照茶青的采摘时间、鲜叶的嫩度、季节、气候以及厂家的设施和观念来确定。通常的萎凋方式有日晒萎凋、热风萎凋、静置萎凋、摊浪萎凋等四种。
2、发酵
发酵是制茶过程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我国的六大基本茶类就是综合了茶色和发酵程度的标准进行划分的。其实,发酵的过程并不复杂,因为它只是一种单纯的氧化作用,所以只需要将茶青放在空气中就可以。
就茶青的每个细胞而言,必须要先经过萎凋才能引起发酵,然而,若是从整片叶子来看,发酵是随萎凋的进行而进行的,略有不同的地方是发酵过程中的搅拌和堆厚会在萎凋的后段加速进行。
3、杀青
所谓杀青就是通过高温来杀死叶细胞,抑制发酵的发生。目前通行的杀青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炒青。我们平常喝的茶绝大部分都是炒青的杰作。另一种叫做蒸青。日本的玉露、煎茶、抹茶等多是蒸青的产品。
4、揉捻
等茶青成熟之后,从表面上看,茶青似乎已经干了,但实际上却还是潮湿的。这时就需要将成熟的茶青像揉面一样用力揉,使里面的茶汁流出,这就是制茶的第四道工序-揉捻。虽然揉捻是帮助成熟的茶青除去多余的水分,但是还要注意用力大小的问题,不能将茶青揉破或是揉碎,同时,也必须注意不能使茶汁流失得过多,以免影响成茶的品质。
5、干燥
所谓干燥就是将制作完毕的茶青滤去水分的过程。它的情况有很多种。有些茶采用的是利用阳光进行曝晒烘干,如需后发酵的普洱;有些茶采用的是低温干燥法,如“捻茶”。不过,大部分茶还是在揉捻之后进行干燥的。
完成了上述五步之后,成品茶就制成了。只要再加上包装,它们就会变成人们眼中琳琅满目的花色茶品。我们就可以将自己中意的茶品带回家了。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 上一篇:服务机器人机身发烫如何处理?
- 下一篇:华为Mate80惊喜曝光:小屏机+新形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