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麦第一县640万缺口,中央补偿机制能否解困?

发布时间:2025-05-21 17:01  浏览量:3

河南滑县的小麦地最近正忙着喷药防虫。5月中旬,这里的小麦进入灌浆期,再过20天就能收割。但种粮户们心里没底——今年“一喷三防”的钱还差640万,政府只能先动用预备费。

滑县是全国产粮冠军县,去年夏粮产量够全国人民吃一周。可这里也是财政穷县,人均财政支出不到全国三成。种粮补贴分两种,一种是中央给的地力保护补贴,每亩一年百来块;另一种是农机购置补贴,农民自己掏钱买农机再报销。这两项钱地方政府管不了,只能看着用。

农业农村局的董副局长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钱每年变,今年中央给了一亿,但只能用来修地。眼下最急的是“一喷三防”,中央给的899万只能喷99万亩地,剩下101万亩得自己凑。滑县翻遍账本,把往年结余和救灾钱全用了,还差215万,最后只能动用今年三分之一的预备费。

河南粮储系统的官员说,全国像滑县这样的高产穷县很多。主产区的省份人均收入比主销区低四成,农民收入差距十年翻了四倍。北京天津这些主销区粮食越种越少,主产区扛起全国九成的粮食增长。

滑县种粮大户王福强种了1000多亩地,他说现在种粮就是看天吃饭。去年遇到干热风,一亩地减产两三百斤。今年钱不够买药,万一再出问题,损失更大。

国家现在提了个新政策,让粮食主销区补偿主产区。比如广东浙江这些地方,可能要给河南这样的产粮大省钱。但具体怎么补还不清楚,滑县的干部们都在等细则。

中国农大的教授说,现在中央补贴都是普惠的,不管谁产粮多都给点。滑县和隔壁产粮少的县拿的钱差不多,这显然不合理。主产区的财政窟窿越来越大,光靠中央拨款不够填。

滑县的账本上写着,去年民生支出52.9亿,占总支出七成多。全县151万户籍人口,光发工资就得花大头。预备费本来是留着防灾的,今年全用在小麦上了。

专家说,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后,南方主销区越来越依赖北方的粮,但从来没给过补偿。现在政策刚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怎么操作还要等。滑县的干部们只能先扛着,希望新政策能早点落地。

河南社科院的研究员算了笔账,2003到2023年,每补贴一元钱产生的粮食产量越来越低。现在农民种粮赚得少,还得自己垫钱买种子化肥,补贴根本不够。

滑县的小麦再过二十天就要收割了。董副局长说,今年要是没灾,产量应该差不了。但明年怎么办?光靠预备费填窟窿不是办法。现在只能等国家的新政策,看能不能真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