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上市,推动行情转向
发布时间:2025-05-21 20:20 浏览量:2
小满收麦季,农家收割忙。
当前从南至北一场收麦大战正在全面铺开。最早成熟收割的云、贵、川区域已近尾声,产情基本定局;紧随其后的湖北收获新麦已近七成,上市量已超过总产量的20%;当前豫南新麦收割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截止5月20日,河南新麦收获面积已突破600万亩,超过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7.22%,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信阳已陆续迎来收麦高潮,中原大地将进入争分夺秒的抢收关键期。与此同时,安徽、江苏新麦收割也在依序启动。
随着新麦收割的快速推进,上市量同步快速增加,产量、质量均好于往年的湖北新麦,在上市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装车价已降至1.16-1.18元/斤,豫南新麦粮点收购价格在1.14-1.18元/斤。在质优、价格适中的加持下,跨区域流动的局面被打破,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山东等地部分面粉企业开始加入新麦采购大军,主流报价1.22-1.23元/斤,扣除杂质、水分等,实际结算价1.19-1.22元/斤。由于当前天气高温,新麦水分偏高,不适合储存,贸易商、粉厂收购心态较为谨慎,多数采取短线操作,贸易商即购即销,面粉厂稳扎稳打,小比例、分阶段新陈搭配,随购随用,逐步替代陈麦。
5月中旬,随着流通小麦数量锐减,竞拍采购各级轮换小麦成为不可或缺的粮源。玉米价格一路高歌,与小麦的价差压缩至100元/吨以内,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价格倒挂,部分饲料企业也加入了轮换小麦竞拍大军,部分贸易商也利用地域优势参与竞拍,促成陈麦价格小幅、持续上扬,竞拍小麦成交率、成交价双涨。当前面粉企业经过前期涨价提量、竞拍采购,陈麦库存已有所增加,多数粉厂已基本满足陈麦搭配需求。随着新麦上量持续、快速增加,粉厂采购主导方向将逐步转向新麦,新麦替代陈麦效应将逐步显现,对陈麦的需求量将逐步减少。近日轮换小麦竞拍成交率已经下降,流拍标的不断增加,主流粉厂也陆续小幅下调麦价,显示市场观望情绪再次升温。
随着收麦进度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快速推进,地头粮新麦集中供应,粉厂、饲料厂受限于新麦后熟期,实际用量受限,预计新麦价格有望继续小幅下降,陈麦也会受到波及,近期小麦上涨行情转稳,进而偏弱运行的概率正在提高,行情转向的信号已初步显现。
在进口小麦大幅减量的背景下,国产优麦替代效应显著增强,近期在粉厂刚需的带动下优麦价格坚挺,一类优麦价格一度突破1.5元/斤大关,普、优价差超过了500元/吨。近日湖北襄阳、河南驻马店、南阳等地新优麦逐步上市增量,新普麦面筋指标高于预期,新陈替代效应开始发力,造成当前陈优麦价格应声下跌。河南、河北、山东等部分头部面粉企业降价幅度达到了60-160元/吨。目前陈优麦供应以贸易商库存为主,主产区不同地域供、需差别较大,由于陈优麦供应相对偏紧,部分地区有价无量,受限于新优麦的后熟期要求,无法大量搭配使用,面粉企业存在刚性需求,近期不排除部分地区再次小幅反弹上涨的可能。
展望近期小麦行情,还存在新的变量。
在玉米供应偏紧、新麦价格替代优势增强的环境下,采购小麦的主力军,除了面粉企业,还将增加新成员,饲料企业入市采购已水到渠成。
从面粉企业方面看,受制于面粉消费疲软乏力、近期副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双重压制,开机率有望进一步下降,头部面粉企业与中小面粉企业的开机率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头部企业有望维持在70%-90%,中小粉企则可能在30-60%之间震荡。在内卷严重、价格厮杀惨烈的竞争环境下,低位的开机率将影响中小粉企采购小麦的积极性。小麦行情的频繁波动,风险放大,头部粉企对存储新麦也会谨慎考虑。预计大部分粉企将继续采取低库存策略,大量存储新麦的面粉企业可能少于往年。
从饲料企业方面看,在玉米、小麦价格实现黄金交叉,部分地区价格倒挂的情况下,饲企小麦替代比例已提升至15%-25%。随着新麦供应量的进一步放大,为降低成本,近日部分饲料企业已提高到20-30%。预计饲料企业将继续增加小麦饲用比例,小麦进入饲用的数量超过去年的概率较高。将对新麦价格提供一定支撑。
从贸易商的方面看,目前主产区新麦产情还没有完全明朗,行情走势还存在较多变量。炒短线就成为当下的首选,随着收麦区域的持续扩大,收麦进度的加快,丰产丰收渐趋定局之时,预计贸易商会灵活出击,伺机而动,将存储纳入收麦的决策视野。
极端天气是影响新麦产情的重大变量,从近期河南气象预报情况看,发生的概率不高,干旱、干热风等因素虽然会影响局部小麦收成,难以影响全局,中原粮谷有望迎来小麦丰产年。
最近两日新麦收购政策持续出台,减少进口,扩大内需,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最低保护价进行政策托底,保持粮价在合理区间,确保农民种粮积极性是调控的主基调,为新麦价格的涨落规划了运行区间,会成为新麦行情的指南针。
麦浪翻空沃野黄,丰收愉悦写眉行。
新麦季,新希望,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