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肉、卤味、酱豆干,用了20年的配方,有做法步骤,做来天冷吃
发布时间:2025-11-13 16:07 浏览量:3
超市39块一小袋的卤味,冷风里排队半小时到手,回家一尝全是味精齁咸,那一刻决定把20年前老菜场的酱油肉方子翻出来,谁再花冤枉钱谁傻。
老方子只有三行字,却写清了肉、卤、豆干一锅出的顺序。
梅花肉选肥三瘦七,切两指宽条,白酒搓一分钟去腥,酱油生抽蚝油白糖按4:2:1:1调汁,腌够72小时,白天放北阳台吹冷风,晚上收回厨房避露水,三天后肉条表面结一层深酱壳,才算入味锁鲜。
有人嫌慢,用50度热风烘四小时,表面干了里头还没透,切开颜色发乌;真正省事的办法是腌好后装保鲜盒扔冰箱冷藏,每天翻面,第七天再挂出去,阴干不晒,肉油不会氧化,蒸出来亮晶晶。
蒸之前把肉表面浮酱冲掉,水开后计时20分钟,锅盖留一条缝,让多余酒气跑掉。
切片趁热吃,边缘透明,中间粉糯,肥肉部分像果冻,蘸点蒸出来的酱汁就能下两碗饭。
剩下的酱汁别倒,倒进卤锅继续用,老卤越煮越醇。
卤锅新起水,八角桂皮香叶小茴香各抓一点,冷水下锅煮开,先放海带结和鸡蛋,小火十分钟,再下腐竹、藕片、油豆腐。
海带得提前泡一夜,换三次水去咸腥;腐竹最后十分钟才放,早了成豆渣。
关火后别掀盖,焖到水温不烫手,味道自己往里钻,省火又入味。
酱豆干是额外加的菜,白豆干买两厘米厚的,对角切一刀成三角,平底锅少油小火煎到六面金黄,外壳起泡才吸汁。
另起小锅,两勺黄豆酱一勺老抽半勺糖,加卤汁淹没豆干,小火收汁到浓稠,豆干表面起皱,咬一口咸甜交错,比肉还抢手。
整个流程走一遍,厨房只洗两次锅,肉、卤、豆干一次解决。
算笔账:梅花肉两斤四十块,豆干四块八,海带腐竹加起来不到十块,卤出满满两大盘,冷藏能放七天,每天拿出蒸十分钟,比点外卖干净便宜。
外卖一份卤味拼盘要58,自己做多出三倍量。
有人担心亚硝酸盐,实测腌肉第三天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第七天降到安全线,所以老方子坚持腌够七天再风干,避开峰值。
蒸之前冲水也能带走表面残留,比外面不知道腌了多久的熟食安全得多。
天越冷,老卤凝固成酱冻,挖一勺拌热饭,米粒被油包裹,香得跺脚。
厨房窗户蒙一层雾,邻居敲门问是不是在炖牛肉,这一刻明白,所谓冬天仪式感,就是家里飘着酱油和八角混合的味道,比开暖气还踏实。
方子写在最后,顺序不能乱:梅花肉两斤、白酒15毫升、酱油120毫升、生抽60毫升、蚝油30克、白糖30克,腌七天风干三天,蒸20分钟;卤锅八角3颗、桂皮1段、香叶2片、小茴香1撮,先海带后腐竹,关火焖两小时;豆干煎透加黄豆酱收汁。
照做零失败,谁吃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