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壁波纹管连接规范要求

发布时间:2025-10-24 22:14  浏览量:5

双壁波纹管(以HDPE双壁波纹管为主)的连接需严格遵循“密封可靠、适配场景、抗沉降”原则,核心连接方式为橡胶密封圈承插连接和热熔对接连接,具体规范要求按连接方式及施工流程划分如下:

一、通用前置规范:连接前的 3 项核心准备要求

1.材料核对:匹配性与完整性

管材与管件需同品牌、同规格(如DN300波纹管配DN300同品牌承插式管件),不同品牌的密封圈尺寸、管材壁厚可能存在差异,易导致密封失效;

橡胶密封圈需符合GB/T19472.2标准,材质优先选三元乙丙橡胶(EPDM),需无破损、无变形、弹性良好(拉伸后能恢复原状),禁止使用老化、开裂的密封圈;

检查管材端口:承口内壁无裂纹、毛刺,插口外壁平整无凹陷,若有毛刺需用砂纸打磨至光滑(避免划伤密封圈)。

2.接口清洁:无杂质、无水分

用干抹布彻底擦拭管材插口外壁、管件承口内壁及密封圈凹槽,去除灰尘、油污、泥沙(杂质会破坏密封圈密封性,导致渗漏);

若接口处有水分,需用热风枪(低温档)吹干,尤其雨天施工时,必须保证接口干燥(水分会降低密封圈与管壁的贴合度)。

3.工具准备:专用工具适配

密封圈连接需准备:润滑剂(仅用中性肥皂水或专用管道润滑剂,禁止用机油、黄油等油性润滑剂,会腐蚀橡胶)、卷尺、水平仪、橡胶锤(或木锤,避免用铁锤敲击管材);

热熔对接需准备:专用热熔对接机(带加热板、铣刀、机架,功率≥5.5kW)、热电偶测温仪(确保加热板温度精准)、清洁剂(擦拭加热板表面)。

二、核心连接方式一:橡胶密封圈承插连接(DN200-DN800常用)

此方式为中小口径双壁波纹管的主流连接方式,规范要求重点控制“密封圈安装、插口插入深度、同轴度”,具体步骤及要求如下:

1.密封圈安装规范

先在密封圈表面均匀涂抹润滑剂(厚度≤0.5mm,避免过多润滑剂流入管道内部);

将密封圈嵌入管件承口的“环形凹槽”内,用手指沿密封圈边缘按压,确保密封圈完全贴合凹槽,无凸起、无错位(密封圈错位会导致接口局部密封不严,通水后渗漏);

检查:从承口端面观察,密封圈应与凹槽边缘平齐,无露出凹槽的部分。

2.插口插入规范

标记插入深度:在管材插口外壁用记号笔标记“最小插入深度线”(深度=承口深度-5mm,如DN300承口深度100mm,标记线距插口端95mm),确保插入到位;

插入操作:两人配合,一人固定管件,另一人将管材插口对准承口,保持管道同轴(用水平仪校准,偏差≤1°),缓慢插入(可轻微左右转动,减少密封圈摩擦);

辅助固定:插入至标记线时,用橡胶锤轻敲管材端面(均匀施力,避免局部受力导致承口开裂),确保插口与承口底部贴合,无间隙。

3.接口密封检查规范

初步检查:插入后用手晃动管材,接口无松动、无位移即为合格;

压力测试:对已连接的管道进行闭水试验(满水浸泡24小时后,保压30分钟,水位下降≤10mm/100m管道),观察接口处无渗水、滴漏。

三、核心连接方式二:热熔对接连接(DN600及以上大口径)

大口径双壁波纹管(DN600+)因承插连接难度大,多采用热熔对接连接,规范要求重点控制 “加热温度、对接压力、冷却时间”,需严格遵循 GB/T 19472.2 标准,具体步骤及要求如下:

1.管材端面处理规范

用热熔对接机的铣刀对管材端面进行铣削,确保端面平整、垂直于管道轴线(端面垂直度偏差≤0.5mm/m),铣削后去除端面碎屑(避免碎屑影响热熔贴合);

检查:将两根管材的铣削端面贴合,缝隙≤0.3mm,且无明显错位(错位量≤管材壁厚的 10%),否则需重新铣削。

2.热熔加热规范

加热板温度设定为210℃±10℃(HDPE 材料专用温度),用热电偶测温仪检测加热板表面温度,确保均匀(温差≤5℃);

将加热板放入两根管材端面之间,施加 “预热压力”(0.1-0.2MPa),使管材端面与加热板紧密贴合,直至端面熔融层厚度达到2-3mm(通过观察口观察,熔融层均匀无气泡);

加热时间:按管材壁厚计算,壁厚e≤10mm 时,加热时间t=10e秒;壁厚e>10mm 时,t=100+5 (e-10)秒(如e=15mm,t=125秒),禁止缩短加热时间(导致熔融不充分)。

3.对接与冷却规范

切换压力:加热完成后,快速移开加热板(时间≤10秒),立即施加“对接压力”(0.2-0.3MPa),使两根管材熔融端面完全贴合,形成“均匀的熔接环”(宽度10-15mm,高度2-3mm,无裂纹、无气泡);

冷却时间:在对接压力下保持冷却,冷却时间t=10e分钟(如e=15mm,t=150分钟),禁止提前卸压(导致接口变形,密封性下降);

冷却后检查:熔接环表面光滑、无凹陷,用手敲击无脱落,接口处无明显错位。

四、特殊场景连接规范:转角、变径与修复

1.转角连接规范

需使用专用承插式弯头(如90°、45°弯头),禁止将直管直接弯曲(会导致管壁变薄,强度下降);

弯头两侧管材插入后,需在弯头外侧设置混凝土支墩(C15混凝土,尺寸≥300mm×300mm×300mm),防止水流冲击导致弯头移位。

2.变径连接规范

不同管径连接需使用专用承插式异径接头(如DN400转DN300),禁止通过“切割管材后强行对接”(会导致接口密封不严);

异径接头的大口径端与大管连接,小口径端与小管连接,需分别按对应管径的连接规范操作,确保两端密封。

3.接口修复规范

若密封圈连接接口渗漏,需先排空管道,将管材拔出,检查密封圈是否破损(破损需更换),清洁接口后重新安装;

若热熔对接接口渗漏,需切割渗漏处,重新铣削、热熔对接,禁止用密封胶涂抹修补(无法长期密封)。

五、施工后验收规范:必做的2项核心检查

外观验收

密封圈连接:承口与插口同轴,密封圈无外露,接口处无明显缝隙;

热熔对接:熔接环均匀、完整,无碳化、无裂纹,管材端面无错位。

闭水试验验收

试验长度:单段试验管道长度≤100m,两端用砖砌堵头密封(内侧抹水泥砂浆);

试验要求:满水浸泡24小时后,水位降至试验水位(管道顶部以上200mm),保压30分钟,水位下降值≤10mm/100m,且接口无渗漏,即为合格。

总结

双壁波纹管连接的核心规范是“密封圈连接重贴合,热熔对接重温控”,需根据管径选择对应连接方式,严格控制每一步操作细节,同时通过闭水试验验证密封性,避免因连接不规范导致后期渗漏、管道移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