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金价崩了,一夜暴跌!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网友懵了:前一天赚4万今天亏4万
发布时间:2025-10-25 11:28 浏览量:8
贵金属市场的波动始终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神经,尤其是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其价格走势更是被视为市场情绪的“晴雨表”。10月21日,国际黄金市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高台跳水”,在连续创下历史高位后急剧下挫,单日跌幅创下近12年来的峰值。与之相伴的是白银价格的同步大幅下跌,全球贵金属市场陷入一片震荡。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让不少追高入场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也引发了市场对贵金属未来走势的广泛讨论。
从历史新高到单日暴跌,从投资者的狂喜到崩溃,从金饰价格的连锁反应到分析师的深度解读,这起贵金属价格异动事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折射出市场的复杂与风险。
惊魂一日:黄金暴跌6%,12年最大跌幅诞生
10月21日,全球金融市场的目光都聚焦在国际黄金交易盘面。前一个交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刚刚创下4381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市场上弥漫着对黄金持续上涨的乐观情绪。不少分析师在当天的早间报告中还预测,受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影响,金价有望突破4400美元关口。
北京时间上午9点,国际现货黄金开盘价为4362美元/盎司,开盘后小幅上涨至4375美元,距离前一日的历史高位仅一步之遥。此时,全球各大交易平台的买单依旧活跃,不少散户投资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持仓盈利截图,“黄金牛市”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内,交易员们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操作,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息。
上午10点15分,黄金价格突然出现异动,现货黄金从4370美元快速下跌至4300美元,短短15分钟内跌幅就达到1.6%。交易大厅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不少交易员停下手中的动作,互相交换着疑惑的眼神。“是获利盘出逃了吗?”“是不是有什么利空消息没公布?”议论声中,卖单开始大量涌现,价格下跌速度进一步加快。
中午12点左右,现货黄金跌破4200美元关口,跌幅扩大至4%。此时,全球各大财经媒体纷纷推送快讯,“黄金价格大幅下跌”的消息迅速传遍网络。下午1点30分,下跌势头仍未停止,现货黄金一度触及3998美元/盎司的低点,最大跌幅达到6.02%。这一跌幅,创下了自2013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打破了近12年的纪录。
纽约商品交易所收盘时,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报每盎司4109.10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7%,单日下跌金额高达246.9美元。与此同时,白银价格也未能幸免,上演了更为惨烈的下跌行情。截至21日23点,伦敦银现报48.18美元/盎司,单日跌幅达到8.02%;现货白银收跌7.6%,报每盎司48.49美元,创下2021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贵金属期货合约也同步大幅下跌。沪金主力合约收盘下跌5.5%,报288元/克;沪银主力合约收盘下跌7.2%,报3200元/千克。不少投资者的账户在一天内出现大幅亏损,期货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多笔因保证金不足而被强制平仓的交易。
众生相:有人一天亏8万,有人抄底到资金耗尽
黄金白银价格的暴跌,在投资者群体中引发了巨大的震动。社交媒体上,“黄金暴跌”“白银崩盘”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不少投资者分享着自己的持仓截图和亏损情况,字里行间充满了焦虑与无奈。
“我今天才买的,刚入手就跌了,心态崩了!”一位网友在财经论坛上发布的帖子,引发了众多投资者的共鸣。帖子下方,有网友回复:“我比你还惨,前一天还盈利4万,今天直接亏空4万,一天时间8万没了,相当于大半年的工资。”这位网友还晒出了自己的交易记录,从盈利4万元到亏损4万元,仅仅间隔了24小时。
成都投资者周女士是一名有5年投资经验的“老股民”,今年以来她陆续将部分资金转入黄金市场,前期已经获得了不少收益。10月20日,看到金价创下历史新高,她又追加了10万元本金买入黄金ETF。10月21日上午,她打开交易软件时,看到账户里的亏损数字不断跳动,整个人都懵了。“跌得比最近的降温还猛,前几天赚的钱全亏回去了,还倒贴了2万多。”周女士无奈地说,“以后再也不敢盲目追高了,以为能赚更多,没想到被套在了山顶。”
与追高者的崩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投资者选择“逆向操作”,试图趁暴跌抄底。北京投资者刘女士就是其中之一。10月21日上午,看到黄金价格下跌2%时,她果断买入2万元黄金;下跌4%时,又追加了3万元;下跌5%时,她觉得“机会来了”,将手中剩余的5万元资金全部投入。前后下单十几笔,直到手头资金耗尽,她还在期待价格能够反弹。
“我觉得黄金长期还是看涨的,这次暴跌只是短期调整,现在抄底肯定能赚钱。”刘女士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抄底经历,没想到却遭到了不少网友的质疑。“现在还不是抄底的时候,谁知道会跌到哪里去?”“下跌过程中不要轻易抄底,容易被套。”面对网友的提醒,刘女士依旧坚信自己的判断,但随着价格持续下跌,她的账户也出现了亏损,原本的信心开始动摇。
除了个人投资者,一些黄金投资机构也受到了冲击。上海一家小型投资公司的客户经理李先生介绍,10月21日当天,他接到了数十位客户的咨询电话,大部分都是询问是否要止损离场。“有一位客户投入了50万元,当天亏损了近8万元,情绪非常激动,要求我们赔偿损失。”李先生说,他们只能耐心向客户解释市场风险,建议客户根据自身情况理性决策。
在银行网点,也出现了不少咨询黄金业务的市民。北京某国有银行网点的大堂经理告诉记者,10月21日下午,有不少市民前来询问实物黄金的价格,部分市民看到价格下跌后,当场购买了金条或金饰。“有一位大爷一次性买了100克金条,他说黄金是硬通货,长期来看肯定不会亏,现在下跌正是买入的好时机。”
连锁反应:金饰价格一夜跌83元,门店客流激增
国际黄金价格的暴跌,迅速传导至国内金饰市场。10月22日,国内各大黄金品牌纷纷下调金饰价格,部分品牌的单日跌幅超过80元/克,引发了消费者的抢购热潮。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黄金门店发现,门店内人头攒动,不少消费者正在挑选金饰。在老庙黄金门店,销售人员正在向顾客介绍价格调整情况:“我们昨天的报价是1211元/克,今天下调了83元,现在是1128元/克,这是今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销售人员指着电子显示屏上的价格表说,早上开门后,已经有不少顾客下单购买,部分热门款式已经被抢购一空。
在周生生门店,足金饰品报价从1250元/克下调至1211元/克,单日下跌39元/克。销售人员介绍,当天的客流量比平时增加了近3倍,以年轻人和准备结婚的情侣为主。“有一对情侣本来打算下个月买结婚金饰,看到价格下跌后,今天就过来订了,一共买了项链、手镯和戒指,比原来省了近2000元。”
老凤祥门店的金饰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调,从1229元/克跌至1168元/克,单日下跌61元/克。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应对激增的客流,他们临时增派了5名销售人员,即使这样,部分顾客还是需要排队等待。“早上刚开门,就有一位阿姨买了一条50克的金项链,她说自己关注金饰价格很久了,一直在等下跌的机会。”
除了线下门店,线上黄金销售平台的订单量也大幅增加。京东黄金频道的数据显示,10月22日当天,黄金饰品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00%,金条销量增长了150%。天猫平台上,老庙黄金、周生生等品牌的官方旗舰店销量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部分款式的金饰在上午就已售罄。
不过,也有部分消费者选择观望。在北京某老凤祥门店,市民张女士正在挑选金手镯,但并没有当场下单。“虽然价格下跌了,但不知道会不会继续跌,我再等等看。”张女士说,她打算先关注几天价格走势,如果稳定下来再购买。门店销售人员表示,理解消费者的观望心态,毕竟黄金价格波动较大,建议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不要盲目跟风。
探因:地缘政治缓和,获利盘集中出逃
今年年初以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已上涨超过50%,国际现货白银价格上涨近70%,贵金属市场迎来了一轮强劲的牛市。那么,为何在创下历史新高后,黄金白银价格会突然出现如此剧烈的下跌呢?分析人士指出,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了这场“高台跳水”。
地缘政治局势的缓和是引发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前,受全球多地地缘冲突影响,投资者纷纷涌入贵金属市场寻求避险,推动黄金白银价格持续上涨。而10月21日当天,市场传来了地缘政治缓和的消息,部分冲突双方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市场的避险情绪大幅降温,大量避险资金从贵金属市场撤出,转而流入股票等风险资产。
特朗普在贸易态度上的软化,也对贵金属价格产生了影响。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此前的贸易政策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而10月21日,他在公开场合表示,愿意与相关国家重启贸易谈判,这一表态缓解了市场的紧张情绪,风险偏好回升,导致贵金属等避险资产价格下跌。
获利盘的集中出逃,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下跌。今年以来,黄金白银价格持续上涨,不少投资者已经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当金价创下历史新高后,部分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大量卖出手中的持仓,导致卖单激增,价格快速下跌。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金属总监展大鹏表示,上周贵金属价格一度出现快速冲高,不仅黄金,银铂钯也出现较大上涨,从盘面来看存在过热现象,获利了结情绪浓厚。
此外,技术面的调整需求也不容忽视。黄金价格在连续创下历史新高后,技术指标出现了严重的超买信号,短期面临回调压力。不少技术分析人士此前就预测,金价可能会出现一次回调,以消化前期的上涨幅度。10月21日的暴跌,正是技术面调整需求的集中释放。
华安基金指出,黄金短期或交易过热,存在波动风险。根据沪金主力平值IV指标,本轮黄金交易的波动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历史上与2024年4月18日、2024年10月30日、2025年4月类似,数值均超过20。该指标作为黄金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可以作为交易拥挤度的参考,指标值较高提示短期交易过热风险。前期黄金上涨的逻辑,包括9月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美国政府停摆、关税扰动等,目前在资产价格中已经有较为充分的体现。
展望:短期震荡,长期牛市是否延续?
黄金白银价格的突然暴跌,让市场陷入了对未来走势的迷茫。短期来看,贵金属市场可能会继续震荡调整,但中长期走势如何,成为了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不少机构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存在一定的分歧。
汇丰银行在近期发布的一份大宗商品展望报告中表示,黄金的上涨动能有望持续至2026年,目标价为5000美元/盎司。报告强调,美国财政赤字问题是推动黄金需求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将黄金视为对冲债务可持续性风险和美元潜在走弱的工具,这一需求将长期支撑金价上涨。
汇丰银行还预计,央行购金需求将保持在高位,尤其是新兴市场央行的持续买入构成关键支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各大央行的黄金购买量同比增长了20%,其中新兴市场央行的购买量占比超过70%。这些央行通过增持黄金,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持续。
不过,汇丰银行也警告称,如果美联储降息次数少于市场预期,黄金的上涨轨迹可能面临阻力。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明年将继续降息,但如果美国经济表现超出预期,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美联储可能会放缓降息步伐,甚至暂停降息,这将提高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对金价产生压制。
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金属总监展大鹏则认为,短期来看,黄金白银价格可能会继续震荡整理,消化前期的下跌幅度。他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盲目追高或抄底,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配置贵金属资产。“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建议减少贵金属的持仓比例;对于长期投资者,可以逢低分批买入,不要一次性投入过多资金。”
在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会上,基金经理们也对黄金未来走势进行了讨论。部分基金经理认为,虽然短期出现了暴跌,但黄金的长期牛市逻辑并没有改变,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等因素仍然存在,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依然突出。另一部分基金经理则表示,需要警惕短期市场情绪的变化,如果地缘政治局势进一步缓和,黄金可能会出现更深幅度的回调。
10月23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出现了小幅反弹,上涨1.2%,报4158美元/盎司;现货白银上涨2.1%,报50.02美元/盎司。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但成交量依然低迷,投资者仍在观望。在社交平台上,关于“黄金是否已经见底”的讨论依旧热烈,有人认为反弹只是短暂的,还会继续下跌;有人则坚信牛市已经重启,纷纷准备加仓。
在北京某黄金门店,销售人员正在向顾客介绍一款新上市的金条。一位中年男士拿着金条仔细端详,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有下单。“再等等看吧,现在市场太不稳定了,万一买了又跌了怎么办?”他的话,说出了不少投资者的心声。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展示柜里的黄金饰品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却照不亮投资者心中的迷茫。贵金属市场的这场震荡,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