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脆皮烧鸭的商业制作配方

发布时间:2025-10-22 18:03  浏览量:8

广式脆皮烧鸭是粤菜系传统名菜,以皮脆肉嫩、色泽枣红为特色,常配酸梅酱食用。其制作工艺历经南宋至今的改良,形成了独特的脆皮水(含麦芽糖、醋等成分)和三段式温控烤制技术。 ‌广式脆皮烧鸭起源于南宋末年,随中原厨师南迁传入广东,结合当地鹅类养殖技术改良而成。其工艺在元、明、清三代逐步完善,形成以麦芽糖脆皮水、腹腔填料腌制、热风烤制为标志的技法体系。 ‌今天分享一个广式脆皮烧鸭的商业制作配方,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收藏。

一、选材处理

1.主料:

选用生长周期约30天、重约2千克的 肥美填鸭或白条鸭,要求皮脂厚实、表皮完整无破损。 - 初加工:按规范宰杀后,去内脏、爪尖和翅尖,充分清洗并擦干水分。

2.腌制填料

基础干性腌料 (烧鸭盐):白砂糖300g,细盐200g,甘草粉10g,鸡粉50g,沙姜粉10g,五香粉(花椒2、大料4、桂皮4、小茴香3、山奈1)15g。 - 复合酱料 (腌鸭酱):柱侯酱300g,芝麻酱100g,海鲜酱120g,南乳和腐乳各30g,白砂糖300g。

二、制作流程

填料与缝针:将部分干性腌料与酱料,辅以香葱段、姜片及少量香料(如八角、草果),填入鸭腹腔并均匀擦拭。用鸭钢针严密缝口,防止漏汁漏气。

4.充气与烫皮 - 充气:

从鸭脖开口处用气泵软管向皮下充气,使鸭皮与肉分离、鸭身鼓胀。此为形成酥脆外皮的关键一步。

5.烫皮:将充好气的鸭坯在沸水中快速烫制3-5秒,或执行"三提三放",使毛孔收缩、皮层紧绷。

6.挂皮水与风干 脆皮水配方:

白米醋3瓶,麦芽糖100克,大红浙醋半瓶,玫瑰露酒30克,拌匀即成。亦有配方用白醋300g、麦芽糖30g、浙江香醋15g、九江双蒸酒25克。

挂皮水与风干:将脆皮水均匀浇淋在烫好皮的鸭身。随后将鸭坯挂在通风处,用风扇吹干,通常需要4-10小时至表皮干燥。

烤制与成熟 - 烤制:传统上用果木(如枣木)或中大火烤制。炉温预热后,鸭坯背部向火悬挂。参考参数:220度左右烤30-50分钟。

成熟判断:观察鸭身滴出的汁液,若为透明油状物则成熟;若为清水状则需再烤。用手掂量感觉明显变轻也是标志。

三、注意事项

1.对鸭坯重量、腌制料用量、烤制温度和时间进行标准化,是保证出品稳定的基础。

2.善用老汤/老卤:如同一些知名烧腊店,商用时可考虑使用及养护老汤/老卤,这有助于形成独特而稳定的风味。

3.批量处理与风干:商业制作中,使用气泵充气能提高效率并确保鼓胀效果。使用大功率风扇进行吹干是常见做法,能显著缩短等待时间,确保表皮干爽。

4· 脆皮水与风干的重要性:脆皮水中的麦芽糖在烤制时发生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带来红亮色泽和部分脆度;醋则能软化鸭皮角质,并在烤制时挥发,促进皮层酥脆。彻底的风干是形成"脆皮"的绝对前提,必须确保鸭皮完全干燥。

5.精准火候控制:烤制时,初始可用较高温度使鸭皮定型上色,后续调整温度将鸭肉焖烤至熟。留意观察鸭身颜色和滴出油脂的变化,及时调整火力和位置。

6.蘸料搭配与吃法

酸梅酱:这是广式脆皮烧鸭的经典搭配,酸甜解腻。

烧鸭酱:可以用柱侯酱、海鲜酱、芝麻酱等为基础熬制复合酱料。

多种吃法:烧鸭出炉后,斩件或片皮,可搭配酸梅酱、烧鸭酱、白糖,或用薄饼、葱丝、瓜条等卷食。

7· 感官要求:上乘的广式脆皮烧鸭,应达到色泽红亮或金黄,皮酥脆,肉嫩多汁,骨香浓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