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历案

发布时间:2025-10-22 09:39  浏览量:7

[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

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目标]

1.在明确四“不”、两“要”技巧的基础上,练习默读全文,标画出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语句,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精读描写百草园的段落,能准确识别并分析关键词、修辞手法与多感官描写的运用,并归纳其对表现百草园乐趣无穷特点的作用;通过梳理事件,阐释成长的意义。

3.借助“时空信件”的创意形式,代入自身理解,评说作者双重视角中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评价任务]

1.能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准确勾画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语句,并基于所标画的内容,能够用一句话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达成并检测目标1.

2.能够准确找出文中描写百草园的关键词语(如形容词、动词、拟声词等)、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和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理解并分析其在表现百草园“乐趣无穷、充满生机”等特点的作用;能够梳理事件,阐释成长的意义,达成并检测目标2。

3.能够通过拓展阅读《朝花夕拾·小引》,识别并评说鲁迅在“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交织下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结合课文与拓展材料,能够以“时空信件”的创意形式,代入自身情感,评说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达成并检测目标3。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一)重点字词

确凿轻捷 窜 云霄 倘若

鉴赏觅食 啄食 跪 和蔼

恭敬质朴博学盔甲绅士倜傥淋漓渊博人声鼎沸人迹罕至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称为“民族魂”。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等18部。

(三)文体常识

回忆性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双重视角:一是体验主体-过去的“我";二是回忆主体-现在的“我”。文中既有"当时的我”的感受,也有“现在的我”对“当时的我"的“感受”的"再感受”。

二、导入新课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秋夜》

三、活动一:默读文章·梳理内容(目标1)

根据要求,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默读自测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自评 组评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 ☆☆☆☆☆ ★★☆★★

有速度:关注标题、开头、结尾和关 ☆☆★★ ★★☆☆★

键语句;遇到生字、生词,猜读或暂时跳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有整体性:一气呵成读完文章,能从 *☆★★ ☆☆☆★

整体了解文章大意。

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

四、活动二:儿童视角·品读童心(目标2)

合作探究:

假如你就是小鲁迅,默读1~8段,请以第一视角重新走进百草园,适度发挥想象,结合具体语句,任选一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你的“乐园”。(目标2)

百草园是一个_的“乐园”,我从_读出来的。(提示:可以从词语、感官、修辞等角度分析)

请添加语气词和简短的话,体现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真的吗?),一-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一朱自清《春》

评价任务(检测目标2)

根据所学完成表格,总结描写方法。

景物 角度 词语 表示特点的 感官 修辞

菜畦 碧绿 视觉

黄蜂 肥胖,伏

覆盆子油蛉

从__百草园到__三味书屋

折蜡梅 寻蝉蜕喂蚂蚁

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画画儿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_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快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你结合小鲁迅的生活,发挥想象,小组交流共同补写图形里的内容。

从 百草园 到 三味书屋

从 到

[资料链接]

1925年,在北京支持学生运动,受攻击和排挤。

1926年,写文章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遭通缉,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在厦门大学受到排挤。

五、活动三:成年回望·体悟深情(目标3)

小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大鲁迅 从现实“”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

它们(指记忆)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朝花夕拾·小引》

他(枣树)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1924 年《秋夜》

评价任务·时光信件(目标3)

来自12岁童年鲁迅的信 来自45岁中每鲁迅的信

亲爱的大先生: 9小鲁迅:

今天我在百草园的泥墙跟一带拔何首乌根,拔了很久,可是一个像人形的都没有,我怀疑是那个人骗我玩的罢。今天阳光很好,温暖的春风抚过,蟋蟀弹着好听的乐曲,为黄蜂伴奏,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总怕有美女蛇出现。未来的我,你挖到像人形的何首乌根了吗?那时的百草园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12岁的小鲁迅 日期: 45岁的鲁迅

日期:

时光信件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优秀 良好 一般

内容准确度 事件引用准确、丰富,双重视

角分析深刻、贴切 事件引用准确,能区

角 分双重视|事件引用有误,未体现双重视

情感与洞察 情感评说细腻,有独到见解,能

结合拓展阅读与自身,共鸣强烈 情感评说较为简单、表面化 情感评说空洞。未结合文本

形式与表达 信笺格式规范,语言流畅优美,

富有感染力与创意 格式基本正确,语言表达一般 格式不正确,语言不通顺

评价维度 优秀 良好 一般

内容准确度角分析深刻、贴切角事件引用准确、丰富,双重视 事件引用准确,能区分双重视 事件引用有误,未体现双重视角

情感与洞察结合拓展阅读与自身,共鸣强列情感评说细腻,有独到见解,能情感评说较为简单、表面化情感评说空洞,未结合文本

形式与表达信笺格式规范,语言流畅优美,高有感染力与创意格式基本正确,语言表达一般格式不正确,语言不通顺。

[检测与作业]

必做:1.“我的百草园”vlog拍摄

任务:寻找自己生活中的“百草园”(如老家小院、公园角落),拍摄一段30秒的 vlog,模仿文中多感官描写,配音介绍:“这里是我的百草园,看(视觉),听(听觉),摸(触觉),就像鲁迅的百草园一样快乐。”可剪辑简单字幕(用剪映等免费软件)。

选做:2.运用本节课所学默读技巧,从《朝花夕拾》中任选一篇默读。关注标题、开头、中间、结尾等关键语句梳理文章脉络,结合具体语句或具体事例写出作者双重视角交织下的不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