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故意“收割家长”的母婴产品,当初差点相信了,其实都是智商税
发布时间:2025-10-04 16:09 浏览量:8
成为父母之后才察觉,母婴行业的水确实深不可测!不少打着“对宝宝有益”旗号的热门产品,十款里或许有九款都是陷阱。
商家借助各类宣传话术制造焦虑情绪,把家长们牢牢掌控住,原本十分普通的产品,只要贴上“宝宝专用”等标签,价格就能上涨好几倍。
今天就一次性为大家揭露:7种专门“收割家长”的母婴产品,它们看起来高端大气,实际上都是毫无必要的智商税。
一、婴儿专用饮用水
网友「@鸭梨」表示:刚成为妈妈的第一年,谁还没缴过些智商税呢?我就是被婴儿水“收割”的“冤大头”之一!
▲水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只是售价远高于其实际价值
最初购买完全是跟风,因为身边很多宝妈都在使用,要是自己不用,总觉得委屈了宝宝,实在抵挡不住“为孩子好”的心理,最终落入消费陷阱。就这样,14个月里一共买了50箱婴儿水,查看账单时直接惊呆了,没想到单是给宝宝买水就花了4600元……普通瓶装纯净水一升仅需1块多,而婴儿水一升价格差不多要9块。
▲不少饮用水品牌都推出了专门针对婴幼儿的纯净水
后来我特意去查询相关信息,发现世卫组织确实建议婴儿饮用水需满足低钠(≤20mg/L)、低硫酸盐(≤200mg/L)的条件,但上海市消保委的检测结果显示,市面上销售的婴儿水与同品牌下的普通矿泉水,在这些关键指标上其实没有太大差异。
▲数据来源:上海市消保委检测结果
此外:
目前婴幼儿水只有行业团体标准,尚未出台国家标准;
所谓的“无菌”概念,即便在婴儿奶粉的国家标准中也没有强制要求,长期让宝宝饮用“无菌水”,反而不利于其自身免疫力的建立;
普通瓶装纯净水、饮水机过滤后的水,烧开后放凉,用来给宝宝饮用或是冲泡奶粉,同样安全可靠。
若想图方便,也可以准备一个高硅硼玻璃凉水壶,晚上把水烧开后倒入壶中放凉,第二天直接兑入热水使用,这比买婴儿水划算多了!而且全家三代人都能饮用。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花的4600元,如果用来购买2000元左右的净水器,再加上每年300元的滤芯更换费用,足够使用8、9年了!
二、宝宝定型枕
网友「@航航真的很行」呼吁:恳请各位宝妈!千万别买定型枕!我就是被它坑得很惨的人!
▲对宝宝有害的定型枕
当初看到商家把定型枕夸得天花乱坠,声称能让宝宝睡出完美的圆头,可结果呢?我家宝宝睡了两个月,头部直接变成了上扁头!我们妈妈群里那些跟风购买的人,每个宝宝都出现了类似问题!后来换成普通枕头,每天晚上手动调整宝宝的睡姿,折腾了两个月,头部弧度才勉强有所改善,但上扁的部分直到现在都没恢复……
▲之后努力调整了两个月才挽回一点,但上扁的情况已无法彻底修复
在这里我要郑重提醒大家:不要给宝宝使用任何定型枕!宝宝出生三个月内,让其采取左右侧睡的姿势;三个月后,就让宝宝自主选择睡姿,随意翻身,这样头部就不会变得过长,反而会越来越圆!我家两个宝宝都是用这种方法,睡出了圆润的小脑袋!
三、学步车
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会走路,而自己的孩子还在爬行,难免会感到焦虑。商家正是抓住了家长的这种焦虑心理,极力推销学步车。但说实话,这东西对宝宝危害极大!
▲学步车看似实用,实则弊端更多
美国早已禁止销售学步车,我国卫健委也不建议家长给宝宝使用。原因如下:
▲影响腿部发育、导致宝宝踮脚走路、依靠裆部支撑身体
1.损伤腿型:宝宝使用学步车时,双腿处于弯曲状态行走,时间一长,很容易形成O型腿或X型腿;
2.养成踮脚走路习惯:长期使用学步车,宝宝会习惯性踮起脚尖走路,影响正常的走路姿势;
3.易发生摔倒事故:学步车滑动速度快,宝宝难以控制刹车,随时可能翻车撞到物品,而且翻车的概率非常高。
▲宝宝在学步车上容易快速滑动,稍不注意就可能翻车,看着都让人揪心
四、婴儿面条、酱油
养娃过程中,这些“婴儿专用”食品堪称最大的坑!
5块钱能买到一斤(500克)普通面条,换成婴儿面条,却只能买到25克,也就是说,买一斤婴儿面条需要花费100元!商家宣称婴儿面条是无盐配方,还额外添加了营养成分,但仔细想想:
▲成人食用的面条中,也有很多“无盐0钠”的产品,购买时查看营养成分表即可
1.无盐面条并非稀缺品
超市里不少普通面条都标注着“0钠”,将其掰断就是适合婴儿食用的面条,揉碎后就是碎碎面,没必要花冤枉钱买婴儿专用款。
▲煮面条时通常会加入肉类或蔬菜,根本不需要面条本身添加各种营养剂
2.额外添加营养毫无必要
哪个宝宝会一天三顿都吃面条呢?肉类、鸡蛋、蔬菜、牛奶中的营养,远比面条里添加的那点营养更丰富。把省下来的钱用来购买新鲜食材,不是更划算吗?
▲宝宝酱油
3.宝宝酱油更坑人
宝宝酱油看起来是迷你小瓶,几块钱一瓶似乎不贵,但换算成普通大瓶的规格,价格竟然高达几十块!更让人气愤的是,部分宝宝酱油的钠含量比成人酱油还高,蛋白质含量却没多多少……倒不如直接购买减盐、无添加的酱油,既安全又实惠!
▲部分宝宝酱油的钠含量超过成人酱油
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养娃路上陷阱太多,学会查看产品成分表,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
五、婴儿感温防烫勺
网友「@大好」吐槽:这款感温勺绝对是我买过最坑的母婴用品!商家说它遇到超过43℃的温度就会变色提醒,可实际情况是,变色后半天都恢复不了原色,等它变回正常颜色,饭菜早就凉透了。
▲感温防烫勺,完全是智商税产品
后来想着,就算不能感温,当个普通勺子用也行,可没想到用了两个月,勺子就开始脱皮掉渣,质地像蜡一样,吓得我赶紧把它扔了。花几十块钱买一把316不锈钢勺子多好?既安全又耐用!
▲使用时间久了还容易掉渣
如果需要测量温度,真不如花几十块钱买个食品测温计。冲泡奶粉、制作辅食时能用,测量油温、肉温也很方便,比那个不靠谱的变色勺精准多了!而且外出时,用它临时测量水温也很便捷~
▲想要测温,不如直接使用专用的食品测温计
六、塑料翻盖婴儿消毒柜
网友「@努力码字的小陶陶」分享: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花一百多块买的婴儿消毒柜,竟然成了微塑料的污染源!
▲塑料上翻盖式消毒柜
当初选中这款消毒柜,是因为觉得它操作简单、性价比高,还推荐给了好几个宝妈朋友。可使用没多久,就看到其他宝妈吐槽,说这种消毒柜的塑料转轴会掉粉。
▲塑料部件反复摩擦,再加上长时间热风烘干,很容易产生塑料碎屑,这些碎屑还特别容易粘在餐具上,被宝宝误食
我赶紧检查自家的消毒柜,果然在柜底发现了塑料碎屑,有些甚至粘在了奶瓶和餐具上!更可怕的是,这款消毒柜带有烘干功能,会直接把塑料粉末吹得到处都是。虽然商家声称使用的是食品级塑料,但谁愿意让宝宝每天都摄入塑料渣呢?
▲还是建议选择不锈钢材质的消毒柜
真心给大家提个建议:购买消毒柜时,千万别选这种塑料盖的,再便宜也不能买!要选就选不锈钢材质的,虽然价格贵一点,但用起来更安心。
七、新国标执行前的婴儿专用湿巾
网友「@旺旺小小Sun」爆料:很多打着“婴幼儿专用”“手口可用”旗号的湿巾,其实就是在跟家长玩“文字游戏”!
▲此前婴儿湿巾并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
说实话,以前带娃时,我也是走到哪儿都随身带着所谓的婴儿专用湿巾,用来给宝宝擦嘴、擦手、擦屁屁,觉得包装上写着“安全温和”就绝对没问题。直到有一天,我闲着没事研究了一下湿巾的成分表,结果差点被气到!
▲2024年9月29日才发布婴童湿巾新国标,2025年10月1日正式执行
跟大家说一个令人扎心的事实:在2024年9月29日之前,我国根本没有针对婴幼儿湿巾的专门标准!婴儿湿巾、湿厕纸、酒精湿巾,实际上执行的都是同一个标准……
▲按照旧国标,婴儿手口湿巾和湿厕纸的执行标准完全相同
厂家想添加什么防腐剂、添加多少剂量,全凭自身良心。更气人的是,很多湿巾的配料表只写“主要成分”“等”这样模糊的字眼来糊弄消费者,故意不把所有成分清晰列出。这分明是欺负我们当妈妈的不懂行!
不过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2025年10月1日,婴童湿巾新国标就会正式实施!到那时,婴童湿巾生产所用液体的成分都必须公开透明,哪家使用了什么防腐剂,都得如实标注清楚。
▲这是符合新国标的婴儿湿巾成分表,能清晰看到丙二醇的标注(当然这类含有丙二醇的湿巾也不建议给孩子使用)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要给宝宝买湿巾,最好再等等,等新国标实施后再入手。
大家可以想想,湿巾中90%以上都是水,不添加防腐剂,怎么可能保存那么长时间呢?就像我们自己用棉柔巾蘸水,放两天就会有异味,可湿巾却能有好几个月的保质期,这明显存在问题!
▲成分不明确的湿巾,使用起来就像碰运气,万一宝宝过敏,不仅孩子遭罪,家长也得费心又花钱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部分商家的操作。他们在包装上醒目地标注“零添加”,可仔细看小字才发现,所谓的“零添加”只是不添加某几种特定防腐剂而已。还有更离谱的,有些商家居然宣称湿巾能“清洁乳牙”?这简直是把家长当傻子忽悠!
#热问计划#
▲不如用棉纱布蘸温水给宝宝擦拭
现在我学聪明了,改用棉纱布巾蘸温水给孩子擦拭,虽然需要经常清洗,有点麻烦,但至少用着放心!真心奉劝各位宝妈,能用水清洗的情况下,就别用湿巾,孩子的健康可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