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小胡同里,藏着不起眼的中医馆,老中医却独创“环境诊法”

发布时间:2025-09-30 15:33  浏览量:8

在京城的一个小胡同里,藏着一家不起眼的中医诊所“元和堂”,店面极小,名声却很大。

说它不起眼,是因为它的店面小且陈设简单。

说它名声大,是因为门口经常停着豪车,候诊的人形形色色,有普通老百姓,更有达官贵人。

“元和堂”诊所的主人叫李景风,他五十多岁,中等身材,爱穿棉麻的中式衣服。他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好像能看透病人的腹脏和骨缝一般。

民间不少人称李景风“李神医”,他却连“医生”、“大夫”都不接受,坚持让病人叫他“李师傅”。

他看病的方法和别的中医不太一样。而且可以先看病后付钱,看不好病可以不给钱。

一、空调背后的“穿堂煞”

七月下旬的一个上午,元和堂来了一对年轻夫妻。

女人裹着件厚外套,一脸的憔悴,有气无力的样子。

男人搀扶女人坐下后,边擦汗边说:“李师傅,您看我媳妇这怪病能治好吗?大小医院都跑遍,从头到脚查了个遍,各项指标都正常,可就是浑身没劲还失眠,大夏天都怕冷,动不动感冒,吃了很多补药都白搭。”

李景风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示意女人伸手为她把脉,闭目凝神片刻后,又看了看她的舌苔。

李景风对女人说:“你这是中气不足,卫阳虚弱,像是虚劳之症。但是……”

他话锋一转,转头看向女人的丈夫问:“你家客厅是不是沙发正对着一面大窗户或阳台门?而且空调开得特别足,风对着人吹?"

丈夫一下子愣住了,然后一脸惊讶地问:“李师傅,您怎么知道?我们家客厅是落地窗,沙发正对着阳台,夏天我怕热,空调几乎不关,就对着沙发吹凉快啊!这……这和我媳妇的病有关系吗?”

李景风微微一笑说:“有关系。风,尤其是这种又急又冷的‘虚邪贼风’,最容易伤人于无形。知道‘穿堂风’吧?风水上叫'穿堂煞'。”

小夫妻有点不解,李景风接着说:“人坐在那里,后背的穴位长时间被冷风直吹,把守卫身体的正气都给吹散了。气一散,人怎么能不虚?吃再多补药,也赶不上这天天漏气的速度啊。”

夫妻俩听得目瞪口呆,女人忙问:“那……李师傅,这怎么办?能治好吗?”

李景风点点头说:“我给你开三副药,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帮你把体表的‘城墙’修好,把漏掉的气补回来。另外,一定要把沙发挪个位置,别正对着窗户和空调吹冷风。如果实在挪不了,就在沙发后放个木屏风或者高点的绿植挡一下。空调温度调高,风别对着人吹。”

看男人表情茫然,李景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这药方治表,‘风水方’治根。这两个方子得一起用才能治好这怪病。少一个,效果就打对折。先试试吧!”

夫妻俩半信半疑,道谢后离开。

半个月后,小夫妻又来了。

女人穿着连衣裙,人精神很多,脸上也红润了,一进门就笑着说:“李师傅,我们回家就照您的说法动了沙发和空调。药吃了三天就感觉身上有劲了,现在睡觉也香了!您真是神医,太感谢了!”

李景风摆摆手说:“不谢,好了就行。记着: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既要养在内,也要防在外。家居环境就是人的‘外’。”

夫妻俩频频点头,奉上红包千恩万谢,李景风坚持只收诊金。

二、老板书房里的“火煞”

一天中午,李景风正在给一个小伙开方,有位老病人带来个新病人,说是某公司老板王总。

四十多岁的王总双眼红红的,他声音嘶哑,焦躁不安,不停地喝水,没一会儿就喝了大半瓶矿泉水。

小伙接过药方起身,王总便用嘶哑的嗓音问:“李师傅,医生说我是上火,清热泻火的药吃了不少,但只管一阵,完了更厉害。最近项目紧压力大,我失眠严重,嘴里长疮嗓子疼,还便秘,脾气暴躁,怕挨骂的员工都绕着我走……”

李景风照例望闻问切一番,然后眯着眼睛想了想,突然问:“王总,您想一想,办公室或书房的正南方向,是不是放了什么东西?”

王总莫名其妙,李景风提示:“比如:电视机、大的电脑屏幕、红色装饰品或者壁炉等等,有没有?”

王总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他眼睛瞪得溜圆:“我的天!您真神!我书房的正南边还真是有个大的电子壁炉!不开的时候是个仿真的火焰动态屏保,开了能吹热风!我觉得那玩意新鲜气派有氛围……这个有问题吗?”

李景风解释说:“南方在八卦里属‘离’,对应火。你这个大壁炉,等于在本来就属火的地方,又加了一把猛火。火性炎上,过犹不及。这会导致住在里面的人心火亢盛,虚火上浮。所以你才会烦躁不安,失眠口疮。吃清热药只是暂时压一下,根源上那把‘火’还在烧,所以你的病才好不了。”

王总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我回去赶紧拆了它!有点肉疼,那壁炉花了不少钱呢!”

李景风摆摆手说:“那就别拆了,化解一下吧!”

王总认真记录了化解方法:

第一,壁炉尽量少开,屏保换成山水画之类的静态图。

第二,在壁炉旁边放几盆真的绿植,最好是高大叶片厚的,比如龟背竹、幸福树,用木(植物属木)来消耗火气,木生火本来也是顺的,但过旺了就需木来耗泄。

第三,在书房西北角,属金的位置,放个金属的装饰品,比如铜鼎、铜葫芦什么的,金能耗火气。

李景风给王总开了滋阴降火的药,比如知柏地黄丸加减,说要把上面的虚火引下来。他对王总说:“风水调理,很多时候不是要大兴土木,而是做减法,或者巧妙地平衡。身体和环境讲究的都是一个‘中和’。”

王总半信半疑,但想着李景风那么大的名声,他决定试试。

一个月后,王总登门致谢,他精神抖擞,声音洪亮:“李师傅,您真是神了!”

王总按李景风的说法对书房做了调整,药也按时吃了,现在浑身舒畅,火气全消,睡觉踏实,脑子都清醒好多,棘手事都容易解决了。手下的员工都说他多了笑脸,人也好说话了!

王总说:“李师傅,您不仅是看病调理身体,还能调理运势,我近日运气真好,所以特来感谢您!”

除了双倍诊金,王总还给了一个大红包,李景风推辞不过便接受了。

三、孩子夜啼与窗外的“声煞”

一个细雨绵绵的傍晚,一对年轻夫妻走进诊所给孩子看病。

那孩子一岁左右的样子,看起来蔫蔫的没精神。

孩子妈妈眼泪汪汪地哀求:“李师傅,请您救救我儿子!两个月了,一到晚上就哭,怎么哄都不行。医院检查说没别的问题,可能缺钙,补钙却不见效果,孩子精神越来越差……我和他爸都快崩溃了。”

李景风起身,让年轻的妈妈坐下,把孩子抱舒服点。他没有先去看孩子,却走到窗边,侧耳仔细着什么。

诊所虽位于胡同之中,但傍晚时分,胡同外的车流人流声和隔壁店铺的音乐声都能听到,或隐约或清晰。

李景风听了一会,回过身问道:“你们家卧室是不是正对街道?你家附近是否有新开的夜市或者营业较晚的店铺?有没有装新路灯或者店铺的夜光招牌,灯光特别亮那种?”

那位妈妈一听这话,顿时大惊失色。

———

她说:“还真有!我们家楼对面新开了一家烧烤店,天天晚上闹到后半夜,那个排风的嗡嗡声很大……对了,他家招牌的霓虹灯特别亮,红色有灯光能照到我们卧室的窗子上……难道这有什么说法?”

李景风点头道:“小孩子神气怯弱,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对外界的声音、光线特别敏感。这种持续的、突然的噪音和异常光线,在风水上可以看作一种‘声煞’和‘光煞’,会干扰心神,让人不安,尤其是神气未充的小儿很容易惊厥哭闹。”

说完,他走过来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小手,看了看指纹(小儿指纹诊法),又看了看舌头说:“孩子有点受惊,心肝火旺,脾有点虚。我给他开点震惊安神、清心平肝的小药茶,味道很淡,当水喝就行。”

孩子妈妈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点头。

李景风表情严肃地说:“你回去赶紧想办法屏蔽噪音和强光,换厚实窗帘隔音避光。晚上一定把门窗关严实。如果有条件,最好给孩子换到不临街的房间睡。根源不去,吃药也难有好效果。”

年轻的妈妈满口答应,说这些都能办到。李景风又补充说:“睡前别让孩子玩得太兴奋,家里环境要安静,妈妈也要定心静心,你若焦虑,孩子会不安的,他能感觉到。”

一周后,李景风收到了孩子妈妈发来的微信红包和感谢信。她说按照李师傅的“环境方”“风水方”照办后,孩子吃了药当晚就哭闹减轻,三天后就能整晚安睡。全家人终于放心了,夫妻俩更是感觉像是重获新生一般!

孩子妈妈连着发了三个红包致谢,李景风只收了诊金,其余全部退回。

四、老胃病与厨房的“水火相冲”

这天是个周末,元和堂诊所还没开门,就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在女儿的陪同下在诊所门口等候。

一看到李景风,老太太的女儿便抢先开口说:“李师傅,我妈这胃病十几年了,老是胀气、反酸,不敢吃生冷硬的东西。做胃镜说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中药西药吃了无数,总是时好时坏。我妈现在都抗拒吃药了,说吃了也白搭……我都拿她没办法了!”

老太太姓赵,脸色萎黄,说话有气无力。

李景风仔细为老太太诊脉,发现她脉象濡弱,舌淡苔白腻,确实是脾胃虚寒之象。

他轻声问老太太:“大姐,您家厨房的灶台正对着水池吗?冰箱离灶台特别近吗?”

女儿和母亲对视一眼,惊讶地说:“您是看病还是算卦?我们家厨房小,真的是灶台正对着洗菜池,冰箱就在灶台旁边。这有什么关系吗?”

李景风解释说:“在风水格局中,灶台属火,水池、冰箱属水。灶台与水池正对,或者与冰箱紧邻,形成‘水火相冲’的格局。厨房里的能量场会直接影响食物的‘气’,进而影响食用者的脾胃功能。”

他继续解释:“虽然从现代科学角度看,这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但一个人在水火交战的能量场中准备食物,那种不和谐的气场会无形中影响食物,人长期食用在这种环境下的食物,脾胃可能会受影响。”

女儿皱眉:“那怎么办?厨房面积就那么小……”

李景风照例给了“风水方”,他说了几个简单的化解方法:

一是在灶台和水池间搭上小木架,可当置物架,上面摆些干燥的调味料或木制厨具,形成木的缓冲(木能通水火);

二是在冰箱上多贴一些好看的绿色的贴纸或画,增强木的能量;

三是尽量保持厨房的干净整齐和明亮,避免杂乱堆积,千万不能又脏又乱。

最后,李景风又转向赵老太认真地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吃药,我给您开个温中健脾的方子,附子理中汤加减,先慢慢把脾胃的阳气养起来再说。药要坚持吃,如果有什么不舒服随时可以来找我。”

母女俩依言而行,回家就开始收拾家里的厨房。

一个月后,赵老太独自来复诊,她的脸色好了许多,说话也有力气了,她大声说笑:“李师傅,太谢谢你了!我这老胃舒服多了,再没跟我闹别扭。我家那小厨房也越收拾越顺眼了!哈哈哈……”

五、失眠与床头挂画的“无形压力”

周五下午,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来到诊所,她的肤色暗黄无光,黑眼圈很明显,整个人显得疲惫无力。

女人名叫苏婷,她说自己失眠快一年了,天天晚上睡不着,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吃安眠药能睡一会儿,但第二天起来头晕脑胀,怕依赖不敢再吃安眠药。听人说李师傅医术高明,所以找来了。

李景风诊察后发现苏婷心肾不交,心火偏旺。

他照例问了环境问题:“你的卧室布置怎么样?空间狭小吗?有压抑感吗?”

苏婷回答:“卧室不算大,但只有床、床头柜和简洁的梳妆台,空间并不小。而且墙壁洁白,没有压抑感。”

李景风又问:“那你的床头有没有挂比较大的画或者照片?”

苏婷说:“有,我床头挂了一幅很大的沙漠风景画,里面有几座很高的沙丘……那是我前年去藏区旅游时买的,因为喜欢就挂在卧室了。”

李景风认为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他认为,床头正上方的挂画,如果内容有压迫感,无形中会给人心理压力,影响睡眠质量。从风水上说,睡床宜安稳平和,头上不宜有‘重物’压顶,不论是实物还是画中的意象。

李景风建议苏婷把那张画去掉,如果舍不得可以移到侧面的墙上,让床头干净简洁。

随后,他给苏婷开个交泰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帮她交通心肾,安神助眠。

两天后,苏婷打来电话,说她把画移走后当晚就不再彻夜难眠,能睡着一会,第二晚情况更好些。

十天后,苏婷携闺蜜到元和堂致谢,她说:“李师傅,现在配合您的药,我已经能自然入睡了!原来环境的影响这么大,我以前从来没想到!非常感谢!”

苏婷的闺蜜是个记者,她很好奇李师傅这套神奇的“环境诊法”是怎么学来的。

李景风微微一笑说:“这个不算什么。我师父是位精通风水易理的老中医,受师傅影响我略知一二。”

苏婷的闺蜜请李景风多讲讲,他才接着说:“现在人们太重视吃药打针,却忽略了环境的影响。师父常说“天人相应’,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环境不断交换能量的生命体。《黄帝内经》中早就说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这里的‘居处’就是指居住环境啊!”

李景风谦虚地说:“我这算不上什么……只是基于中医整体观的发展。人体的小环境与外界的大环境是相通且相互影响的。调节大环境,可以帮助小环境恢复平衡;调节小环境,也能更好地适应大环境。”

苏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所以,您总是既开药方,又给环境方风水方。”

李景风笑道:“双管齐下,效果才更好。这就像治理河水,既要清理河道(调理身体),也要治理流域(改善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正说着,又有一位患者上门。

苏婷和闺蜜忙起身告辞。

来者是一位头发花白、走路都有些蹒跚的老人。

李景风微笑着起身迎接,他知道老人肯定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答案也许仍是一半在患者的脉象中,一半在他的生活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