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被以不合群辞退,我带走项目需求文档,甲方指定要我
发布时间:2025-09-24 06:49 浏览量:8
周五下午四点四十五分。
这个时间点,像是被精心计算过的恶意。
HR办公室的空调开得极低,冷气像稀薄的冰片,刮在裸露的小臂上。
“林晚,我们综合评估了一下,你可能不太适合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
张经理坐在我对面,十指交叉,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架势。
他旁边,HR李姐低头在我的试用期评估表上写字,笔尖划过纸张,沙沙作响,是这场审判唯一的背景音。
“企业文化?”我重复了一遍,舌尖有点麻。
“对,”张经理点点头,身体前倾,“咱们部门,讲究的是团队协作,是凝聚力。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攻克难关。”
他顿了顿,似乎在等我领悟。
我没说话,只是看着他那条歪了半寸的领带。
“你业务能力很强,这点我们都承认,”他话锋一转,“但你太独了,不合群。你看,部门下午茶你从来不参加,周三的羽毛球团建你也一次没来过……”
我心里冷笑。
下午茶?不就是一群人围着分一块干巴巴的廉价蛋糕,听他吹嘘自己当年多牛吗?
羽毛球?时间是晚上八点到十点,地点在离公司地铁一小时的场馆,自费。
这不叫团建,这叫“领导的个人爱好需要员工自费捧场”。
“张经理,我的本职工作是产品经理,‘启航智慧社区’这个项目,从需求调研到PRD终稿,我一个人跟了三个月,没出过一次纰漏。甲方那边,也对我的文档和原型赞不绝口。”
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这就是问题所在!”张经理忽然提高了音量,“你只顾着埋头写你的文档,跟同事们交流太少!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是要赋能整个团队的!”
“赋能?”我气得想笑,“李响的原型图做错了,我陪他熬到半夜一点改;前端的接口对不上,我一个个帮他们核对字段。这不算交流吗?”
“这是工作,林晚,工作之外的交流才是增进感情的关键!”
我懂了。
工作做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没有在工作之外,无偿贡献我的时间和情绪,去捧他的臭脚。
HR李姐在这时终于写完了,她把那张纸推过来,上面“不予转正”四个字,刺得我眼睛疼。
“根据合同,公司会支付你这个月的工资,另外补偿半个月薪水作为代通知金。一共是12450元。”
一个精确到十位数的侮辱。
我拿起笔,在那张纸上签下我的名字。
手很稳。
没有愤怒,没有不甘,只有一种荒诞的疲惫。
回到工位上,部门里静悄悄的。
大家都在假装忙碌,眼角的余光却像探照灯一样,在我身上扫来扫去。
我的私人物品不多,一个水杯,一盆快要被空调吹死的绿萝,还有几本专业书。
我慢条斯理地把它们装进纸箱。
路过李响的座位时,他头埋得更低了,恨不得钻进显示器里。
就是他,那个我陪着熬夜改原型的实习生,上周开会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给的需求“太细太死板,限制了他的发挥”。
而张经理,当场就表扬他“有想法,敢于挑战”。
我抱着纸箱,最后看了一眼我的电脑。
屏幕上还开着“启航智慧社区”最终版的PRD文档。
整整128页。
从用户画像、市场分析,到功能列表、交互逻辑、数据埋点,每一个字都是我一个一个敲出来的。
为了搞清楚社区里老年人的真实需求,我周末自己跑到项目所在地,陪着大爷大妈们聊了两天。
为了一个智能门禁的开门流程,我画了三十多版交互稿。
这是我的心血。
一个念头,像电流一样窜过我的大脑。
我坐下来,操作鼠标,把文档的最终版加密,打包,用私人邮箱发给了自己。
然后,我选中了桌面和所有工作盘里的源文件。
按下Delete。
清理回收站。
做完这一切,我的心跳得飞快,手心全是汗。
但我脸上,平静无波。
我抱着纸箱站起来,环视一圈。
张经理正站在他办公室门口,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胜利者的轻蔑。
我对上他的目光,扯了扯嘴角,露出了进公司三个月以来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微笑。
他愣了一下。
我转身,头也不回地走向电梯。
走出写字楼大门,傍晚的热风扑面而来,带着一股尾气的味道。
我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手机震了一下,是银行的到账短信。
12450元。
我看着那个数字,突然觉得无比讽刺。
我三个月的宵夜、周末和心血,原来就值这个价。
回到家,我把纸箱往地上一扔,整个人陷进沙发里。
房子是租的,一个月四千五。
下个月的房租还没着落。
我打开招聘软件,机械地刷新着页面。
“产品经理,要求3-5年经验,熟悉社交/电商/O2O领域,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每一条招聘要求里的“团队协作精神”,都像一根针,扎在我眼睛里。
什么叫团队协作?
是大家一起摸鱼,然后让一个人加班到死吗?
是老板说一,你不能说二吗?
是明明你是对的,但为了“团队和谐”,你必须闭嘴吗?
我烦躁地关掉手机,打开电脑,点开了那个我发给自己的PRD文档。
看着那些熟悉的流程图、线框图,我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这才是我的价值。
不是在酒桌上能喝多少,也不是在团建时多会活跃气氛。
而是这个,这个能把一个模糊的想法,变成一个清晰、可行、逻辑严谨的产品的能力。
手机又响了,是前同事王姐。
“小晚,你走了?”
“嗯,刚到家。”
“哎,张经理也太不是东西了!卸磨杀驴啊这是!”王姐在那头愤愤不平。
她是公司的老员工,也是唯一一个,在我被刁难时,会偷偷给我递一杯热水的人。
“没事,王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故作轻松。
“那你以后怎么办?‘启航’这个项目你跟了这么久,太可惜了。”
“是啊,可惜了。”
我说的是真心话。
那个项目,就像我的孩子。
“对了,”王姐突然压低了声音,“你桌上那个最终版的PRD纸质稿,你带走了吗?”
我的心一紧。
“没,我没动公司任何东西。”
“那就好那就好。刚才张经理找不到电子版,急疯了,在办公室里发了好大一通火。他说周一就要跟甲方开会对接终版方案,让李响赶紧把文档恢复出来。”
李响?
我差点笑出声。
那个连竞品分析都写不明白的实习生?
他连我为了适配老年用户,把所有字体默认调成16号,行间距调成1.5倍这种细节都不知道。
“那就祝他好运吧。”我挂了电话。
窗外,夜幕降临,城市的霓虹灯一盏盏亮起。
我忽然觉得,这事,还没完。
周末两天,我强迫自己投了二十份简历。
收到了三个面试邀请。
但心里,总像是悬着一块石头。
我一遍遍地想,我带走文档这个行为,到底对不对?
从公司制度上说,这绝对是违规的。
但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我只是保护了我的作品,不被一群剽窃者糟蹋。
周一早上九点半。
我正准备去第一家公司面试,王姐的电话又来了,声音急得像火烧。
“小晚!出事了!”
“怎么了?”
“甲方爸爸,就是那个‘启航’的陈总,今天亲自带团队过来开会。李响拿了个狗屁不通的文档上去讲,被陈总当场骂得狗血淋头!”
我能想象那个画面。
陈总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技术出身,逻辑极强,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
我第一次跟他汇报方案,一个数据来源说得模糊了点,被他追着问了十分钟。
李响那个半吊子,估计三分钟就得露馅。
“陈总说,那个文档跟他之前邮件里看到的完全是两个东西,核心逻辑都变了。他问是不是换了产品经理。”
“张经理怎么说?”
“张经理还嘴硬,说你是家里有事辞职了,李响是你的得力助手,完全领会了你的设计精神。”
我被这种无耻的斗争逻辑气笑了。
“然后呢?”
“然后陈总就火了,他说他合作过这么多团队,从没见过这么不专业的。他说他认可的,就是你之前那个版本的设计,一字都不能改!如果你们给不出来,就要重新评估合作,甚至考虑索赔!”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
“现在整个部门都炸了!张经理让全公司技术部的人想办法恢复你电脑的数据,李响脸都白了,坐在那儿哭。”
我沉默了。
我在等。
等那个必然会打来的电话。
果然,不到十分钟,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打了进来。
我接起。
“喂,你好。”
“是林晚吗?”
“是我。”
“我是张伟,你之前的部门经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和不得不低头的屈辱。
“哦,张经理啊,有事吗?我正准备去面试。”我故意说。
“林晚,你是不是把‘启航’的PRD文档带走了?”他开门见山。
“张经理,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我离职的时候,所有东西都交接清楚了,HR可以作证。”
“你别跟我耍花样!你电脑里的文件全没了!是不是你删的?”
“我的电脑是公司财产,我只有使用权。里面的数据安全,应该是公司网管负责。你找我没用。”我语气平淡,像在讨论今天的天气。
电话那头,传来他粗重的喘息声。
我能感觉到,他快要气炸了。
“林晚,我警告你,你这种行为是窃取公司商业机密,是违法的!我可以告你!”
“好啊,你去告。正好让法官看看,一份还没正式对甲方交付、甚至还在草稿阶段的文档,算不算商业机密。顺便,也让大家评评理,一个让员工周末无偿陪聊、晚上自费团建、以‘不合群’为理由辞退功臣的公司,到底是个什么好地方。”
我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钉子,钉了过去。
那边沉默了。
过了足足半分钟,他才用一种几乎是恳求的语气说:“林晚,算我求你。你把文档发给我,今天这事,我就当没发生过。”
“张经理,你是不是忘了?我已经不是你的员工了。我没有义务,再为你和你的‘得力助手’犯的错买单。”
“你到底想怎么样?”
“我不想怎么样。我只是觉得,一个不尊重专业人才的公司,不配拥有专业的东西。”
说完,我直接挂了电话。
把他的号码,拉黑。
世界清静了。
我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衬衫的领子,准备出门面试。
我的人生,不能被这些人渣绊住。
刚走出小区门口,手机又响了。
这次,是一个陌生的手机号。
我皱了皱眉,接了。
“喂,是林晚小姐吗?”
一个沉稳的男中音,有点耳熟。
“我是,请问您是?”
“我是‘启航’的陈启明。”
我愣住了。
甲方爸爸,陈总。
他怎么会有我的手机号?
“陈总,您好。”我立刻换上了职业的口吻。
“林小姐,不好意思,冒昧打扰。我是从你们之前提报的资料里,找到你的联系方式的。”
“没关系,您有事请说。”
“是这样,今天上午的会,情况不太愉快。你们公司提供的方案,和我们之前沟通过的,出入很大。”
“这个……我很抱快,我已经从那家公司离职了。”
“我知道。”陈总的语气很平静,“你们张经理说了,说你家里有事。不过,我不太信。”
我的心,猛地一跳。
“林小姐,我就开门见山了。‘启航’这个项目,我们集团非常重视。你之前做的那个方案,我们内部评审过,非常认可。它的逻辑、细节,还有对用户需求的洞察,都做得很到位。我们希望,能继续按照那个方案执行下去。”
“可是,我已经……”
“我知道你离职了。所以,我想以甲方的名义,邀请你,作为这个项目的专项顾问,继续跟进这个项目。你看可以吗?”
我彻底懵了。
这反转,来得也太快了。
“专项顾问?”
“对。你不需要再对你之前的公司负责,你只需要对我们‘启航’项目负责。我们会单独和你签订一份顾问合同,按项目节点支付酬劳。初步估算,整个项目跟下来,酬劳大概在六位数。”
六位数。
比我在这家公司干一年还多。
“当然,”陈总继续说,“前提是,我们需要拿到你手上那份最完整的、最终版的PRD文档。我相信,那份文档,应该还在你手上吧?”
他是个聪明人。
他什么都猜到了。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陈总,为什么是我?”
“因为专业。”他回答得毫不犹豫,“我们投了几千万的项目,需要的是一个能把它做好的人,而不是一个会搞办公室政治的马屁精。林小姐,你的专业能力,我们信得过。”
“专业……”
我咀嚼着这个词,眼眶突然有点发热。
我一直坚信的东西,在被张经理贬得一文不值之后,却被甲方,用最直接的方式,肯定了。
“陈总,我需要考虑一下。”
“当然。不过我希望尽快。今天下午三点,我在你们公司楼下的星巴克,如果你方便,我们可以见一面,聊聊细节。如果你决定来,就意味着你接受了我的提议。”
“好。”
挂了电话,我站在路口,看着车水马龙,一时间有些恍惚。
面试,还去吗?
去。
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为了给自己多一个选择。
上午的面试很顺利。
对方是一家创业公司,CEO亲自面的我,对我的作品集很满意,当场就给了口头offer,薪资比之前涨了30%。
但我心里,还是惦着陈总的那个提议。
下午两点五十,我出现在了前公司楼下的星巴克。
陈总已经到了,正坐在窗边看笔记本。
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袖子挽到手肘,看起来比在会议室里更随和一些。
“林小姐,来了。”他看到我,站起来,很绅士地帮我拉开椅子。
“陈总。”
“不用这么客气,叫我老陈就行。”
我们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了正题。
陈总给我看的合同,比我想象的还要优厚。
不仅酬劳可观,而且权责分明。
我只作为技术顾问,负责方案的讲解、交底,以及关键节点的评审,确保项目执行不走样。
我不需要参与到前公司的任何内部管理中去。
“也就是说,我以后,还要跟他们一起工作?”我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没错。”陈总点点头,“我知道这可能会让你有些不舒服。但是,项目已经启动,施工方、硬件方都已经进场。临时更换整个开发团队,成本太高,周期也拖不起。”
我明白了。
他不是在给我出气,他是在解决问题。
一个成熟的生意人,永远以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
“我需要面对的,还是张经理他们那个团队?”
“主要是技术团队。至于张经理……”陈总笑了笑,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他以后,会很‘配合’你的工作的。”
我懂了。
甲方爸爸的威力,就在于此。
他可以不让你死,但他可以让你,生不如死。
“我接受。”我拿起笔,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合作愉快。”陈总伸出手。
“合作愉快。”我握住他的手,很用力。
从今天起,我不再是那个可以被随意拿捏的试用期员工林晚。
我是甲方指定的项目顾问,林晚。
周二早上,我睡到自然醒。
没有打卡,没有早高峰,感觉人生美好得不真实。
十点钟,我慢悠悠地晃到前公司。
前台小妹看到我,眼睛瞪得像铜铃,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
我冲她笑了笑,直接刷开门禁——我的临时顾问权限,陈总那边已经帮我开好了。
办公室里,和我离职那天一样,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胶水一样粘在我身上。
有震惊,有好奇,有嫉妒,还有……恐惧。
尤其是李响,他看到我,像是见了鬼,手里的鼠标“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
张经理从他办公室里冲出来,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哎呀,林顾问,来了来了!快,里面请!”
他点头哈腰的样子,和他上周五开除我时,判若两人。
我没理他,径直走到我原来的工位。
我的东西都还在,那个纸箱被原封不动地放在角落。
只是桌子上,多了一台全新的笔记本电脑。
“林顾问,这是陈总特意吩咐给您配的,最高配置!您看看还缺什么,随时跟我说!”张经理跟在我屁股后面,殷勤得像个店小二。
我把电脑打开,连上网络。
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把我邮箱里的PRD文档,下载到了桌面。
我点开文档,对张经理说:“张经理,麻烦你召集一下项目组所有相关人员,技术、测试、UI,现在,马上,到会议室开会。我要把最终版方案,给他们过一遍。”
我的声音不大,但整个办公室都听得清清楚楚。
张经理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让我这个被他开除的人,回来给他收拾烂摊子,还要对他发号施令。
他这辈子,大概都没受过这种屈辱。
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
“好,好!我马上去叫人!”他几乎是小跑着去各个工位通知了。
会议室里,气氛诡异。
技术负责人老王,看到我,露出了一个复杂的笑容。
UI设计师小敏,偷偷对我比了个“V”。
而李响,坐在离我最远的位置,头都不敢抬。
我把文档投到大屏幕上,开始讲解。
“我们从第一部分,用户需求开始……”
我讲得不快,但每个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
这个功能为什么这么设计?背后的用户场景是什么?可能遇到的风险点在哪里?数据应该如何埋点?
这些,都是李响那份拼凑出来的文档里,完全没有的。
技术团队的人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有疑问也立刻提出来。
整个会议,进行得非常顺畅、高效。
张经理和李响,全程像两个透明人,一句话也插不上。
讲到智能安防模块时,我停下来,看着李响。
“李响,这个模块的原型,是你负责的吧?”
他浑身一抖,点了点头。
“我看到你的设计里,紧急呼叫按钮,放在了二级页面的右上角。你知道为什么我之前的版本,是放在首页最显眼的位置,并且做了常驻悬浮吗?”
他张了张嘴,说不出话。
“因为我们的核心用户之一,是独居老人。当他们发生意外时,比如摔倒、突发心脏病,他们可能连解锁手机、打开APP、再找到那个按钮的力气和时间都没有!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完成求助。你明白吗?”
我的声音很严厉。
这不是在教他做事,这是在告诉他,产品经理的每一个设计,背后都可能关系到一个人的安危。
这不是玩游戏。
李响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他旁边的张经理,脸色也难看到了极点。
因为当初,就是他,为了所谓的“界面简洁美观”,支持了李响的方案,否决了我的设计。
会议结束,已经快十二点了。
我合上电脑,对张经理说:“今天下午,我需要技术团队出一份详细的排期。明天早上,我要看到。有问题吗?”
“没……没问题!”张经理赶紧点头。
我走出会议室,感觉像是打了一场大胜仗。
专业,才是一个人最硬的后台。
接下来的日子,我成了公司的“特殊存在”。
我不需要打卡,来去自由。
我只参加“启航”项目的相关会议,只和技术团队直接沟通。
张经理试图拉拢我,请我吃饭,给我送购物卡,全被我拒绝了。
“张经理,我只是个顾问。做好分内事,拿我该拿的钱,其他的,没兴趣。”
他碰了几次壁,也就不再自讨没趣了。
但他对我的怨恨,肯定又加深了一层。
李响更是躲着我走,在茶水间碰到,都绕着道。
我不在乎。
我来这里,不是为了交朋友的。
我是来捍卫我的作品,顺便赚钱的。
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第一阶段的功能开发完成,进入了提测阶段。
我跟着测试团队,没日没夜地跑流程,找bug。
有个bug很奇怪,在测试环境一直无法复现,但一到准生产环境,就会导致用户数据丢失。
技术负责人老王,带着两个核心开发,查了两天两夜,头发都快薅秃了,也没找到问题根源。
眼看下周就要对陈总那边做第一阶段的交付演示了,所有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张经理又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把所有人叫到会议室,开“动员大会”。
“同志们,关键时刻到了!我们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就算不睡觉,也要把这个bug给我找出来!”
通篇都是正确的废话。
我听得直皱眉。
“张经理,”我打断他,“现在不是喊口号的时候。老王,你把服务端的日志权限,给我开一下。”
老王愣了一下,“你要日志干嘛?我们都查过了,日志里没有任何异常报错。”
“你们查的是应用日志,我要的是系统底层日志,还有数据库的慢查询日志。”
“那个……权限在运维那边,我没有。”
“那就让运维开。”我的语气不容置疑。
张经理的脸拉了下来,“林晚,你不是技术出身,就不要瞎指挥了。专业的事,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做。”
又来了。
又是这套“你不懂,就闭嘴”的说辞。
我看着他,冷冷地说:“我是不是专业,你说了不算。这个bug如果明天解决不了,交付演示延期,责任算谁的?”
他噎住了。
“我去跟运维要权限。”老王站起来,深深地看了我一眼。
半小时后,我拿到了所有日志的访问权限。
我把自己关在会议室里,一杯咖啡,一台电脑,开始逐行分析那海量的数据。
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十一点。
我看了近百万行日志。
眼睛酸涩,看东西都带重影。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一条不起眼的数据库连接池日志,引起了我的注意。
“连接超时,自动断开。”
这条日志,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出现一次。
而每次出现的时间点,都和测试人员反馈的数据丢失时间,高度吻合。
我立刻把老王叫了过来。
“老王,你们看看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最大空闲连接时间和等待时间是多少?”
老王在电脑上敲了一阵,脸色变了。
“最大空闲时间是120分钟。这个配置……是李响上个月为了优化性能,自己调的。”
我瞬间明白了。
测试环境因为访问频繁,连接一直被占用,所以没问题。
而准生产环境,访问量小,连接长时间空闲,超过120分钟就会被数据库单方面断开。
但应用服务器这边不知道,还在用一个已经失效的连接去操作数据,自然就会导致数据写入失败,也就是丢失。
“把最大空闲时间改短,改成30分钟,再加一个连接有效性检查。马上改,马上部署。”我下达了指令。
老王二话不说,立刻照办。
半小时后,新的配置上线。
测试人员再次验证。
“bug没有了!数据正常了!”测试组长在工作群里发出了喜报。
整个项目组,一片欢呼。
老王走到我面前,由衷地说:“林顾问,牛逼!这都能被你找出来!”
我笑了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我不是技术,但我懂逻辑。”
那一刻,我看到张经理站在会议室门口,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我知道,我又一次,把他和他那个“得力助手”的脸,按在地上摩擦了。
他不会善罢甘甘休的。
果然,第二天,公司内部就传出了风言风语。
“听说了吗?那个林晚,好像是拿了公司的核心代码,卖给了外面的公司。”
“真的假的?怪不得甲方指定要她,原来是里应外合啊!”
“心机太深了,一个女孩子,怎么这么有手段。”
这些话,像苍蝇一样,嗡嗡地往我耳朵里钻。
我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
除了张经理,没人有这么无聊,也没人有这么大的动机。
小敏偷偷跑来告诉我:“晚姐,你别往心里去。他们就是嫉妒。”
我当然不会往心里去。
跟这群人置气,拉低我自己的档次。
但我也不能任由他们泼脏水。
我直接找到了陈总。
“陈总,最近我听到一些关于我的不实传言,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的声誉。”
我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陈总听完,眉头皱了起来。
“我知道了。这件事,你不用管,交给我来处理。”
他的办事效率,一如既往地高。
第二天下午,张经理就被集团总部的人力资源总监叫去谈话了。
谈了整整一个小时。
他出来的时候,面如死灰。
后来我听王姐说,陈总直接把电话打到了他们总公司的CEO那里。
CEO大发雷霆,说如果因为他们内部的破事影响了项目,让张经理卷铺盖滚蛋。
从那以后,公司里再也没人敢在我背后嚼舌根了。
张经理见到我,更是像老鼠见了猫,恨不得绕着墙边走。
李响,则是在一周后,自己提交了辞职报告。
走的时候,灰溜溜的,谁也没告诉。
世界,终于彻底清静了。
项目,也终于迎来了最后的交付日。
演示非常成功。
陈总和他背后的集团领导,对“启航智慧社区”一期产品非常满意。
庆功宴上,陈总特意把我叫到主桌,当着所有人的面,举起酒杯。
“这杯酒,我必须敬林顾问。没有你的专业和坚持,就没有这个项目的成功。你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工匠精神’。”
我站起来,端着手里的橙汁。
“陈总,您过奖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那一刻,我看到了张经理坐在角落里,那张因为嫉妒而扭曲的脸。
我忽然觉得,他很可怜。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的结局。
他永远也不会明白,靠打压别人、玩弄权术得来的东西,是多么不堪一击。
而靠自己本事赢得的尊重,才是谁也夺不走的。
庆功宴结束,陈总把我送到楼下。
“林晚,项目一期结束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还没想好。可能会自己开个小工作室吧。”
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彻底想明白了。
我不想再回到任何一家公司,去应付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办公室政治。
我想做点纯粹的,只和产品本身相关的事。
“好想法。”陈总点点头,“正好,我们集团下面还有几个新项目要启动。如果你开了工作室,我们优先合作。”
“真的?”我喜出望外。
“我从不开玩笑。”他笑了,“你的专业,就是你最好的名片。”
三个月后。
我的个人工作室,在市中心一个联合办公空间里,正式开业了。
没有剪彩,没有花篮。
只有我一个人,一台电脑,和窗外明媚的阳光。
桌上,放着第一份合同。
甲方,是陈总的公司。
合同金额,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我泡了一杯咖啡,坐在电脑前,开始构思新的产品。
手机响了,是王姐。
“小晚,恭喜开业啊!”
“谢谢王姐。”
“对了,告诉你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张经理,被降职了。听说是因为二期项目找不到合适的产品经理,被甲方投诉,集团怪罪下来了。”
“是吗?”我一点也不意外。
“活该!这种人,就该有这种下场!”王-姐在那头解气地说。
我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对我来说,张经理是谁,他怎么样了,都已经不重要了。
他只是我人生路上,绊到过的一颗小石子。
我踢开它,继续往前走,前面是更广阔的天地。
挂了电话,我看着电脑屏幕上空白的文档,敲下了第一行字。
“产品名称:星辰。”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我的键盘上,暖洋洋的。
我知道,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能力,是一个人最硬的后台,也是面对不公时,最锋利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