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范公」一张百官图,撕开范仲淹与吕夷简的正邪较量

发布时间:2025-09-06 01:34  浏览量:12

景祐三年五月,汴京城已经有点热了。权知开封府兼天章阁待制的衙门里,房檐角的风铃被热风一吹,叮铃响了一声,把桌案上结网的蜘蛛惊飞了。范仲淹合上最后一本案卷,手指在“吕夷简”三个字上使劲按了按——他来代理开封府“市长”四个月,经手的案子没一个不跟宰相沾边,说到底,都是因为宰相在背后乱安插自己人。

“大人,通州知州贪腐的案卷又被打回来了。”下属捧着文书进来,声音都在抖,“上面说‘查无实据’,可老百姓联名的告状信都堆到桌案上了!那知州本来就是吕相的门生,去年三个月连升三级,哪有什么‘实据’能查得出来?”

范仲淹走到走廊下,看着院子里正午的大太阳。房檐上的琉璃瓦晒得发烫,可他脑子里全是漕运亏空案里饿死的纤夫、被强占田地后哭着告状的老农。刚当官时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在耳边响,他猛地转身:“拿纸和笔来!”

接下来十天,范仲淹埋在一堆官员任免册里。他用红、蓝两种墨笔,把近三年官员升官的路子画在宣纸上:红线是按规矩一步步升的正途,稀稀拉拉像秋天的枯枝;蓝线是吕夷简绕开吏部,偷偷安插的自己人,密密麻麻像蜘蛛网,从宰相的亲信到地方小官,把整个朝廷缠得喘不过气。画完图,他在右上角写了“百官迁转图”,其实是两卷——一卷画升官的路子,一卷写官员的罪状。每道蓝线旁边,都清清楚楚写着劣迹:“通州知州,三个月强占老百姓一千亩田”“江南通判,扣了赈灾的粮食”,每个字都像刀子。

五月壬子那天,范仲淹捧着“百官图”进宫见皇帝。仁宗展开图,目光从稀稀的红线移到密得像蛛网的蓝线上,眉头越皱越紧。“陛下,”范仲淹跪在地上,声音响亮又坚定,“用人的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吕夷简借着宰相的位置安插亲信,把官场搞乱了,好人被排挤,老百姓受冤枉,再这么下去,国家就完了!”

话还没说完,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没等太监宣召,吕夷简穿着紫袍就闯了进来,身后御史台官员的呵斥声都被他甩在后面。他指着范仲淹骂:“你不过是个权知开封府兼天章阁待制,竟敢越职多嘴,瞎编官员任免的事!你说这些是私授,有铁证吗?明明是你拉帮结派,拿‘朋党’当借口动摇朝堂!”

“朋党”两个字,正好戳中仁宗最忌讳的事。他盯着图上交错的红蓝线,又看看眼前剑拔弩张的两个人——一边是辅佐自己多年的老臣,一边是说话冲的直臣,最后只叹口气:“范仲淹,你话说得太冲了,先退下吧。”

范仲淹被太监架出殿时,回头看了一眼皇帝书房的门。他心里清楚,这一退,肯定要被贬官了。

三天后,贬官的诏书下来了。那道由翰林学士写、经吕夷简批红的诏书上写着:范仲淹“越职多嘴,拉帮结派”,剥夺天章阁待制的头衔,贬为饶州知州。消息传到开封府,下属们围着他,想说什么又不敢说。范仲淹却很平静,把“百官图”两卷折好,塞进了行囊。

临走那天,龙图阁直学士李纮来送行,看见他手里紧紧攥着图轴,叹道:“希文,这图该叫《正邪锋》才对,可它没扳倒吕相,反倒连累了你。”范仲淹却笑了,指着院子外的太阳:“蜘蛛网再密,也怕太阳晒。这图在,公道就在——就算我走了,总有一天,陛下会看明白,老百姓也会记得。”

马车驶出汴京城门时,老百姓围着送他。范仲淹掀开帘子回头看,城墙砖缝里还留着春天的青苔,房檐角的风铃在热风里叮铃响。车外传来老百姓的议论:“听说苏州府已经照着范大人的图,查办了三个贪官!”他把“百官图”贴在胸口,朝着南方走——那道稀稀的红线,总有一天会长成撑天的松柏;而这卷图,后来也会经欧阳修等人呈给皇帝,成为庆历新政整顿官场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