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禹州:科技赋能烟叶烘烤 服务护航烟农增收

发布时间:2025-08-14 12:43  浏览量:3

八月禹州,暑气未消,烟田间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连片烟株叶片厚实饱满,标志着烟叶烘烤期如约而至。禹州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早部署、强落实,以技术为支撑、服务为保障,朱阁烟站率先启动烟叶烘烤工作,通过科学调控助力烟叶品质提升,为烟农丰收筑牢根基。

电能烤房显优势 告别传统烟熏火燎

“过去烤烟,煤堆半人高,烤房像蒸笼,煤烟呛得人睁不开眼。”石河村烟农吴振军望着自家新投用的银灰色电能烤房,满脸轻松,“现在机器一转,温湿度稳定可控,不用守着添煤,更不用半夜起夜看火,太省心了!”电能烤房的推广,让烟农彻底告别了传统烘烤的繁琐与污染。

技术员驻点指导 手把手传授烘烤技巧

“您这烟叶含水量偏高,装烟得留半指缝隙,保证热气流流通,避免闷坏。”在朱阁镇詹庄村烤房群,技术员老陈正帮烟农王少洋调整装烟密度,手持卷尺仔细测量,“叶片边缘微卷,成熟度刚好,烘烤时‘变黄期’要多2小时,颜色会更鲜亮。”技术员驻点待命,将实用技巧手把手教给烟农。

全链条服务把关 筑牢烟叶品质防线

早在烟叶成熟前一个月,技术人员便逐块烟田制定“成熟度日历”:沙壤土烟叶因光照充足早成熟3-5天,黏土烟田因保水性好成熟稍晚,通过错峰采收确保入炉烟叶“熟度一致”。烘烤环节更推行“三查制度”:烤前查鲜度,剔除病叶、破损叶;烤中查设备,保障温湿度曲线稳定;烤后查品质,现场按颜色、油分、弹性等指标评级,并记录数据供烟农参考。

“以前烤完烟总觉得‘差不多就行’,现在技术员拿标准样烟比对,哪是‘下部橘黄’,哪是‘下部柠檬黄’,说得明明白白。”烟农刘喜成指着烤房外晾晒的烟叶,“你看这颜色多匀,收购时定级肯定差不了!”

夕阳西下,烤房运行声在烟田旁轻轻回荡。观察窗内,金黄的烟叶在热风中考验沉淀,愈发诱人。烟农们聚在烤房外,望着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畅谈今年收成。在禹州烟草人的护航下,这场八月的烘烤“战役”,正以科技与服务为笔,在田野间描绘出烟农增收、产业提质的美好画卷。(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史宝银|陈锋钺 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