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感觉燃油车的空调比电动车更冷,是错觉还是偏见?

发布时间:2025-08-13 11:32  浏览量:1

“同时拥有燃油车和电动车,开燃油车的时候感觉空调更凉,是错觉吗?”

“燃油车的空调或有可能更凉,差异取决于空调压缩机类型和程序设置逻辑。”

“也就是说电动车的空调效果可能会更差吗?”

“答案就是这样,而且还有车辆设计的影响。”

“能详细讲一讲吗?”

……

相信有不少汽车爱好者都有过相同的感受或疑惑,笔者也是有这种感受的;客观上确实有燃油车空调更凉的情况,这并不是错觉,只是许多汽车用户搞不清楚造成差异的原因。简而言之,燃油车空调更凉的原因是可能采用了定频压缩机,而电动汽车为了保证车辆续航里程,空调采用的往往是可变频压缩机。

不论是汽车空调还是家用空调,其制冷原理都是一样的。

压缩机是关键。

制冷的流程是用压缩机给制冷剂加压,气态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干燥罐和膨胀阀,随后变成液态;而制冷剂的沸点是非常低的,到了温度相对高的蒸发器的时候会瞬间沸腾,沸腾的过程中会吸收热能——蒸发器被吸收热能则等于降温;虽然用风扇(鼓风机)把车外的高温空气吹至蒸发器,空气中的热能则会迅速传导至低温的蒸发器使其升温,空气同步降温,随后送入车内则为冷风。

有些网友认为两类车制冷效果的差异可能是采用了不同的制冷剂,会是这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

现在的制冷剂都用R134-a,其中文名叫做“四氟乙烷。”

这种制冷剂的优点是不会像氟利昂一样的破坏臭氧,于是现在需要制冷的各类电器设备都用其作为制冷剂。那么在制冷剂相同、制冷原理也相同的前提下,能造成制冷效果差异的核心也只有压缩机了。

定频压缩机只有两个档位;可变频压缩机有无数个档位,可以配合一套“数控程序。”

有些燃油车是用定频压缩机的,并且其压缩机自身没有动力;燃油车空调压缩机的动力来自发动机,其通过皮带轮和橡胶皮带与发动机带轮连接——只有启动发动机之后才能用空调哦。同理,只要启动发动机就能用空调;并且压缩机的输出功率是固定的!比如压缩机功率为3kW,那么只要启动压缩机就能有匹配的制冷量。

至于调节空气温度只不过是通过冷热空气混合进行大致的调整,不会非常精确。

那么此类空调系统只要设定温度低,空调出风口吹出的冷风温度就可以非常低,甚至可以达到挂霜的程度!反之,温度调高一些,混合热风多一些,空调也不会感觉太冷。

可变频压缩机是相对智能的,假设压缩机的功率也是3kW;空调设置温度相同,压缩机初始输出功率有可能是3kW,但随着车内温度的降低,压缩机的功率会降低至2kW、1kW或更低。

并且即便设置温度相同且功率也相同,压缩机也不见得会按照最大功率输出。

因为在空调自动模式中,降低至设定温度是可以有合理的时间周期的;在设定的时间周期里,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则可以设定相对低,避免压缩机的驱动电机持续在高电耗区间运转,从而达到既能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降低至设定温度,又能省电,不让续航里程明显下降的目的。

当然燃油车也有使用可变频压缩机的车辆,但一般只用于中端车和高端车,其目的是为了省油;所以也不是所有燃油车的空调都会感觉更凉,往往是普通家用车的空调会明显的凉。

电动汽车的空调感受一般还有另一重因素,比如全景天幕和中控台的大屏幕。

大多数电动汽车为了抢眼球都会搞出夸张的配置,比如尺寸很大的天幕;有了天幕就难免会让大量的红外线透射到车内,红外线会带来热能,其必然会影响空调表现和温度体感。有些车辆的中控台还有许多屏幕,空调出风口又距离屏幕过近或可能直接吹到屏幕等电子设备之上;这也会要求空调出风口的温度不可过低,否则可能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电子设备的故障,尤其是在车内空气湿度过高的场景中。

总而言之,确实是有一部分燃油车的空调感觉更凉的,其制冷效果几乎可以用“暴躁”来评价;这种感受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说好是因为降温快,说不好是因为温度控制不精准,用定频压缩机的车辆一旦达到设定温度就只会自动停机,温度上升之后再启动运转以降温,这就是所谓的只有两个挡位,车内空气温度会有可以感受到的波动。

反之,可变频压缩机则能配合温度传感器持续运转以精准控制车内温度。

理论上还是后者更好,只不过有些司机并不习惯。

就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