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暴跌近30%!突然卖不动了?很多人都有同款!

发布时间:2025-08-09 23:37  浏览量:1

风靡全球二十多年的“洞洞鞋”鼻祖Crocs,这回真的摔疼了。
8月7日,美国当地时间,Crocs发布了最新业绩预告:第三季度营收预计同比下降9%到11%
这个数字像一记重拳——股价盘中直接跳水,单日暴跌近30%,收在74.39美元,创下近三年来新低,也是公司上市十多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总市值,只剩41.71亿美元。

这不仅是股市的一次“踩空”,更像是消费者用脚投票——字面意义上的用脚。

要说Crocs的故事,得从2002年讲起。
那一年,三位美国人George Boedecker、Lyndon “Duke” Hanson和Scott Seamans,在科罗拉多州带着一双专为帆船运动设计的防滑鞋亮相。
他们没想到,这双透着奇怪大洞的塑料鞋,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全球爆款

2006年,Crocs登陆纳斯达克,首日股价涨幅刷新了鞋类企业IPO纪录。
它的模式简单直接:轻、软、防滑、防臭,还能插上五颜六色的“小鞋花”。
这种“丑萌”的设计,让它一度成为度假酒店、游艇码头、医院、厨房里的常客。

价格也不低——普通款200多元起步,联名款几千元,有些甚至过万,比如与施华洛世奇联名的“小鲸鱼洞洞鞋”卖到9999元,简直是“脚上的珠宝”。

2023年是Crocs的高光时刻。
那一年,公司卖出了1.2亿双鞋,营收达到39.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46%;净利润高达7.93亿美元,同比暴增46.73%。
一双鞋,撑起了一个全球品牌帝国。

这不仅仅是卖鞋的胜利,更是一次品牌逆袭。要知道,在2010年前后,Crocs一度被贴上“审美灾难”的标签,股价暴跌、库存堆积如山。
但它靠社交媒体话题营销、明星带货、限量联名,把自己又推回了年轻人和潮流圈的视野。

表面风光,其实早有暗涌。
看数据就知道——2024年一季度到2025年一季度,Crocs主品牌营收增速一路下滑:

14.6%9.7%7.4%4%2.4%

尤其在北美市场,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8%。这是Crocs的大本营,失速很危险。
CEO Andrew Rees很直接:美国消费者在非必需品支出上变得谨慎,连商场都不爱逛了。
更糟的是,消费者开始担心价格上涨,于是选择“先不买”。

当年说到洞洞鞋,几乎就是Crocs的代名词。
现在,去电商平台搜“洞洞鞋”,你会被各种品牌淹没。

运动鞋老牌回力都开始卖洞洞鞋,让不少人直呼“年代感+新鲜感并存”。
斯凯奇、卡帕、百丽、TATA、天美意、森马、热风等品牌,不仅做,还做出了风格。
价格也有层次:

高端联名款,几百元一双普通品牌,100多元白牌货,几十元,甚至39.9元包邮

更麻烦的是,细分市场开始分流
有些消费者为了舒适去买斯凯奇“泡泡鞋”;
有些看重设计感,转向天美意、森马等更时尚的款式;
还有人追求性价比,直接选便宜白牌。

Crocs,不再是唯一选择。

把这些信号放在一起,就会发现Crocs面临的是一个三重困境。

第一重:审美疲劳
洞洞鞋再好穿,款式变化跟不上,消费者迟早腻。潮流单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很短,除非不断推陈出新。
Crocs虽然在做联名,但频率高到让人“视觉疲劳”,稀缺感下降。

第二重:价格和价值的撕裂
联名款过万,让品牌站上了“奢侈鞋”的定价区间,但消费者还是把它当塑料鞋看。
这就像卖冰棍的突然开价100元一根,哪怕加了金箔,心理门槛还是高。

第三重:竞争者低价围剿
白牌产品几十元就能满足大部分日常需求,且款式越来越好看。
当舒适感差距不大时,价格就成了最致命的竞争因素。

消费心理的转折点

Crocs这次的营收警告,其实暴露了一个更大的消费趋势:全球消费者正在减少非必需品支出
尤其在美国,中低收入群体的储蓄率下降、信用卡债务上升,导致他们对冲动消费更谨慎。

这种趋势不仅影响Crocs,也在冲击耐克、阿迪达斯等大牌的销售节奏。
过去那种“新品一出就抢”的氛围,在降温。
人们开始权衡:这双鞋,是不是非买不可?

资本市场的冷眼

对投资者来说,Crocs的暴跌不是偶然,而是增长放缓的必然反应。
鞋服行业的估值,核心看两点:营收增速和毛利率。
一旦增速掉到个位数,且未来指引是负增长,资金就会迅速撤离。

在暴跌之后,Crocs的市盈率已经大幅压缩,市值蒸发了数十亿美元。
资本市场的态度很现实:品牌热度可以重塑,但业绩下滑必须马上止血

如果想扭转颓势,Crocs必须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产品创新:不仅是颜色和鞋花,而是材质、功能和穿搭场景的拓展。价格策略:平衡高端联名和基础款的比重,避免被高价标签绑架。国际市场扩张:在北美失速的同时,加大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布局。品牌故事再造:从“丑萌”单品变成生活方式品牌,让消费者有情感链接。

Crocs的故事像一部潮流兴衰史。
它曾从港口走向全球,从笑柄变成潮流符号,甚至在疫情期间因为居家需求再度翻红。
但任何品牌都逃不过一个规律:当你成为全民都有的单品,增长就变难了。

这次暴跌,既是资本的惩罚,也是市场的提醒。
Crocs要么找到新的增长故事,要么就会被淹没在价格战和新品潮里,变成下一个被怀旧的品牌。

参考资料

你觉得Crocs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吗?
它会像匡威一样靠情怀回归,还是会像UGG那样淡出主流?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尤其是你最后一次买Crocs是什么时候,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