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课堂】高温持续,行车安全记心间

发布时间:2025-07-16 01:19  浏览量:19

夏日炎炎

气温持续升高

对车辆稳定性和驾驶员

都是“烤”验

广大交通参与者

要格外注意

交通安全小细节

确保安全出行

01

行车前 需保持车辆处于安全状态

做好防暑降温

夏季露天停车,车内温度能超过60℃,若直接坐进车内,甚至可能被座椅“烫伤”;暴晒后的车厢内,不仅车内闷热,以甲醛为首的“毒气军团”也会充满车厢,空气质量较差,对安全驾驶产生一定影响。

提醒:夏季露天停车,开车前可先将车门快速来回开关散热,开启车内空调,将车厢温度降下再驾驶。同时做好防暑降温,备好清凉油、毛巾、饮用水、遮阳镜等防暑降温用品。

随时留意车胎情况

夏季是车辆爆胎的高发期,针对这一问题,驾驶员要多留意车胎情况,保持合适的胎压。若车胎老化或磨损严重,应该及时进行更换。

防止车辆“开锅”

开车前要进行水箱的检查,关注水温情况,同时要记得检查散热风扇、散热片、节温器等是否损坏或需要清理,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开锅”的可能性。

车内勿放易燃易爆物品

夏季气温升高,车辆自燃时有发生。虽然车辆自燃具有突发性,但我们依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预防自燃事故的发生。例如:定期检查电路、油路、做好保养,养成定期检查发动机油路电路的习惯。车内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如打火机、充电宝、碳酸饮料、车载香水等。

02

高温行车 驾驶员更要谨慎

不路怒

做情绪的主人,路怒没有赢家!希望各位驾驶员要适当调节心态和情绪,驾驶时保持冷静,不要开“斗气”车,防止“路怒症”发作,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安全行车。

不疲劳驾车

高温天气、阳光刺目都极易使人疲劳,驾驶员要谨防“疲劳陷阱”。当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动作呆板、精力不集中等现象。驾驶员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途中若感觉困倦,应尽快选择安全地带停车休息。

防中暑

即便车外温度为24℃,经过30分钟暴晒后,车内温度也会达到40℃之高。而儿童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上升速度远快于成年人,易发生“热射病”,即因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直至死亡。家长夏季驾车带孩子出门时,切勿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03

天气再热 骑乘电动车自行车和摩托车都要戴头盔

气温升高,很多骑乘人员感觉“闷热”难耐,便摘下头盔挂在车上。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给骑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公安交管部门提醒:天气再热,也要规范佩戴好安全头盔!

04

不贪图凉快,穿拖、凉鞋驾车

夏季炎热,部分驾驶人贪凉快,会穿着拖鞋、凉鞋驾车。拖鞋、凉鞋无法完好地包裹双脚,极易脱落,无法踩实踏板,造成操作失误。有甚者会卡在踏板下,引发更大的危害。建议驾驶人在驾车时穿着轻便灵活、摩擦力强、贴合度高的平底鞋,切勿穿拖鞋、凉鞋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