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40℃无空调,大学生集体夜宿超市避暑!
发布时间:2025-07-15 23:04 浏览量:19
风扇卷着热浪,汗水浸透床单,数十名学生挤在超市货架间,只为争夺一小块有冷气的空间——这是烟台南山学院东海校区夏夜的独特“风景”。
七月五日深夜,山东烟台气温仍徘徊在35℃以上。宿舍铁架床的温度计显示:40℃。烟台南山学院东海校区学生们涌入校内超市,席地而坐、倚墙而眠,形成一道令人心酸的避暑风景线。
“冲完凉不超过20分钟又浑身是汗,昨晚2点多才睡着,6点就热醒了。”一名学生擦拭着额头的汗水,声音疲惫。持续高温下,悬挂在宿舍顶上的小风扇徒劳地搅动着热浪。
山东烟台连日来遭遇罕见高温侵袭。7月5日,烟台市最高气温达到42.7℃,26个气象观测站记录超40℃高温。烟台市气象台早已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大部地区将出现35℃以上高温,局部超37℃,湿度大,体感闷热。
在这波热浪冲击下,南山学院东海校区宿舍的降温设备显得不堪一击。每间宿舍仅配备一个悬挂式小风扇,吹出的竟是热风。
“一晚上开进五六辆救护车,有同学被抬到担架上。”一名学生在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校内发生严重中暑事件。校方工作人员最初回应称,“确实有学生中暑热晕,身体没有大碍,有的学生可能体质差一些,但也是极个别的情况。”
面对酷暑,学生们自发开展了一场生存行动。夜间,校内超市成为最受欢迎的避暑胜地。网络流传的视频画面显示,学生们带着书本、水杯,甚至凉席涌入超市,在冷气中寻找片刻安宁。
但超市并非长久避风港。宿舍晚上要关门,学生们只能在超市待到晚上9点多。关门时间一到,他们不得不回到“蒸笼”般的宿舍。
部分学生选择组团外住。学校周边酒店、民宿订单激增,多家酒店表示房间紧张。令人欣慰的是,多数商家没有趁机涨价。“没有涨价,我们不能去薅这个羊毛啊。”一家酒店工作人员如是说。
另一些学生则搬往校内图书馆过夜。在舆论压力下,校方最终证实“已安排学工队伍组织学生入住图书馆”。
校方工作人员解释宿舍无空调的原因:“学校一些建筑楼龄老、电路带不起来”,宿舍一时半会可能没法安装空调。舆情分析显示,这一解释引发网友广泛质疑。
“学校资源分配不均”成为焦点。有网友尖锐指出:“留学生的空调是怎么装上的?”
网络舆情监测显示,该事件在7月6日达到高峰,负面舆情占比38.8%。网友观点主要集中为:学校应尽快安装空调;提前放假;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正值招生关键时期,烟台南山学院算是撞枪口上了,宿舍没有空调致使学生中暑送医,会吓退相当一部分的高考生。”一位网友评论道。
高温下的校园困境并非烟台独有。在青岛大学,高温甚至夺走了一条生命。7月初,该校浮山校区一名物业人员在值班室被发身体情况异常,急救人员抵达时已不幸离世。
青岛大学随后迅速行动,保卫处工作人员表示:“(宿舍)都装,开始施工。”
日本媒体也关注到中国高校的这场空调危机。日媒报道称:“画面显示最高气温达42.7度的烟台市”,学生们涌入24小时营业的超市、便利店避暑,有的超市因人数过多而临时限制入内。
舆情分析显示,该事件在传播平台上的分布引人深思:短视频平台占55.9%,新闻APP占22.8%,社交网络占20.3%。学生深夜在宿舍楼下高喊“热死我了装空调!”的画面通过短视频平台迅速传播。
7月8日,在舆情持续发酵后,烟台南山学院发布声明:安排专项资金,启动线路改造和宿舍空调安装工程。
这场因高温引发的校园危机,折射出更深层的教育设施落后问题。当高校宣传重大研究成果时,学生最基本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
“每年高校装空调问题都会反复推上热搜,”一位网友的评论引人深思,“以人为本才是教育存在的根本目的。”
青岛大学浮山校区一名物业人员被发现在值班室离世,而烟台南山学院最终宣布启动线路改造和空调安装工程。
日本媒体镜头里,中国大学生集体躲进超市避暑的画面传向世界。超市冷气暂时驱散了暑热,却驱不散学生心头的疑问:为什么留学生宿舍能装的空调,中国学生的宿舍就装不上?
“每年高校装空调问题都会反复推上热搜,”一位网友在相关报道下的留言获得高赞,“当各个高校宣传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时,先想想学生们的基本权益是否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