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24小时开着更省电?打破你的固有认知
发布时间:2025-07-15 01:36 浏览量:21
夏天开空调时,想必十之八九的人都听过“频繁开关更省电”这一说法,出门前赶忙关掉,回来再开可省不少电费,我曾经也对此深信不疑。直到去年夏天试了回24小时开着空调,温度设到28度没动过,电费单下来愣是比频繁开关时少了三十多块,当时我也纳闷,明明一整天没关过,咋就比开开关关更省劲儿呢?
去年夏天有回信了这话,中午出门买菜想着省点电,把空调关了,那会儿屋里刚降到28度,想着俩小时回来再开也不耽误。
结果俩小时后推开门,屋里跟蒸笼似的,墙上温度计指着32度,汗立马顺着后背往下淌,T恤都黏在身上。
赶紧按开关,空调“嗡”一声启动,外机跟装了个小马达似的,轰隆隆响得震天,窗玻璃都跟着颤,我在客厅坐着都得提高嗓门说话。
可温度就是下不来,盯着温度计从32度晃到30度用了20分钟,再降到28度又熬了15分钟,前前后后半个多小时,我在屋里吹着热风等得直跺脚,最后冻得胳膊起鸡皮疙瘩才凉快下来,结果晚上看电表,转得比平时还快。
后来实在受不了这折腾,就想着反着来试试。
后来实在受不了这折腾,就想着反着来试试,干脆把空调设到28度没再动过,白天晚上都开着。
没想到外机动静小多了,不像以前似的轰隆隆震天响,就偶尔嗡一声又停了,窗玻璃也不颤了,在客厅说话不用扯着嗓子。
更意外的是电表,以前频繁开关时指针“唰唰”往前跑,现在转得慢悠悠的,上个月电费单下来,比老办法少了二十多块,屋里还一直凉丝丝的,不用再等那半小时热烘烘的煎熬。
我后来琢磨明白了,空调这东西就像个慢性子,你让它频繁开关,反而更费电。
你想啊,空调启动的时候最费电,就跟咱们猛地站起来搬重物似的,得攒足了劲儿发力,外机转得飞快,电流“噌”地就上去了,等温度降到设定度数,它反而能歇会儿,转得慢不说,有时候还能停几分钟。
可要是关了空调,屋里温度一点点升上去,比如从28度升到32度,再开空调时,它就得从头开始发力,把这4度的温差再降下来,等于白干了之前的活儿,外机又得轰隆隆拼命转,电表能不跑得快吗?
现在24小时开着,温度一直稳在28度,空调不用反复启动,就跟人匀速走路似的,看着一直在动,其实耗的力气反而小,外机大多时候都是慢悠悠地转,偶尔停一下,电表自然就走得慢了。
不光是空调,生活里好多事儿都这样,咱们总凭着老经验想当然,其实多试试就知道,好多说法压根站不住脚。
不光是空调,生活里这种“想当然”的事儿还真不少。
我邻居敏敏就是这样,整个夏天空调遥控器都没从抽屉里拿出来过,就靠客厅那台老吊扇过活,每天下午搬个小马扎坐在风扇底下,手里还摇着把蒲扇,说这样“有风感又不冻人”,我们都笑她活在上个世纪,她倒乐呵,说空调吹多了关节疼,风扇吹着自在。
还有我那个在埃塞俄比亚工作的远房表哥老朱,前阵子视频聊天,看他穿着长袖衬衫,背景里窗户大开着,我问他咋不开空调,他说当地全年平均气温二十多度,夏天靠树荫,冬天裹件冲锋衣,空调暖气都是摆设,我们总觉得热带国家就得热得喘不上气,可人家在那儿活得比咱们还舒坦。
就像开空调这事儿,多少人从小听长辈说“出门就得关,不然电费蹭蹭涨”,自己搬新家了也照做,从没摸过电表看看实际转多快。
我妈就总念叨“你王姨说她家电费低就是总关空调”,可她没见过王姨家空调外机一启动就跟拖拉机似的震天响。
邻居张婶更逗,夏天坚决不开空调说“吹多了头疼”,其实是年轻时听人说“空调病治不好”,自己压根没试过28度恒温吹着多舒服。
大家总爱把“人家都这么说”当真理,听风就是雨,没自己试过硬邦邦信了,连自家空调外机啥时候响、电表转多快都没留意过,光凭着老经验过日子。
其实生活里的小聪明,哪儿用得着啥大道理?
就像开空调,别人说关了省电,你自己试试24小时开着,摸摸外机烫不烫、看看电表转多快,答案不就出来了?
敏敏不用空调靠风扇,老朱在国外不用暖气,也不是啥高深学问,就是自己试过觉得舒坦。
过日子别总被“人家都这样”框住,做饭时调料少放一勺试试,收纳时换个摆法看看,说不定就有新发现。
多试试、多看看,日子过得舒坦,钱也花在刀刃上,这不就是最实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