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填充胶水(Underfill)验证报告

发布时间:2025-07-13 04:01  浏览量:22

1、目的

指导新型号底部填充胶水导入时评估和验证,测试底部填充胶水性能是否符合设计和生产要求。

2、试验项目

底部填充胶水可以适当的分散应力,增加芯片的可靠性。对于底填材料基本要求有:足够的连接可靠性,较好的流动性,最小的固化时间,尽可能低的固化温度,可维修性,符合RoHS、WEEE、REACH环保要求。

验证项目如下:

2.1 胶水颜色

胶水颜色主要有黑色、淡黄色、透明三种。

2.2 胶水粘度

液体在流动时,相邻流体层间存在着相对运动,会产生摩擦阻力,称为液体的粘性,粘性的大小用粘度表示。一般用胶水流动性来评估胶水粘度。

2.3 胶水硬度

硬度是胶水固化后的一个参数,与胶水本身的成分有关。胶水硬度可以用邵氏硬度计测量。

2.4 胶水固化条件

胶水固化条件包括: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胶水固化效果直接影响产品最终的可靠性。

2.5 玻璃转化温度Tg

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胶水发生玻璃化转变时的温度。

2.6 热膨胀系数CTE

热膨胀系数是指物质在热胀冷缩效应作用下,几何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性系数。单位是ppm/℃,表示温度每变化1℃材料长度变化的百分率。一般使用使用热机械分析仪(TMA)进行测量。

2.7 填充效果

确认芯片下面的底部填充胶是否完全固化,是否有气泡和空洞。一般通过切片和外观检查进行判断。

2.8 可维修性

硬度和Tg值会影响返修,返修效果估计可分为易返修、可返修和难返修三种。

2.9 跌落试验

包括常温跌落试验和滚筒跌落试验,具体要求依据项目设计规定执行。

2.10 温度循环试验

包括温度冲击试验和温湿度循环试验,具体要求依据项目设计规定执行。

3、试验标准

以下试验除特殊规定外,均要求环境温度:23℃±5℃,湿度:40%RH-70%RH。详见表1。

表1 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4、试验过程

4.1 胶水颜色

黑色,符合规格书要求。胶水包装及颜色见图1。

图1 **底填胶水

4.2 玻璃化温度Tg

规格书(TDS)中玻璃化温度Tg是128℃,符合Tg最低90℃的设计要求。测试结果见图2。

图2 胶水TMA曲线

4.3 热膨胀系数CTE

规格书(TDS)中玻璃化温度α1(Tg以下):73ppm/℃, α2(Tg以上):195ppm/℃。符合α1≤80ppm/℃,α2≤240ppm/℃的设计要求。

4.4 胶水粘度

4.4.1 胶水粘度数值

规格书(TDS)中粘度数值:263cps,测试方法:20rmp@25℃,ASTM D-1084,如下。

实测胶水粘度352cps(48H),粘度数值≤1000cps,符合设计要求。

4.4.2 流动性测试

试验日期:****

试验地点:****实验室

试验人员:***

试验环境:26℃,50%RH

试验工具:点胶机

试验过程:取5pcs样品,使用点胶机对CPU和存储器芯片点胶,点胶路线为L形。计算CPU和存储器芯片点胶后胶水流平时间,然后取平均值。见表2。

表2 胶水流动性测试

试验结果:CPU芯片胶水流平平均时间为125.2s,存储器芯片胶水流平平均时间为112s,均符合胶水流平时间≤300s的设计要求。

4.5 胶水固化测试

试验日期:****

试验地点:**SMT车间

试验人员:***

试验条件:温度130℃,时间10分钟

试验工具:电热鼓风烘箱,型号:HJ-JN881-T

试验过程:设置固化炉温度为130℃,时间10分钟。取5块已封胶的样板,放置在固化炉中加热。固化完成后取出样板,进行外观检查和硬度测试。固化后外观见图2。

图2 CPU & 存储器固化后

试验结果:经过130℃,10分钟烘烤,胶水已完全固化。

4.6 固化后硬度测试

试验日期:****

试验地点:****实验室

试验人员:***

试验环境:26℃,50%RH

试验工具:邵氏D硬度计,型号: TH210

试验情况:用邵氏D硬度计,分别测试5个胶点的硬度数值。见表3

表3 硬度测试结果

试验结果:TDS中邵氏硬度为79,实际测试结果为最大69,平均值65.52。符合硬度小于80的要求。

4.7 填充效果测试

试验日期:****

试验地点:****实验室

试验数量:2pcs

试验人员:***

试验环境:26℃,50%RH

试验工具:切割机、研磨机、金相显微镜、X-RAY

试验过程:取2pcs固化后的样品,先做X-RAY检查,分析填充整体效果。然后做切片,检查胶水和焊球间填充效果。胶水整体填充效果较好,未发现填充不完全的现象,X-RAY检查图片见图3。胶水爬升高度能达到25%的芯片厚度,部分能达到50%的芯片厚度。切片试验内部存在部分空洞,空洞面积无法直接测量,估算面积小于10%。切片试验图片见图4。

图3 CPU和存储器封胶后X-RAY检查

图4 CPU和存储器封胶后切片试验

试验结果:封胶后CPU和存储器整体填充效果良好,内部空洞面积小于10%。胶水爬升高度可以达到芯片厚度的25%。

4.8 可维修性测试

验日期:****

试验地点:***维修班

试验数量:5pcs

试验人员:***

试验环境:26℃,50%RH

试验工具:热风枪、镊子

试验过程:先预热到180℃左右,确认是否可以清除芯片周围胶体;继续加热,拆除芯片,清除焊盘上的残胶,检查焊盘是否有损坏情况。记录相应的温度、时间及清除残胶难易程度,是否有焊盘损伤。试验图片见图5。

图5 维修验证(左图PCB,右图芯片)

试验结果:可以正常维修,维修难易程度:中等。维修后焊盘无损伤。见表4。

表4 维修试验结果

4.9 温度循环试验(冲击)

试验项目:L762 设计性阶段,2019.10.11完成点胶试验,10.13完成装配。

试验日期:****。

试验地点:****可靠性试验室。

试验数量:10pcs。

试验人员:***。

试验工具:C4-180。

4.9.1 温湿度循环试验

试验条件:温度变化范围-20℃~55℃,产品开机进行测试,温变率10℃/min,在-20℃和55 ℃各停留30min,恢复时间2h,共进行78个循环。

试验结果:合格。

4.9.2 温度冲击试验

试验条件:采用两箱法,低温-40℃,高温70℃,高低温各停留30min,最大转换时间为20秒,24个循环。

试验结果:合格。

4.10 跌落试验(常温&滚筒)

试验项目:****。

试验日期:****。

试验地点:***可靠性试验室。

试验数量:10pcs。

试验人员:***。

试验环境:26℃,50%RH。

试验工具:WH-2101、RS-DP-12A。

4.10.1 常温跌落试验

跌落高度1m,六个面各跌落一次,两个循环;四个角各跌落一次,一个循环。完成常温跌落后测试样机跌落冲击后的功能是否正常。

试验结果:合格。

4.10.2 滚筒跌落试验

跌落高度1m,150转,共300次。完成常温跌落后测试样机跌落冲击后的功能是否正常。滚筒跌落试验主要是确认样机经受重复跌落的适应性,滚筒跌落试验完成后测试样机功能是否正常。

试验结果:合格。

试验结果汇总见表5。

表5 试验结果汇总

5、结论

试验结论:****胶水在**项目验证符合设计和生产要求,可以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