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夏粮稳产丰收

发布时间:2025-07-11 03:42  浏览量:18

稳住全年粮食“压舱石”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3.8万吨(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15.3万吨(3.1亿斤),下降0.1% ,总体保持稳定,实现了稳产丰收。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在复杂的形势下,为全年粮食生产筑牢了坚实基础,意义重大。

一、丰收来之不易,多重挑战下实现稳产

(一)旱情影响严峻

今年3月中旬以来,部分小麦主产省遭遇不同程度旱情,尤其是小麦第一大省河南,旱情较重,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给夏粮生产带来极大挑战。小麦生长关键期对水分需求旺盛,干旱导致土壤墒情不足,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从分蘖、拔节到灌浆等环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直接威胁小麦产量。据统计,河南受旱情影响,夏粮减产7.1亿斤。同样,陕西等主产区也因旱情,夏粮产量减少2.9亿斤 。

(二)种植结构调整影响

西部部分地区持续调整夏秋作物种植结构,调减夏杂粮、春小麦等夏收作物,改种玉米等秋粮作物,导致夏粮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例如新疆,因种植结构调整,夏粮减产4.0亿斤。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比上年减少52.0万亩,下降0.1% 。尽管降幅不大,但在追求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背景下,播种面积的减少无疑增加了稳产的难度。

二、稳产背后的关键支撑因素

(一)政策托底激发积极性

今年国家进一步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提前在2024年秋播前提早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1分钱,稳定了农民对小麦种植收益的预期。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种粮有补贴,利益有保障;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降低农民种粮风险,即便遭遇灾害,也能获得一定补偿,减少损失。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从政策层面保障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推进,使得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为稳产丰收奠定了面积基础。

(二)抗灾减灾举措得力

面对河南、陕西等主产区的旱情,受旱地区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全力引水调水,通过各种水利设施,将宝贵的水资源输送到田间地头,确保大部农田实现有效灌溉。例如河南,充分利用黄河水以及各类水库、机井等水利资源,开展抗旱浇麦行动,极大地减轻了旱情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标准农田具备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在干旱时能及时灌溉,在洪涝时能迅速排水,有效增强了农田的抗灾能力,保障了夏粮在不利条件下的生长。

(三)科技助力提升单产水平

各地大力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促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在良种方面,不断培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如一些抗旱、抗病、高产的小麦品种在主产区得到广泛种植。在良法上,落实小麦宽幅精播、播前播后镇压、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等关键措施。山东通过实施宽幅精播技术,使小麦单产水平提升,总产增量跃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河北小麦抗旱节水品种实现全覆盖,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为夏粮生产助力,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在夏粮收割等环节,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损失。

(四)灾害偏轻与田间管理到位

除了旱情,今年夏粮生产期间其他灾情明显偏轻。小麦播种至返青期,主产区气象条件适宜,小麦出苗质量高,群体充足,为后期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在灌浆关键期,河南、陕西等受旱地区普遍降雨,旱情缓解,墒情变好,有利于小麦增加粒重。成熟收获期,主产区天气以晴为主,未出现大面积“干热风”、“烂场雨”、倒伏等灾害,病虫害也显著偏轻发生,为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各地强化田间管理,从施肥、除草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了夏粮的正常生长。

三、夏粮丰收的深远意义

(一)稳定全年粮食生产预期

夏粮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其产量稳定对稳定全年粮食生产预期至关重要。夏粮产量虽然只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却有着“风向标”和“压舱石”的作用。实现夏粮稳产丰收,能让农民对后续粮食生产充满信心,也为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的实现开了好头,有助于稳定市场对粮食供应的预期,保障粮食价格的稳定。

(二)保障粮食安全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粮食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国夏粮的稳产丰收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充足的粮食供应是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不仅能满足国内居民的口粮需求,还能为饲料、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提供稳定的原料,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意义深远。

(三)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粮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夏粮丰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粮食收购、仓储、运输到加工,各个环节都创造了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稳定的粮食供应保障了食品价格的稳定,避免因粮食短缺引发的物价大幅波动,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了稳定的环境 。

2025年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是在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下取得的成绩,凝聚着政策支持、科技助力、农民辛勤劳作等多方努力。这一成绩不仅稳定了全年粮食生产的“基本盘”,也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我们仍需持续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得到更坚实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