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天气如何保障安全生产?

发布时间:2025-07-09 16:05  浏览量:18

酷暑天气保障安全生产,需聚焦高温对人员、设备、物料的影响,从预防、防护、应急等多维度落实措施,具体如下:

一、精准管控作业时段

- 严格执行高温作业时间限制,11:00-15:00暂停户外、密闭空间等高温环境作业,改为室内备工或错峰作业(如早5:00-10:00、晚16:00-20:00)。

- 对必须持续进行的高温作业,实行“短班次、快轮换”,单次作业不超过1小时,轮换间隔不少于30分钟,避免人员长时间暴晒或闷热。

二、强化人员健康防护

- 防暑物资到位:在作业区、休息点设置专用饮水站,提供冰镇淡盐水、绿豆汤等,每2小时补充一次;配备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药品,专人负责管理发放。

- 降温设施保障:户外作业点搭建临时遮阳棚,配备移动风扇、喷雾降温装置;室内高温岗位加装空调或工业冷风机,确保环境温度不超过35℃。

- 健康监测与应急:班前检查员工身体状态,禁止带病、疲劳上岗;发现中暑症状(如面色潮红、呕吐、体温升高等),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降温并服用防暑药,重症者及时送医。

三、保障设备与物料安全

- 设备降温维护:对机械、电气设备增加巡检次数(每2小时一次),检查散热风扇、冷却系统,及时清理油污和灰尘;对压力容器、管道等,避免阳光直射,必要时加装隔热层。

- 物料储存管控:易燃易爆、易挥发的化学品仓库保持通风,安装防爆降温设备,温度控制在30℃以下;露天堆放的物料加盖遮阳布,防止因高温引发自燃或变质。

四、完善应急与管理机制

- 制定高温应急预案,明确中暑急救流程、设备故障处置措施,定期组织演练。

- 加强现场管理,班组长实时监督作业状态,发现违规超时作业或防护不到位情况立即制止。

- 对高温作业人员给予岗位津贴,合理调整排班,保障员工充足休息,避免因疲劳导致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