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0℃!她站在城市的“烫点”上

发布时间:2025-07-08 23:25  浏览量:18

烈日之下

她伫立在城市的“烫点”上

7月6日下午两点

合肥长江西路高架桥上

阳光像火一样泼洒下来

柏油路面泛着炽白的光

热浪一波接一波扑向身前

当天

合肥拉响今年首个

“高温红色预警”

气温推向39℃

站在导流线中央的,是一位年轻女警——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架桥大队的艾婉燕,24岁,工作第三年。

她戴着帽子,袖口紧束,脸被晒得泛红,背早已湿透。她不动声色地站着,引导来往车辆。动作利落、语调温和。

站在她身后三步远的位置,短短十分钟内,我已然汗流浃背、头晕眼花,手中设备也已发烫。

下午两点半
站立,也是一种极限拉练

第一站是长江西路高架西向东落地段。下午两点半,正值一天中阳光最猛烈的时段。

手机一打开就是“高温红色预警”,天气预报说,地表温度可达60℃以上。

我以为自己准备得很周全:防晒衣、帽子、墨镜、一瓶水,外加轻薄速干衣。

艾婉燕从警车后备箱里拿出帽子、防晒袖套和一整瓶防晒霜,花费几秒钟时间在脸上、脖子上、手臂上均匀涂抹,还顺手给我递来一瓶十滴水:“我们这里不是晒太阳,是硬抗热浪。”

她笑的时候,像是个还没完全“褪掉学生气”的女孩。

但当她站到导流线中央,眼神立刻变得果断清晰,动作利落专业。

车一辆接一辆从身边疾驰而过,吹起她的袖口与马尾辫,空气中是热浪、引擎声和尾气的混合物。

“这边靠右直行,不要临时变道!”她的声音穿透滚滚车流,清晰可闻。

站在她背后三步远,我的脸已经被晒得发烫,身上的T恤黏在背上,每一次呼吸都像吞吐热风。

我下意识地试图遮阳、移动、用衣角擦汗的“挣扎姿态”,对比之下,她的执勤动作则无比克制——抬手、后退一步、眼神确认——不多也不少。她就像一颗安静却精准的锚点,“锁”住高架上的秩序感。

在蜀山区长江西路高架西向东位置,交警艾婉燕正在落地查处实线变道违法行为

不到十分钟,我开始口渴、头皮发紧,只能不断擦汗、调整脚步缓解脚底的灼烧感。

“我们的鞋底是特制的,但也挡不住地面这样高的温度。夏天站一会儿,脚心都会发麻。”她边说边抬脚看了一眼,又利落地转身去指导一辆突然变道的白色小轿车。

下午四点
热浪袭人,她却说“还好”

第二个点位是合作化南路高架黄山路上口,这是她当天第二个任务点,负责动态管控流量。

我忍不住深吸一口气:“怎么感觉更热了?”她耸了耸肩:“这是最热的时间点。”

在蜀山区合作化南路高架黄山路上口,交警艾婉燕正在动态管控车流量

三点四十分,抵达站点。刚下车,我就开始头晕眼花,额头的汗水顺着下巴滴到领口,防晒霜和汗液混合着,让人浑身不适。

她呢?整了整套袖,把头发重新扎紧,笑了笑说:“这段不长,一小时就差不多。”

动态管控不同于查处,变化更快,反应更灵,要求更高。她刚下车,脸上那点遮阳的防晒已经被汗水冲掉,帽檐下是一张泛着潮红的脸。她拉紧袖子,戴上手套,步伐迅速地朝引导区域走去。

阳光在水泥高架桥面上反射得晃眼,我强撑着跟上,几分钟后感觉呼吸都变得沉重。

她回头看了一眼,关心询问道,“没事吧?我们有药品。”

我摇头,感觉再晒五分钟就“熟”了。

“其实我们并不是能抗热。”她说,“只是我们不能怕热。”

高架没有遮挡,阳光像一束束激光“打”进眼睛。站立不动成了一种煎熬,我甚至在心里默默数着: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汗从背心、腰侧、裤腿、脚心溢出。

“我这衣服已经湿过两次了。”她扭头对我说,“我们夏天衣服都得选快干的。”

她的头发贴在脖子上,额前的刘海湿成一缕一缕,依旧站得笔直。

“我小时候以为当警察就是帅气,现在觉得,更重要的是能扛。”她跟我边走边说,嗓音已经有些沙哑。

每一次指挥都标准到位,每一次口令都干脆有力。旁边一辆小轿车快速驶过,她往右挪了一小步,“风太大,站稳。”

这时,我才看清她脚下是一块有坡度的桥口转弯处,平衡难度极高。她却像立在风口浪尖的旗帜,一动不动。

“难受吗?”我终于忍不住问。

她回答:“还好吧,热是肯定热的,不过工作久了就知道,热的时候更要稳住节奏。”

“也爱美”的女孩

后备箱有《孟子》,也有藿香正气水

站点之间,我们短暂回到车里。她打开后备箱,递给我一瓶矿泉水。我一饮而尽,只觉得像甘露从喉咙滑进身体。

“其实我也怕晒黑。”她坐在驾驶位,轻轻擦着汗,“每年一入夏,防晒霜和修复面膜就得轮番上。”

“爱美啊?”我打趣。“谁不爱呢?”她笑,“不过晒也得晒。工作时间到了,再热也得上。”

在她的包里,有一本翻得有些旧的《孟子》,边角卷曲。我愣了一下:“这你也看?”

“嗯,翻翻。高架桥车少的时候我会背几句。”

“有用吗?”

“有时候觉得,有。”她顿了顿,补了一句,“有些道理,在最难的时候才能听得进去。”

后备箱里还有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湿纸巾。“这些是标配。”她说,“还有体温计和备用袜子,夏天容易脱皮、长水泡。”

她说起这份工作,没有激情的语言,只是在重复着“热”“晒”“习惯”这几个词的背后,我意识到:有些岗位的“热”,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