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南山学院火了!学子热晕倒,留学生冻感冒?校方最新回应来了

发布时间:2025-07-08 05:24  浏览量:18

烟台南山学院火了,在热搜挂了一天,35℃宿舍热晕学生,救护车来回跑,留学生却在空调房吹空调冷到感冒,如此行径立刻引起了大众的强烈不满。

凌晨两点,烟台南山学院男生宿舍的天花板在汗水中模糊变形。 宿舍直接就变成了蒸笼,学生苦不堪言。

“冲完凉不到20分钟又是一身汗,躺下像铁板烧。”一名学生抹掉眼皮上的汗珠,摸黑走向水房,这是他在闷热夜晚的第四次冲凉。学生表示,只有不断的冲冷水才能维持生活!热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手足无措。

宿舍窗外,救护车的蓝光不停的闪烁,已经第六次划破黑夜,担架上躺着一个又一个热到晕厥的同学。而在校园另一端,留学生宿舍的空调外机正安静滴水。这种差异让很多学生都愤愤不平,这岂止是双标,简直就是双标。

据当地真实测量数据显示,七月的烟台化身巨型蒸锅。气温突破40℃,湿度超80%,体感温度逼近50℃。气象数据背后,是学生宿舍里悬挂的旧风扇吱呀转动,

吹出的热风裹挟铁锈味,学生自嘲:“这风吹脸上,像被人哈了口热气”。 简直就是受罪

高温下睡觉已经成了奢望,高温将夜晚拉成一场酷刑。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张磊(化名)的日常已成固定循环:冲凉、出汗、再冲凉,挣扎到凌晨两点勉强入睡,六点又被热浪拍醒。“床板是烫的,凉席粘皮肤,半夜摸黑去冲澡,20分钟汗水就能把毛巾浸透”。

更有学长爆出了学校黑历史:学校不光没有空调,而且饭菜难吃,电费自己交,把学生当驴……!真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谁能想到救护车居然成了校园常客。7月5日晚,六辆救护车接连驶入校区,担架抬走多名中暑学生。有学生拍下现场:晕倒的同学被搀扶着,脸色惨白,汗透的T恤紧贴后背,像刚从水里捞起。

学生被抬上救护车的视频被发到了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暴,面对汹涌舆情,校方首度回应堪称“降温暴击”:“这个情况目前还没听说。”工作人员轻描淡写将中暑归咎于“个别体质差异”,却对电路老化无力支撑空调的现状直言不讳。

学生被迫到超市避暑降温,每晚,数百人涌入校内唯一有空调的超市,蜷缩在货架间隙或冰冷地砖上。但9点半超市关门后,他们只能回到蒸笼般的宿舍。有学生苦笑:“我们像候鸟,追着冷气迁徙,却总被锁在热浪里。”

更刺痛人心的是资源分配的赤裸不公。当普通学生靠冲凉续命时,留学生宿舍却是另一番景象:标间配置,空调冷风充足,甚至有人因吹感冒被送医。网友辛辣调侃:“原来电路老化会选择性绕过某些宿舍?” 言语间满是讽刺与无奈!

那么有人就问了,老宿舍装空调难吗?答案是:难!烟台南山学院的宿舍楼建于20年前,电路设计未考虑空调负荷。若要改造12栋楼,需投入超500万元。但这笔钱要掏不出真不容易吗? 当然最关键的是学校愿不愿意掏的问题。

教育部2024年报告显示,全国仍有30%高校宿舍无空调,山东67%高校宿舍建于2005年前。电路老化成为通用挡箭牌,背后却是管理思维滞后不前,得过且过的心态让学生备受折磨,毕竟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通常情况下,校方都不愿意为学生考虑太多。

直到现在,空调仍被某些高校视为“奢侈品”而非生存必需品 ,属于是不必要的花费。

当然,并非所有高校都是如此。比如山东大学2024年暑期前完成全校宿舍空调安装,中国海洋大学发放便携空调扇和盐汽水。对比之下,烟台南山学院持续多年的“电路借口”更显苍白,毕竟留学生宿舍的空调线路,早已无声拆穿了这套说辞。

空调终于来了

7月7日,在热搜挂了一天后,校方终于行动:

01启动专项资金,推进宿舍电路改造与空调安装

02开放图书馆通宵避暑,学生抱凉席睡在阅览室

与此同时,周边酒店却趁机收割“高温财”。部分学生咬牙订房:“一天房费顶三天饭钱,但还是命要紧!” 热得实在是受不了,也只能任人宰割,真是方“为刀殂,我为鱼肉”!

结语

当救护车拉走第六个中暑学生时,留学生宿舍的空调仍在26℃恒定运转。这种对比揭露的不仅是电路老化,更是高校治理的“人文温度”老化。

电路改造可以计算成本,但年轻学子在超市地砖上蜷缩的尊严,在35℃夜晚硬熬的青春,又该如何计价?某高校管理者曾坦言:“我们总在算经济账,却忘了算人心账。”当教育被简化为流水线生产,当学生沦为财务报表上的成本项,那些被热浪蒸干的,何止是汗水?

教育公平的刻度,正藏在一间宿舍的温度计里。

注:文中学生姓名均为化名;数据综合自教育部报告及山东省教育厅统计

信息来源:果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