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觉醒》RTX 5070 Ti/5060帧数测试:优化不错的虚幻5游戏

发布时间:2025-06-28 06:01  浏览量:19

6月份除了《剑星》这款爆款PC游戏之外,《沙丘:觉醒》也受到众多玩家青睐,STEAM峰值人数保持10W以上,基于沙丘IP的忠实还原,结合生存建造深度系统,在游戏前期玩家沉浸感十足,尤其对于沙丘IP爱好者来说情感更为复杂——某些精心设计的任务线。不过目前大多数玩家普遍反映PVP体验不好,后期对于独狼更是难堪,这些其实就看官方运营怎么样了~

撇去游戏内容本身,根据大多玩家反映,《沙丘:觉醒》还真算是目前虚幻5游戏中为数不多优化极好的作品,成功引起了硬核的好奇心,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使用RTX 5070 Ti和RTX 5060两款显卡来验证一下游戏的性能需求。

本次第一款测试显卡来自影驰的RTX 5070 Ti星曜LUNA OC,包装正面映入眼帘的是全新星曜娘形象——月亮女神LUNA,代表着白色版本,如果是黑色版本就是黑夜女神NOX,还挺有意思懂宅男的心。显卡除了支持个人送保,本身质保时间也支持到42个月,相比其他大部分非公多了6个月。

第二款显卡则是耕升的RTX 5060追风白OC,这是一款定位甜点+紧凑型非公,包装设计就相当简洁不少,支持个人送保和三年质保售后。关于这两款显卡的详情介绍放在最后,下面直接上测试。

测试平台方面,还是我们的老朋友锐龙7 9800X3D,搭配两根DDR5 6000C26 16GB*2内存套装,确保CPU最大程度降低瓶颈,操作系统是Windows 11 24H2最新版本,显卡驱动是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576.80 WHQL最新,早些版本对《沙丘:觉醒》已有相关优化支持。

《沙丘:觉醒》首发就支持NVIDIA DLSS 4技术,而且除了属于Transformer模型之外还是优化版本的Preset K,DLSS档位分为DLAA、质量、平衡、性能和极高性能五档,多帧生成可直接在游戏内开启不需要NVIDIA APP再细调,N卡用户狂喜的游戏~

游戏预设画质分为低、中、高、极高四档,具体分为照明和画质细节两大板块,其中虚幻引擎5的Nanite几何渲染系统给《沙丘:觉醒》注入了灵魂般的加成——沙漠、岩体、植被纹理细节极为丰富。

而LUMEN全局光照自然也是集成的,不过使用的光线追踪仅限软件层面且可关闭,还能调节全局光照质量档位,属于理性和克制的调教。相比其他虚幻引擎5游戏,《沙丘:觉醒》还把虚拟阴影映射这个核心技术之一单独做了选项,默认是关闭的,这也是促使游戏优化更出色的原因之一。

在画质细节板块里,还有两个特别的选项——低端笔记本电脑和限制进程处理器占用模式,前者就需要多解释了吧,给低端用户省去了学习成本,直接一键启用即可畅玩。后者则是针对CPU本身性能瓶颈的用户,强制预留1个核心,可以避免因为CPU占满触发卡死。

2160P截取TAA

2160P截取DLAA

2160P截取DLSS质量

2160P截取DLSS性能

或许由于游戏大多数都为沙漠这种广阔场景,TAA抗锯齿的观感依然不错,唯一不足仅反映在一些线状物体,比如稀少的植被区域(可见TAA渲染出来是断层的),而DLSS 4的Transformer模型正是为了改进这方面。

DLAA、DLSS质量和DLSS性能这三种模型清晰度都不错,均可以把线状物体完整渲染,当然相对DLAA这种不降低分辨率的技术来说,其他两种模式在处理物体边缘的时候,确实是没那么平滑的。

虚拟阴影映射关

虚拟阴影映射开

从以上对比来看,虚拟阴影映射相比传统阴影贴图,分辨率和细节显然更强——最明显区别就是光线穿透孔洞形成的细微投影都可形成,而且在动态场景中表现也会更好,这个选项说明建议是10GB显存以上使用,下面测试硬核就执意用RTX 5060的8GB显存来挑战一下。

测试场景方面,《沙丘:觉醒》虽提供基准测试,但Lumen和虚拟阴影映射默认集成不可关闭(本次测试涉及后者的开启和关闭对比),而且比游戏本体版本更旧可能存在优化问题,所以这次是直接选择在正式版中跑图测试,具体位置选择在狮鹫领域贸易站,从野外跑到贸易战里面,为了保证测试场景尽可能相同,排除夜间时分只在白天进行测试。

1080P分辨率,RTX 5060原生TAA开满画质亦有平均69fps,开启虚拟阴影映射后也没有太大的性能下滑,有DLSS质量档辅助后还可以踏入高刷门槛。

至于RTX 5070 Ti在原生画质情况下,已经可达成100fps以上,有DLSS加成之后甚至可稳144fps。这种主流分辨率来说,虚拟阴影映射对于这两款显卡而言,性能影响最大只有8%幅度。

2K分辨率,对于RTX 5060来说GPU核心瓶颈其实也不大,平均能跑到53fps,但是开启虚拟阴影映射后性能下滑明显达到20%,因为8GB显存确实大大溢出了。

此时DLSS质量档来降低显存占用绝对是个好方法,可见有DLSS加持下它开满画面平均帧数也有70fps,而且和不开虚拟阴影映射差距缩小至8%左右。

至于RTX 5070 Ti在原生画质下已经很流畅,借助DLSS质量档可助它达成100fps以上。

4K分辨率就只看RTX 5070 Ti吧,无论开启或者关闭虚拟阴影映射,它都能保持50fps以上运行,这就意味着有DLSS加持下,平均帧数能达到极为流畅的水平,不过想要用RTX 5070 Ti达标4K高刷门槛,借助帧生成是必须的。

4K分辨率使用DLSS 4多帧生成,还是建议RTX 5070 Ti起步,原生帧率就有56fps得以保障,借助DLSS质量档达到86fps,属于较高的原始帧,此时开启DLSS 4的2X倍率后,提升幅度相比TAA有2.35倍,3X倍率是3.21倍,最后4X倍率是3.89倍。

2K分辨率的话,借助DLSS质量档,也可缓解RTX 5060较为贫瘠的8GB显存,DLSS质量档表现能达到平均76fps,开启DLSS 4的2X倍率插帧后,提升幅度相比原生TAA则有2.03倍提升,而3X倍率是2.81倍,最后4X倍率是3.43倍,提升幅度也还算不错。

OSD分析

1080P预设极高画质

2160P预设极高画质中虚拟阴影映射开启和关闭对比

无论是1080P和2160P分辨率,《沙丘:觉醒》对于内存占用反而更为激进一点——游戏常驻20GB内存以上,对于显存反而比较克制,在官方推荐配置中,RTX 3070 8GB仍可胜任2K分辨率就很能说明问题。

恰好RTX 3070和RTX 5060传统光栅性能是一个水平线(本次实测也说明可流畅跑2K分辨率),至于虚拟阴影映射,即便是4K分辨率似乎对显存要求也不算很高,可能是场景光线不够复杂导致的吧。

两款测试显卡介绍

影驰RTX 5070 Ti星曜LUNA OC,它采用了全新星曜造型设计——整体轮廓比上一代更为圆润,白色主体色衬托下有贯穿式的银色区域装饰,相比这个版本黑色外观更为吸睛——黑色主题下却使用少许紫色来衬托,类似于暗夜中的霓虹灯视觉效果。

影驰RTX 5070 Ti星曜LUNA OC正面采用三枚95mm尺寸的霜环风扇,轴心有星曜图案装饰,具备聚风效果好、稳定耐用和低噪的特性,风扇亦支持智能启停技术。

影驰RTX 5070 Ti星曜LUNA OC相当有创意又实用的快拆设计——整个上盖和散热器/PCB部分采用磁吸结合的方式,可见上盖设置有多处磁吸点,风扇也采用触点式供电,拆卸清灰是非常方便的。内部用料也扎实,12层PCB、12+4+3相供电、一体压铸中框、4*8mm+3*6mm镀镍热管等配置都很上心。

影驰RTX 5070 Ti星曜LUNA OC背板设计也相当大胆——直接使用一块镜面材质覆盖,在拍摄时不仅是可以给超高颜值的星曜娘“照照镜子”,而在实际装机中,这块镜面也是形成主机灯效反射效果的重要介质。

中间区域保留了BOOMATAR LOGO灯效,在其上面则是12V-2X6供电接口,整机若需要ARGB灯效同步,使用配件接到旁边的同步接口到主板上即可。

最左侧部分是双BIOS设计开关,一键可在标准和性能模式切换(设置好重启后生效),分别对应2452MHz和2527MHz的Boost频率。

如果觉得镜面背板反射效果过于华丽,也可换上随卡附赠的纯白背板,这样看上去整卡风格确实更为统一,不过遗憾的是背板是没有做出磁吸设计的。

影驰RTX 5070 Ti星曜LUNA OC也有主流显卡尾部的标志性贯穿式散热区域,以便增强散热效果。整个导流罩尾部则是设计有IML ARGB穹顶灯,质感还挺不错的。

I/O视频输出接口方面,影驰RTX 5070 Ti星曜LUNA OC配备DP 2.1b*3+HDMI 2.1b*1,属于RTX 50系家族式组合,能满足8K超高分辨率和多屏输出需求。

耕升旗下数款RTX 5060非公都挺有意思,主要分为追风白、追风黑、踏雪以及暴风四款,它们由于均为紧凑身形设计,比较好适配ITX机箱,其中追风系列为无灯设计更为低调。

本次测试显卡是耕升RTX 5060追风白OC,外观设计属于极简风格,白色主体造型下仅有一些不规则纹路设计,尺寸设计相当紧凑——不含挡板224.5*113.5*40mm,这种SIZE相信塞进绝大多数ITX机箱都不成问题的。

耕升RTX 5060追风白OC搭载两枚第三代炫风之刃风扇,92mm尺寸造就了其紧凑身形设计,扇叶有特别打造的环形7叶片设计,可保证散热效率,风扇支持智能启停技术,负载低时实现0转。

作为甜点级紧凑型显卡,耕升RTX 5060追风白OC侧面设计自然保持简洁风格,除了标志性的GEFORCE RTX和GAINWARD LOGO也没其他多余装饰,无光的设计也正好迎合部分玩家的口味。

显卡是单个8pin PCIe供电设计,耕升RTX 5060追风白OC本身功耗也符合NVIDIA官方设定的145W,这种单口肯定是标配且100%满足需求。

全覆盖金属背板,也是仅有GEFORCE RTX和GAINWARD LOGO装饰,不过需要注意出厂自带防拆标,一般玩家就不建议拆解也没有这个必要性。

背板尾部也是采用主流的穿透散热开孔,整个占据面积不小有背板的三分之一,和正面区域的风扇可形成有效、高效率的散热风道。

耕升RTX 5060追风白OC用料配置方面,采用4+2相供电、6层PCB、2*6mm镀镍热管+核心铜底直触等设计,虽然称不上豪华配置,但是应付RTX 5060这颗甜点级核心足矣。

总结

《沙丘:觉醒》就游戏体验来说尚可不错,主要问题出现在运营方面,如果官方能针对PVP、单人模式优化大问题就解决了,各位想入手的暂且观望。另一方面,《沙丘:觉醒》性能优化在虚幻5阵营中其实算顶尖水平了,其实也离不开游戏本身一些重要设定:

游戏以沙漠环境为主,地形相对单一,可以降低Nanite和Lumen方面的计算负载,虚拟阴影映射和Lumen都是可选,不像其他虚幻5游戏强制开启,最后由于沙漠场景素材重复使用率高,这也是可以降低性能需求的。

就本次实测来说,RTX 5060原生拉满画质已经可满足1080P流畅游玩体验,2K分辨率借助DLSS 4辅助也可胜任无压力,至于RTX 5070 Ti当然是用来战4K以及高刷的,至于虚拟阴影映射两款显卡其实都可以放心开。

内存倒是要注意下,最好还是配32GB容量以上为佳,CPU性能预估要求并不低,如果遇到瓶颈试试选项中的“限制进程处理器占用模式”,最后如果觉得本文写得不错,各位看官来个免费的赞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