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干热风来袭,如何破局抗旱保灌?
发布时间:2025-05-23 12:54 浏览量:2
近期受高温天气的影响,陕西、河南等地的冬麦区将出现3到5天明显的干热风天气。干热风,这种看似陌生却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的气象灾害,究竟是什么呢?
干热风会导致作物蒸腾作用加剧
干热风天气,顾名思义就是又干、又热、又有风的天气。主要出现在春末夏初少雨、高温天气时,尤其在小麦抽穗、扬花、灌浆的关键期,并有突发性和短时性等特点。
如果当天的最高气温超过32℃,且当天14时的风速大于等于2米/秒,相对湿度低于30%时,即达到干热风的发生标准。
我国哪些地方干热风高发?
我国干热风主要出现在华北、西北和黄淮地区。从每年的干热风日数、重干热风日数以及干热风天气过程次数来看,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以及山西南部一带最为多发。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
干热风有哪几类?
我国干热风主要分为高温低湿型、雨后枯熟型和旱风型三类。
高温低湿型:我国北方麦区干热风的主要类型,特点是出现高温天气与干旱现象,有一定的风力影响,会导致小麦干尖、植株枯黄、麦粒干秕,从而影响产量。图片来源:中国天气
雨后枯熟型:通常出现在小麦灌浆后期,特点是雨后出现高温和乍晴天气,温度急升、湿度剧降、日晒强烈、热风劲吹,会造成小麦青枯和枯熟。图片来源:中国天气
旱风型:非常少见的一种干热风,多出现在新疆和西北黄土高原多风地区。特点是湿度低、风速大,但日最高气温不一定高于30°C。图片来源:中国天气
干热风的标准是什么?
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比较复杂,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类型干热风的标准都不一样。以华北、黄淮及陕西关中麦区的高温低湿型干热风为例,在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的情况下,可分为轻干热风日、中等干热风日、重干热风日。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
如何防御干热风?
面对干热风,各地积极应对,全力防旱抗旱、保供保灌。干热风对农作物的影响和危害,主要表现在生理干旱,导致作物的蒸腾作用加剧,水分平衡失调,光合作用降低,最终可能引起作物严重减产。预防干热风的重点是浇水和“一喷三防” ,具体措施如下:
加强灾情监测和预报。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变化,对出现旱情的麦田应适时浇好灌浆水。加强冬小麦后期管理,及时做好“一喷三防”工作,促进籽粒增重。文字图片来源参考:农民日报
中国天气网
|编辑:秦小普
|审核:秦小科
|声明: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